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七十二:兵道靈渠

(2019-01-19 09:15:20)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七十二:兵道靈渠

          靈渠將長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的開鑿最初完全是為著軍事的目的:
 

          秦始皇掌政的第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發兵消滅齊國。至此,“六王畢,四海一”。但他並不滿足。垂涎於南方豐厚的資源,同年就命屠睢率兵50萬,分5軍南征百越(今福建、廣東、廣西、浙江南部、越南北部)。橫臥於湘贛粵桂之間的五嶺是進兵的一個主要的地理障礙。其中聯通湘桂兩地間的西越隘道卻相對的平坦,可以作為兵道通過。但世代在這裏居住的西甌民族相當強悍。他們的頑強抵抗讓秦軍三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屠睢也被襲擊陣亡。據《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臨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籲宋(百越軍盟主)。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 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以上所記即靈渠開鑿的動因和結果。
 
靈渠工程示意圖:
 
 
         據考證,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監禦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漓江之間修建運河,運載兵馬糧秣。它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麵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麵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通航,秦軍首領任囂、趙佗因而迅速順利統一嶺南。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交趾(今越南北部)征側、征貳姐妹起義建立地方政權(漢朝方麵稱之為“叛亂”,越南至今奉為民族英雄祭祀),伏波將軍馬援南征鎮壓斬殺二征,為了運兵也曾對靈渠進行疏浚。靈渠也是現在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軍事水利工程。
     
      靈渠全長36.5公裏,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梁等部分組成,盡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為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渠的東端連接湘江源頭海洋河,水量充沛,渠首海拔212米(上遊滾水壩溢流麵高程213.3米)。渠的西端連接漓江源頭大溶江,水量稍少,渠尾海拔182米。沿程有一些支流匯入,河麵最寬25~50米,最窄處隻有6米;水深0.2~3米。穿過太史廟山處一段長300餘米。這一段是石頭山體,開挖工程十分艱巨。其餘各段,有全開挖或半開挖的渠道,也有利用天然小河擴寬而成的,甚至天然渠道。因為渠道過淺,唐代寶曆元年(825年)開始,在全渠修築18(宋代增至36 )個陡門,或稱鬥門,用為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其原理與現代船閘完全相同(大家乘船過三峽大壩或葛洲壩都可親眼見到),顯示我們祖先高度的智慧。宋範成大在《桂海虞衡誌》中描述得很生動:“渠繞興安縣,深不數尺,廣丈餘。六十裏間置鬥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鬥。舟入一鬥,則複閘鬥,伺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徐霞客遊記》中也載:“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
 
原陡門處,現有橋代替:
 

       除了軍事和商業航運之外,宋代還增加了灌溉功能。由於自明代起,廣東、福建地區的陸路、海路發展迅速,靈渠的軍事用途逐漸削弱。1936年湘桂鐵路開通,靈渠的通航作用驟然消失,陡門已被廢棄。現在隻有殘址及作為旅遊目的的示範工程:
 
 
        靈渠起始端建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裏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稱渼潭)攔河大壩的上遊,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唐鹹通九年(868年)增設的建築物。它與大、小天平銜接。一起構成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為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鏵嘴原來的長度在現存鏵嘴30丈外的上遊,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時,由於鏵嘴被淤積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於現今的位置。但現今的形狀卻不是前銳後鈍,而一個一邊長40米,另一邊長38米,寬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長約1.7米,厚寬60厘米至1米大塊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台。在這個平台末端的南邊,解放後又築了長約30米的石堤。整個鏵嘴由大、小天平的銜接處至鏵嘴的尖端長90米:
 
遠處滾水壩即大天平,近處為小天平。可見大天平、小天平的軸線呈108度相交:
 

       大天平、小天平接鏵嘴下遊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因水可從壩頂漫過,也叫滾水壩或溢流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為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小天平左端設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進水口;大天平右端設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進水口。據桂林水利電力設計院勘測,壩頂長344米,小天平壩頂長130米(因此海洋河水的70%經北渠進入湘江,30%經南渠進入漓江)。上遊條石頂麵用石榫連接形成整體,天平中部塊石近於直立砌築,稱之為魚鱗石,厚度0.7~1.3米。魚鱗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為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壩體,下部為原生沉積砂卵石。上下兩部分很難分清。條石及魚鱗石之間的膠結物,一部分為沙粘土及石灰,已風化鬆散;另一部分是摻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紅色之膠結物,結構致密,抗風化力強,特別堅硬。
 

        南渠穿過興安縣城,其起始段現在作為旅遊區和商業區。北渠全長隻有3.25公裏,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寬10~15米。南、北兩渠均設有泄水天平。洪水期渠內水深超過泄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故道,保障渠體安全。宋、明代修整靈渠時,又建灌田水涵24處。解放後,由於灌溉渠道陸續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進水閘外,其餘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灣陡以上尚有7處,北渠有2處。
 
靈渠旅遊區:
 
 

整個靈渠工程處處顯示了巧妙的構思,精巧的設計,和獨具匠心的施工。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