溪水潺潺的博客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
正文

廚房大練兵

(2011-09-30 08:07:11) 下一個

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想必都經曆過這樣的生活,隔山差五就要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一邊吃喝,一邊談天說地,我們都來自五湖四海,口味不同,做的菜式也不同,不過到了美國這個飲食荒原,為著同一個目的(吃喝)走到一起來了。因為經常potluck的緣故,好吃的東西總免不了被一再複製並成為經典流傳,到最後各種特色菜肴經過稍微的改良不約而同地出現在留美學子的飯桌上,再進入我們的五髒廟裏。

說起廚藝,很多人肯定跟我一樣都經曆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陋到精,從粗到細的過程。結婚伊始,咱是啥也不會做,照著菜譜采買來原材料,調料,工具,就像化學試驗似的,這次不成功,還有下次,油鹽醬醋糖,多了還是少了,嚐一嚐,攪一攪 ,雖然又簡又粗,還是把老公吃得不亦樂乎,大概飯桌上每次都會有些意外之物,不管是驚喜還是驚恐,總有些樂趣。就 這麽反複摸索嚐試,從別人那裏偷師學藝,沒幾年的功夫,基本沒什麽菜能難到我了。什麽東西看一看,嚐一嚐基本心裏就有數了,回到家裏也總能成功複製出來。後來在一位北方好友的帶動下,做起了麵食,這一發而不可收拾,麵食花樣繁多,加上我又是個勇於嚐試的人,最後添置了不少專業工具,家裏經常到處是鍋碗瓢盆,麵粉漫天,灶台上蒸汽潦潦,我忙得是滿屋子亂轉,手上身上全是麵粉,沒多久老公受不了了,首先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南方人,不喜麵食,是為了給我麵子才假裝喜歡我做的那些饅頭包子花卷大餅的,可是頻率太高,他實在受不了了,其次因為家裏是他洗碗,每次我在廚房裏折騰一番,揚長而去後,他總要去打掃戰場,工作量太大。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哼,老公不欣賞,豈無他人?有一次家裏請客,主食我做了米飯還有 一鍋饅頭,你別說,就憑這鍋饅頭,獲讚無數啊,客人紛紛詢問在哪裏買的,您聽聽,這馬屁拍的,高手在民間啊。有人讚,有人歎,更有人 虛心請教,“這饅頭怎麽就做得這麽好呢?”我心裏狂喜,知音啊!不過嘴裏還是有必要謙虛一下的:“大概是碰巧了。”人繼續做天真無邪狀認真道,“怎麽就碰得那麽巧呢?”得,從此請客我就光做饅頭得了。

後來,因為另一位喜做西式糕點的朋友的鼓動下,家裏又添了做西點的各式 工具,原材料,從此又跟西點幹上了。什麽麵包,蛋糕,餅幹的,廚房裏又是一番熱火朝天,當中也失敗過,承蒙老公兒子不棄,幫著消滅了很多失敗的麵包蛋糕餅幹,兒子還小,沒吃過多少好東西,非常捧我的場,常常一邊吃,一邊誇:“媽媽,你做的真好吃,比店裏買的還好吃。”這孩子,將來準有出息。後來看到網上姐姐妹妹們裝飾的蛋糕美侖美奐,心裏又癢癢了,於是報名去學習了蛋糕裝飾,接著又把一整套的裝飾工具搬回了家,我這個人總是這樣,東西還沒學得怎樣,工具卻很全。現在常常看著家裏一大堆的工具興歎:“真是學無止境,買也無止境啊!

我有一個中國鄰居,來自西安,家裏常做麵條,不是幹麵條,是自己和麵,用機器切出來的濕麵,並且極力向我推薦,說吃了自己的濕麵條,就再也不想吃外麵買的幹麵了。說得我很心動,於是買了壓麵機,在家裏又折騰開了,別說,自己的麵條還真是好吃,比幹麵條筋道,入味,於是我得意地誇下海口,“我們家以後再也不用買麵條了。”老公兒子非常讚同,兒子常常吃完了自己的還要 從我們的碗裏搶走一些,吃的小肚子 硬硬的。我們家吃了這麽多年的幹麵條,如今吃上了自己做的濕麵條,真是幸福啊,感謝政府。後來又一次朋友聚會,大家沒見過幾次,年紀都比我大,談起麵食來,看我年輕,又是南方人,言下有輕視之意,問我道,“你會做什麽麵食?”當時剛學會麵條,於是答:“我會煮麵條。”眾皆大笑,我忙說,“是從麵粉到麵條。”大家會意,默然。就是,恐怕隻有北方人才會花那功夫去自己做麵條,南方人本來就不喜歡吃麵條,更不願浪費那個時間去換一點點口味的提高,也許大部分南方人根本嚐不出來幹麵與濕麵的區別。

多年來,美國的廚房生生把我們這些十指不沾油的少男少女變成了廚藝精湛的著婦煮夫,我一老美鄰居見我們每頓飯三四個菜,感歎中國人花在吃上的時間真多啊!一個傍晚,她兒子在我家玩,她回去準備晚餐,臨走囑咐我讓小孩過十五分鍾回家,我問:“你準備晚餐十五分鍾夠了嗎?”她說差不多了。我想我們中國人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這個中國胃還真是難侍候啊。

好了,快到飯點了,又要開始一輪廚房大練兵了,祝大家好胃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