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 溪流

地球軌道是橢圓,不圓我有什麽辦法?
個人資料
正文

永生、輪回、人身難得的意思

(2020-08-07 15:51:34) 下一個

關於人生究竟該如何度過、使用,佛的觀點是跟“輪回”和“人身難得”兩個事實有關的。

無論任何宗教,都承認人是永遠不死的。佛教是六道輪回,永無止境。基督教、伊斯蘭教,不管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也都不死。甚至那些口頭上自稱是唯物主義的人士,潛意識裏也相信永生的,比如經常脫口而出的,“死後見馬克思”等等,都不由自主地相信或渴望永生。

雖然都是永生,隻是活法差別太大。今生過後,你是想像伊萬卡(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其實,我並不是非常在意她)那樣活著,還是想像楊改蘭的孩子那樣活著呢?天堂和地獄的差別,比伊萬卡和楊改蘭兒子的差別更大的無邊了。
既然有這個前途的差別,那麽,有沒有選擇的可能呢?,什麽時間才是最好的選擇機會?時間窗在哪裏?

這就涉及佛教的人身難得的道理了,類似火箭發射的時間窗。當然比時間窗要稀有難得的多了。

佛的說法是,在無窮無盡的輪回過程中,人們要經曆的包括地獄的無盡煎熬,和當牛做馬做畜生的過程(把楊改蘭的困難和絕望放大無窮倍想象一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基本上是不由自主的。

隻有非常短的一瞬間我們有機會跳出來,變成自由身。這一瞬間就是當我們輪回成人的時侯,隻有在生身為人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通過修行跳出輪回、獲得自由。佛教所謂的修行,根本就是一種擺脫心理迷惑的專業訓練。看透輪回的機製,就破除了關於自我的迷惑(這是佛法裏智慧的本來含義,認識我是什麽,是怎麽回事。),也就停止了不由自主的輪回,從此後徹底自由,自己做主,想做什麽做什麽,不再被自心的無明所拘策,從此無懼風吹浪打。

現實情況是,獲得人身非常難!有多難呢?佛經裏有比方,見最後。
正是根據這個看法,佛認為的應該如何度過人生和普通人就不一樣了。
佛認為人生這輩子,就應該集中全部精力修行,以便在死前獲得自由身(就是解脫),這種集中程度,應該類似上大學盡量多學習,少浪費時間去閑逛、娛樂一個意思。一旦失去人身,要再有下一個機會就太難了。這段時間就是幹這個收益最大,幹別的都多少是浪費,不值。人生隻是一百年,贏得的自由生活時間是無窮大。這個比例,比大學四年投入和人生百年的比例還高的多得多。
。。
所以,人不會死,隻是,以後活得方式差別太大。如果能獲得自由,為什麽不呢?如果真能通過參禪打坐獲得明白,並且以後永遠活得明白,為什麽不呢?為什麽恐懼明白呢?
但是,人內心都有一些對於“明白"的恐懼,這是個奇怪地現象。
或許一個原因就是,一旦明白了,我們就不能找借口了。人們怕承擔責任。就像在法庭裏有些人竭力證明自己是精神病,以便躲避懲罰一樣;在現實社會中,人們也常常以我不明白,來躲避自己的必須肩負的責任。但是,自然規律不會因為你不明白就不刮風,不輪回的。

------------

要想獲得自由、從無明的束縛中解脫的自由,必須主動進攻,不能被動防守。
必須通過佛法修行,主動克服自己的無明、習性,才行。
否則,最後生命會如何結束?哪怕所有的人都來安慰我、讚美我,有用嗎?
You can have success, or excuses, but you can't have them both.

要想搞明白相對論,必須自己像愛因斯坦那樣學習,而不是去給愛因斯坦恭恭敬敬、端茶倒水做好事就行的。

佛法、解脫也一樣,不是靠對佛恭敬,端茶倒水就夠的,需要真實實踐。

----------
佛說“人身到底有多難得?”
比喻“爪土及大地土”。經典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佛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然後撒掉,手上還有一點土。
弟子就問佛:“老師您這是什麽意思?”
佛反問:“我手上的土多,還是地上土多?”
這還用得著問嗎?當然是地上的土多。
佛說:“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數量就像我手上的土,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像大地的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同學習。
這個事兒還是挺難的,我琢磨難點在於,人很難一方麵非常“當真”地應對這個世界,一方麵又說這個世界是個幻相。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來學習!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就是要明白輪回到底怎麽回事?輪回本來不是我們變成什麽,變成惡鬼,變成動物。而是迷了而自以為自己是惡鬼,是動物。這個迷是根深蒂固的。我們從出生到現在,無時無刻不在迷中。現在是迷而認定(identify)自己就是這個人,這個身體。打個比方,兩個好朋友,走的好好的在路上,突然一個人迷了,把自己當成路邊的那棵樹了,然後就認定自己再也不能動彈了,朋友怎麽說,讓他走啊,他都是不行,我是樹,我怎麽動?在佛看來,我們都是迷了,把自己附到這個身體上了,再也出不去了。隻有死的時候被動的出去。這種迷是如此根深蒂固,如果沒有方法--就是真實的佛法,很難破除。
這個迷有什麽害處?本來你是個自由人,別人砍樹,你可能不喜歡,但不會害怕。但是一旦迷為樹,就不僅僅是不喜歡的問題了,而是恐懼,別人砍樹,他就覺得人要殺他。
這種迷,沒有止境,一輩子當肉體壞了(死亡時),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執著下一個東西---這種從動如此強烈不可遏製,下一個能執的東西還不一定是人,可能更大的機會是別的道的眾生(就是六道裏的其他道)。這就輪回了。所以輪回,其實就是迷執---就是因為迷,而一定要執著某個東西為自己。不知道自己本來是無形無相類似上帝的一種存在(或者說就是上帝的化身)。
破除了這個迷,就不需要一定要執著某個東西才感覺自己的存在了。這會兒想執就可以執,不想執可以立即放下。據說,解脫者可以自如地把自己identify到任何東西上,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植物,甚至是礦物,可以真的做為一顆小草感受微風吹過。也可以做為一杯水,被人喝到肚裏去。
其實禪宗裏也有這種故事。
這個還隻是破除迷執的第一步(破除我執),第二步,我的看法就是,徹底理解上帝造世界,是怎麽造的(破除法執)。我覺得佛教絕對和基督教是共通的。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uliwa' 的評論 :
很有意思,Wuliwa從小就是覺知的太多,絕對敏銳。可能真是前輩子留下的思緒印記。"來的不容易,要走下去也不容易".
其實人早晚會回家,這條回家的路,中間有一段一定要經曆孤獨,因為所謂心理突破就是要擺脫已經習慣了的環境,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人生生世世都習慣那個有形有相的世界,不習慣那個無形無相的世界。
探索自心心理實驗室如果沒人指導,也是很有破壞性的。幸好還碰見了某些人和師父,幫了我一把。:)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修行求的是大徹大悟。獅子兄有一點我好疑惑,為什麽大徹大悟想明白了就能跳出六道輪回了呢?
wuliwa 回複 悄悄話 小學有一天在回家路上突然很害怕,覺得我能在這個世界上走,來得很不容易,要走下去也不容易,然後就看到我媽,她挑著東西要去市場,要我自己回家,她繼續往我的來的方向走,我知道回到家媽媽不在家,感覺到孤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