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 溪流

地球軌道是橢圓,不圓我有什麽辦法?
個人資料
正文

一次實修念佛經曆

(2020-10-12 10:46:54) 下一個

多年前修過一次密集念佛,其中有些不同日常經驗的經曆讓我一下子難以理解,後來就琢磨了很多年。

我從小相信“追隨你的心”這麽一種說法,後來經過生活的折騰,才發現,自己並不知道什麽是我的心,“內心裏有很多想法,到底哪個是我的心”?漸漸地覺得,如果搞不清楚這個“心”,就不知道怎麽能follow my heart,那活下去沒有方向。

出國後,碰到一些修學佛法的朋友,似乎能幫我搞明白這個事情。為了搞明白“我心裏那麽多聲音,到底哪個是我的心聲”,專門辭了工作去打坐,念佛,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那還是出國後獲得的第一個技術工作,當時是害怕一旦以後工作生活條件好了,恐怕就不會有膽量放下工作去打坐了。

兩個朋友,一個指導我念佛,另一個教我吃生食,他們倒是互相不認識。

當我決定開始實修的時候,就開始每天隻吃生的瓜果蔬菜,香蕉花生,除了生食還是生食,用刀切切、手撕撕就吃了,沒有任何蒸煮,也完全不吃油鹽醬醋任何調料。吃了幾天後,得到一些新鮮的認知:

  • 覺察到腦袋裏的雜念少了。當時的一個認識是,原來“食物會影響腦袋裏的念頭”。然後推理一下,覺得可以理解:既然喝酒可以讓人頭暈腦脹,其他飲食當然也可以作用於大腦,作用肯定有好有壞,有強有弱。
  • 幾個月後,恢複吃鹽的時候,我能體會到,鹽確實是收縮的;能感覺胃本是非常鮮嫩的,被鹽浸泡出汁了;鹽把胃本身有的新鮮感給破壞了。
  • 而調料的作用,就是刺激人的胃口,本來不需要吃那麽多的

當時住在一個合租的公寓裏,一個年輕學生和另兩個小兩口。為了避免別人幹擾,每天都是等那三個人離開房間我才出去,預計他們要回來之前,我就躲在房間裏。

除了買菜,也不跟人說話。一門心思念佛,控製自己的心不亂跑,隻是念佛。無論是吃飯買菜衝涼,每一秒鍾都不能忘記念到哪裏了。如果任何一秒鍾回頭發現剛才忘了念佛,那就要從新來過了。我就會想,我自己的心,我為什麽不能控製?!

依此執行了大概兩個月,記不清了。直到越來越專心,越來越深入,連續幾個星期,都能在清醒時絕不遺忘佛號,哪怕一秒鍾,一瞬間。

有一天朋友對我說,成了。難得,恭喜。我當下還沒有理解,“成了”?成了什麽?

隻是過些天後,各種心理現象開始顯現:

  • 發現原來認定是自己的思想的,並不是“自己的”思想,隻是飄在空中的雲一樣的東西。感受到的喜怒哀樂也並不是自己,我可以一邊恐懼一邊另一個我在看著笑。我不再是原來那個生下來就一直認定是我的我。
  • 又有一次,我的自我在內心中分成了三部分,“一個上帝,一個假我,一個真我”,當時直覺地體驗到了基督教經典裏說的“榮耀歸於上帝,一切都是上帝造的”,上帝如此榮耀,那種體驗如此真實,無可否認。同時又意識到,我的那個“假我”非常會居功(claim credit),他一定要把上帝的所作,歸功於自己,並向外宣稱。就像一個大機關的看門人,本來隻是傳遞消息,但是他把功勞都攔下來了。而我的真我,又無可遏止地要把假我當成我,心中的呼喊無比強烈、不可遏製:“這就是我,就是我!"。那時,雖然理智上認識到這一切都是上帝做的,但是情感上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把功勞歸功於那個假我,這真是非常奇怪。就像一個慣偷,分明已經到警察局了,還是忍不住再拿點東西。或者就像一個母親溺愛自己的孩子,不管對錯,這是我的孩子,“就是!好的!”,習慣的力量太強大了,隻能慢慢扭轉。此前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如此強大的心理執著。按佛教的說法,這種與生俱來的“我執”是所有人的都有的,叫做“癡”,隻有開悟的人才能徹底破除這種執著,我隻是有幸看見了一點。
  • 再後來幾年後,我發現有時我不認識自己。實際上,後來回味,隻有當人經曆不認識自己之後,才開始慢慢明白“我是誰”是個什麽問題,是怎麽回事。
  • 那會兒,大腦和心分開了,就像硬盤和CPU分開了一樣,想寫東西到硬盤裏,但是缺乏鏈接寫不進去,就像鋼筆水滴在泉水的源頭,一下子就衝的無影無終了,一點痕跡都沒有。困惑。(大部人終其一生,大概不知道電腦是可以拆開成部分的。)

有了這個經驗,才發現可以讀懂一些佛經了,理解佛教公案在說什麽。基督教說的丟了魂,得了魂是什麽意思。也多少理解了真心、妄心確實有差別,就像鹽和白糖混在一起,不知道為何有時甜有時鹹。後來朋友跟我解釋,在什麽情況下,一個人會覺得自己遇見了上帝;什麽叫真我,什麽叫假我,真我假我如何混雜,機製何在。等等。

本來我隻是想知道什麽是我的心,結果發現“知道這個心”和“解決生死問題”是直接關聯的。所有的宗教,教人的就是跳車,就是學會怎麽死(也可以說是怎麽不死,老子說,死而不亡者壽。應該是有實指的)。所有的日常生活,從物理化學,到心理政治經濟,都是修車和開車。

不過要實證自我真的不死,需要的模型是脫好幾層衣服,而不是僅僅一次跳車。第一層衣服,就是你的思想、大腦,認識到大腦不是自己,you are not your mind,you are not your thought。etc.。

跳車,是一項可以掌握的能力。隻不過這個事情確實難以掌控,如果天天開車忙於日常生活,人就很難靜下心來練習跳車。如果集中精力練習跳車的技能(森林裏打坐),在一段時間裏,也肯定會影響日常生活。除非真正的高手,隨時可以提起放下,就過了那個困難的階段。

無論是跳出車外還是開車,車好還是車壞,“我”都還是我,從來不變。這就是魯智深說的,“今日方知我是我”。

有時候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把佛法修行和“高尚感”聯係起來,這大概是個很深的誤區,會陷入高推的陷阱無法自拔,上去下不來。現在看,個人想幹什麽,也沒有道德上的好壞優劣。喜歡吃甜、吃鹹,喜歡逛鬼屋、下地獄,還是旅遊塔西提,都是個人的偏好。畢竟,沒有人會死,靈魂都是永生的。更根本的道理在於因果,手不去接觸火爐不是因為不道德,而是因為火會燒手,我們不用手去觸火爐,本質上不是因為我們是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不想燙手。

仔細看看曆史的話,所有的“高尚感”“高推聖境”,都是那些二三流的笨蛋搞出來的東西,用來腐蝕人的靈魂,包括現在所謂的“爬藤”,其實真正的能做成事情的人,都是麵對自心的人,牛頓說的海邊玩耍的小孩,應該是他真實的內心寫照。用高尚感來強迫推廣任何東西,最後都是跟人性對抗,不會成功;而且即使成功了,多少也有點為了別人打工的感覺,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孔子也說,責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一定直麵內心的想法才會覺得自己活得值得吧。

會跳車和車的好壞沒有固定聯係,有些生活上技能不高,是車不好,不代表他不會跳車。而另一些人,可能車很好,但從來不知道那隻是車,更不知道這是可以跳出來的東西。一輩子和車固定關聯,無法解開那個束縛,擺脫車壞時帶來的恐懼。

車太好的人也不容易玩跳車的遊戲,舍不得:)。但是禪師們,無論什麽車,好車壞車,從來也不會把人車混淆,糾纏不清。

跳車的比喻應該還不是究竟,如果走的更遠,會發現,車,原來也是個幻覺,如夢如幻。

現在看來,這條路還長,需要繼續才能真正完成。不一定哪一天,又想繼續了,直接就沉寂不發聲了,來不及跟這裏的朋友告別。就像那次突然決定開始念佛時,也沒有跟室友說明一樣。

================

如果實證“真我”永遠不死,人的活法應該是有變遷的。世界上的人,多少還是受“我,在變化”這種心態的影響。導致“做點什麽事情(財富和成就是Having),來證明自己的價值(Being)”的心態,就是“用Having來證明Being”的心理。電影Groundhog Day裏講到一個人發現自己永遠不死,他的生活心態直接就變了。宗教群體中的另一個極端是,棄絕一切物質所有-Having,來證明自己-Being, 這同樣是迷惑。 

完美主義,多少是一種迷思,就是無意識地想用所做的“事情-Having”來證明“自我-Being-的完美”,這帶來的心理問題是,“我的所作永遠沒法說怎麽叫完美“,導致人覺得“我好像永遠不完美”。如果我們不需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成就來證明自己,生命應該會回複到自然的狀態,人可以做自己有興趣做的事情,自己定義自己生命的目的。

這個時代裏,完美主義似乎還有擴大的趨勢。完美主義,是太過苛求這個車了,誤以為這車的好壞就是個天大的事。

車不是我,我不是車,能代步、買菜、逛風景就夠了。關鍵在於車裏的主人,有沒有個明白的打算,一輩子到底想幹啥。這個思路還是需要再沉澱一下。

------------------------------

一個小故事:

當年一個班的同學到蘇聯學習彈鋼琴,回來後演奏表演,結果每個人、每次,在表演到某個段落的時候,都會滿含深情地把頭深深地埋下,久久才抬起來繼續演奏。觀眾中的一個人就奇怪了,問為什麽都這麽樣呢?大家都說,我們習慣就是這樣的,老師就是這樣的,彈起來很順。但人們還是奇怪為什麽。

後來一個人有機會到蘇聯去,跟他們的導師聊起這個話題。那個導師聽了笑起來:我演到那裏的時候,通常就是酒癮發作的時候,正好可以低頭喝一大口。

--- 人生很多時候是模仿動作,至於動作本身的目的,有時反而是遺失了。

-----------

回味、體會那個真我假我的區分,以及假我喜歡居功(claim credit)的強大心裏執著。究竟有什麽啟示。

1.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是,你越是claim那個credit,世界上的人越是會用各種辦法證明這不是你的功勞,告訴你世界離開你照樣轉;而且別人的證明最後就真是對的;世界離開任何人,都照樣轉。

整個地球,不也是在宇宙郊區的一個小角落規規矩矩地轉圈麽?地球難道還要對著宇宙咆哮,聲稱地球很偉大嗎? 

凡是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有限的,而且會消失,我們的肉體生命也會消失,無論你多麽崇拜它,安置它,它其實就是微小、脆弱的。為什麽不直接、自然地接受這一點呢?為什麽要繼續被迷惑所牽引呢?

“我”,到底重要不重要,到底對誰重要?這個問題讓人迷惑,在於“真我”“假我”糾織不清,難解難分。如果“我”真的不重要,耶穌,佛,孔子,老子等人,說那麽多又是何必?

真我的最根本特性,好像是自由意誌。大概在上帝眼裏,沒有真正的苦和罪,哪怕一個人吃火鍋、看恐怖片哇啦哇啦叫,也是他自己想吃,其中自有樂趣。如果想吃別的也可以換。不過人有習慣,克服習慣需要時間和意誌。如果說有罪,大概最大的罪(或者說讓人可惜的事情),就是竟然“自己不認識自己”,“我不知道我是誰”,這是個奇怪的事。

從另一個方麵說,在永恒的時空裏,我們都是演員,扮演某個角色。所謂的迷,就是把扮演的角色,所穿的戲服,當成了自己,這也是不認識自己了。如果你這輩子扮演一個富翁,當然可以很高興;但是如果扮演了一個窮苦人,就認定自己是個窮苦人,不知道自己隻是演戲,隻是因為窮苦而傷心,這就冤枉了。人有時候經曆痛苦後,更容易出離,大概這時是他內心真我的聲音開始強大:這不是我!

再拿那個模型來說,人生就是三個方麵,Being-Doing-Having。我們的所作所為(Doing),無非可以有兩個功能,往左,是認識自己(Being),往右是享受世界的所有物,積聚物質財富,經曆思維、情感(Having)。如果左右兼顧,就是一個豐滿的人生。其實就是佛教說的福慧雙修(佛教的慧,本意就是認識自己-Being,隻不過,要真實認識究竟自我,需要擺脫的衣服是很多層的,不像跳車那麽簡單的隻有一層;福是福報-Having)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可以自主決定你當下想經曆什麽,不必跟別人開一樣的花。梨樹如果想開桃花,就把自己折騰死了。人生的價值不是在跟別人的比較中獲得,應該有它固有的樂趣和價值。否則地球想起別的大星星,就該一頭撞死。

-------------------------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如夢令   嚴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那個是很好玩。
我前幾天回頭想到,你做的工作和事正好是自己想寫的東西,這真是一種難得的福報。
政經美食信手寫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積累。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自由兄分享的小故事太逗了!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清淨兄,我在反思自己(其實也是個普遍現象),就是ownership, 主人心態。感到人生的任何一個方麵,如果把自己當主人,就能掌控。如果不把自己當主人,哪怕你是主人,也會覺得別人有權利幹涉甚至掌控的話,就會放棄自主權。包括物質的,精神的,過去的,現在的,各個方麵。
哪個方麵沒看透,那個方麵就不能做主人。
如果從大方麵來說,有些世界上很成功的人,在商業方麵有主見;但是在宗教方麵就沒有探究,或直接放棄探求了。反過來也一樣,有些人修行走的遠,但是別的地方也可以有誤區。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連續的時間, 我是結束後回頭才意識到的,具體持續了多少天不斷,我也不清楚。因為當時關心的問題不是持續多長時間,而是怕斷了,所以就不斷地提起來,最後就成了持續不斷的狀態了。幾年後才發現佛經講的“七天一心不亂”等說法。
所以現在覺得“念多長時間”不應該是最關心的問題,最應該關心的問題是:一定要念出個結果。
這差別是打工心態還是老板心態。打工的心態是計算時間,不太關心結果;老板才關心核心利益,一定要念出結果。
就像人生遊泳到了湖中間,就是持續不停地遊,一直到目的。中間停了怎麽可能?
我覺得有些人念佛不出結果,就是因為他們在給別人念,不是老板心態。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感覺是類似“如母憶子”的那種,如果念的深切,估計是不需要避開日常生活也可以。我知道有些水平特別高的人是可以做到隨時都“念念不忘”(這個詞也是佛教來的)。但我是避開工作才做到的。
我開始並沒有了解太多的計算方法(什麽叫做連續念多長時間),就是別人介紹了後,就決定不停地念,開始會忘、會斷,慢慢地越來越深入,就不會忘了。慢慢地就像遊泳到了一個大湖的中間,前後都不著邊際,心裏也不敢想別的,隻能是持續不斷地遊,也不敢浪費精力快遊,唯一的目的就是能持續遊。
我念的是我們師父教的佛號。據說念阿彌陀佛最好加上“南無”,可以慢一點,太快可能容易斷。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小獅子說的:“ 每一秒鍾都不能忘記念到哪裏了。如果任何一秒鍾回頭發現剛才忘了念佛,那就要從新來過了。”指的是十念嗎?“阿彌陀佛”就四個字,從新來過指的是什麽呢?
謝謝小獅子兄。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我經常會疑惑我的心到底是什麽樣兒的,我到底是個什麽樣兒的人。從來也沒有過答案。如果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心裏的真我,那可太遺憾了。可是要做到每一秒鍾都不停頓的念佛,是不是隻能獨處啊?有沒有可能在不停止最簡單的日常生活中實現?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哎,清淨來了,又讓我高興一下!
實際上我那個修法原理很簡單,我們的心是混合物,像原子一樣有精細結構,平常不顯,但是用專業的方法(修法)可以讓它顯出來。“念佛持之以恒這種修法”,就像把混合物放到高速離心機裏甩,到一定程度,意識的精細結構就分離了。關鍵在於中間不停。
為什麽停了?其實人真心想做什麽(決心和目標),不是隨時都有的,我一輩子到那時,隻想“知道我的心是什麽”,達到了以後,就失去方向了。所以這些年多少也是尋找下一個目標的過程。再一個原因就是,拿跳車、開車做比喻,開車這方麵(日常生活)發現需要補課、修理自己以前不正確的思維和習慣。這也是為什麽我到你那裏和別人那裏參觀的原因,而且感歎你們的安樂窩那麽舒服!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 我的自我在內心中分成了三部分,“一個上帝,一個假我,一個真我”。
哇,這種感覺太神聖了,我也想體驗。
我的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他的一個病人昏迷了一個多月。在那一個多月裏,隻是通過鼻飼各種水果和蔬菜汁兒。等她醒過來後,血管幹淨的像個孩子。
我曾經想過隻吃生的水果蔬菜一段時間,但一直下不了決心實踐。看了小獅子的這篇文章,這想法又出現。也許過來節日真的實踐一次。
好奇,小獅子堅持了兩個多月的實修後,為什麽停了?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真的嗎,菲兒?高興!喜歡就好!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很受益。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一直想寫,其實日記裏寫了好幾次,但是一直也沒完全理順。
就好像做了實驗,實驗報告到底於意雲何一直不能完全看清楚。
隻好決定先這麽分享吧。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