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 溪流

地球軌道是橢圓,不圓我有什麽辦法?
個人資料
正文

認識一個人:本.古裏安--以色列建國之父

(2023-10-20 18:00:34) 下一個

看了他的采訪記錄片,Ben Gurion, Epilogue, 是兩個不同的采訪班子在不同的時期拍攝的。第一次是他妻子去世幾個月後,另一次是在他已經步入暮年85歲以後拍攝的。Epilogue,大概也就是一生的總結和回顧了。

他的精神和思考我覺得都大有可觀之處,羅列一下:

  1. 從小喜歡讀書,8歲時讀了《湯姆叔叔的小屋》很受鼓舞。
  2. 他相信以身作則。1954年,本古裏安作為第一任總理和國防部長,視察南方邊境回來,路過沙漠時,看見一些年輕人住著簡易的小屋裏,開墾荒地,古裏安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麽,他們說我們要在這裏打贏一場獨立戰爭---意思是獨立地生活。然後他覺得這也是我要的生活,就辭去了總理和國防部長的職務,和夫人一起搬到類似基布茲的地方當起了農民,住一個小木房。當然,過了兩年又再次被人選回去當了總理。這種簡單的生活態度,對人也很有啟示,其實人生究竟能做什麽呢,無非是做當下的事兒。
  3. 他出生於波蘭的一個猶太人社區,他覺得當地猶太人並沒有被壓迫,所以他的移民以色列不是為了逃避舊國,而是為了建設新家園。這個心態不錯。
  4. 記者問,當年納粹前期能否拯救猶太人,他的回答很富有哲理:你無法拯救那些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麽的人(You can not save people who don't know what is their fate.)。這一點其實巴勒斯坦人也可以借鑒。必須明白自己的終極目標,如果為打仗而打仗,那就永遠沒個盡頭。所謂知止而後有定的意思吧。因為感覺到古裏安基本能代表以色列人的主流意識,所以也很想找一個巴勒斯坦人的精神代表,看看他們的終極目標,但是沒找到。
  5. 跟西德的和解,60年與阿登納有很好的交流,接受了西德的賠償,並請來了德國人訓練他們的軍隊。這點招到很多以色列人的強烈抗議,特別是那些集中營的幸存者,向議會投石頭,高呼口號,不要西德來的有罪的錢,那是帶血的錢。他很清醒地意識到問題所在,說“這種事兒我不跟那些集中營的幸存者交流,他們沒法理解”,然後引用了聖經的話:【31:29 當那些日子,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  31:30 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父輩犯的錯,父輩吃的苦,不應該由子輩承擔。不要傳遞痛苦。從這點上也能看見,聖經比那種憶苦思甜更有智慧。所謂憶苦思甜的思維,其實還有一種心態:老子吃糠咽菜,葡萄酸的牙都掉了,你小子為什麽過那麽好?你也必須給我吃!也有婆婆壓媳婦的意思。
  6. 然後他還補充道,但曆史往往不正常,總是把苦難延續到後代,繼而說到美國現在也不正常,祖輩販賣奴隸,後輩背這個負擔了。
  7. 記者問:你是否總是不喜歡正常的生活(Normal Life),他狡詰地反問,什麽是Normal Life? Normal life is abnormal! 世界上很多事不正常。我想,大概普通人所謂的Normal, 是統計上的多數人的生活。心有同感。
  8. 關於以色列的立國根基,他說那還是精神,不是物質,不是武器,我們必須能在精神上站立起來。他引用聖經中的話說,要善待你的鄰居,不僅僅是指的猶太人之間,也包括外人。要記著,在埃及你們也是外人。Well, the virtues which we were asked by our prophets, was to be just, truthful, helping all those who need help, and love other men like yourself.
  9. 他讚成土地換和平,但也不是要放棄自衛。他計算著,我們的現有土地,足夠每年能吸納多少多少新移民。隻要和平生活就行。
  10. 忍不住把他和阿拉法特比較了一下,他是真的願意過普通人的生活,也沒有財產。相比之下,阿拉法特有上10億美金的資產。
  11. 他喜歡小城市,認為在小城市裏人人互相了解。大城市對人不太好,以色列應該建立很多1萬-1.5萬人的城鎮,而不是大城市。
  12. 他的一個巴勒斯坦的對手(也是曾經多年的好朋友)也承認他的坦率很有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