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金沙江畔】之三:把酒話桑麻(上)

(2017-06-09 14:42:27) 下一個

【金沙江畔】之三:把酒話桑麻(上)

  我這個"大哥"在妻子家說話還是算數的。還沒進門我就交代:不要請客,不要排場;吃飯以簡單清淡為原則;沒吃完的菜不要倒掉,下頓熱熱再吃。這頓飯大弟弟殺了一隻兔子。爆炒兔丁味道真香:


  
    "現在村裏最窮的三家低保戶吃的穿的用的都比解放前的地主強得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妻子的大舅感慨地說,"咱老農二哥算泡在蜜糖裏咯!"他剛好來串門。
大弟弟在殺兔子:

    大舅接著想對我宣講台灣海峽局勢,但我巧妙地將話題轉到家鄉的曆史和生活。這些他最熟悉:"咱苴林村土肥水足,解放前三方五鄰隨便哪村不把閨女往這兒嫁?後來鬧生產隊那陣就見了鬼了,誰都磨洋工。包穀長得像手指粗(他伸出右手中指,就象北美人侮辱對手)。種蔬菜本是咱元謀縣的營生,也不讓。菜園隊不到十個老弱病殘,還沒有你四妹一家現在種的一半呢。"
    大舅是村裏最"老一輩"的無產階級了。他原來也是低保戶。讀過一年高中的他年輕時當過民辦教師,後來"犯了錯誤"被開除了,年邁多病的他隻好老著臉向鄉裏伸手。幾年前來了個政策:隻要一筆交上5萬元什麽金,就可以終身每月領取800元的教師退休金。我嶽母和她嫁到雷丁村的的二妹咬著牙分攤為這個不成器的弟弟交清了。從此苴林村又少了一家低保戶。這兩年漲到每月一千多,大舅笑得咧開了嘴。
家家3月份都種玉米,到6月初我們離開時已可以收獲了:

  我問起"吃食堂"那年份村裏有沒有餓死人。他說,你弟弟寶康不就是那年餓死的?大姐(我嶽母)一輩子心那個痛啊!全村死了七八個,都是水腫病死的。後來在倉庫設了治療點。凡水腫的全送進去,抬的抬、背的背、扶的扶,每天吃三餐:早飯一碗粥加一熟雞蛋,中飯一碗幹飯,晚飯又是一碗粥。家屬不準進去,怕病人省食物偷留給孩子們吃。一個街(即7天,苴林街每逢星期三趕街)都能走路了,從那往後都沒再死過人。
   我家吃什麽?甘蔗渣和包穀杆磨碎了,摻玉米麵和樹葉子蒸窩窩頭。每人一個。你家比我家差得多,寶瓊(妻子的三妹)要不是送給人養,怕也熬不過。大姐夫家年年超支,寶蓉(我老婆)招工去州醫院,被子都沒有。是二姐(雷丁村的二姨媽)送了一床舊的讓她帶上才沒凍著,楚雄冷,沒被子不行(這事我全不知道,老婆從沒對我講過)。寶蓉每個月29塊工資,省十幾塊給家裏還債。大姐夫愛麵子,差點賬心裏就不好受。  
祿豐縣廣通的大棚種植:


   村裏知道災荒年慘況的人現在已經不多了。但關於改革開放,幾個大點的弟妹都記得很清楚。哪年開始吃得飽的?他們異口同聲:分田那年秋收後!"院子裏鋪滿穀子,我都從沒見過。媽高興得合不攏嘴,"二妹說。剛分田那陣,征購任務也攤到戶頭上:糧食、甘蔗、花生;後來就不管了,折成錢交;再往後連錢也不用交了,娃娃的學費都免了。大病住院還能報銷80% 。
山藥是這季節元謀盆地的農作物較少見的。小五爺(五妹夫 )喜歡吃,五妹專為他種了一小塊:


    將實物公糧改成交錢實際上是一項大大的德政。元謀縣這塊大盆地是雲南省的天然溫室,自古以來冬季的蔬菜就是元謀的最大優勢產品。人民公社貫徹"以糧為綱",強迫生產隊改種稻穀、甘蔗、花生。往那後錢就沒了,糧也吃不飽。現在大家都改種菜,誰家都是腰包鼓鼓的。  
武定縣己衣傣族鄉的薄膜種植烤煙,很有詩意:


    鄉下人有他們特有的有效記事方式。我問哪年大規模改種蔬菜的?"跌生他媽那年大著肚子,因為改種蔬菜高興得摸上地裏幫忙。在田埂上摔了一交,回家就生了。跌生今年20歲。"那就是1997,鄉下人不記得香港回歸什麽的。
陸良縣的桑葉:


   根據官方資料,2015年冬-2016年春菜季,元謀縣種植各類冬早蔬菜接近20萬畝,外銷量達42萬噸,農民賣菜收入達12.4億元。我這幾個弟妹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全是種田的好把式。家家每年地裏純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最聰明的四妹和最勤勞的細弟,年收入不下七八萬。細弟準備明年蓋大磚房。

芫荽:

  辣椒:

 

  近年來公路運輸係統的長足改善,也是元謀蔬菜外銷大發展的重要因素。蔬菜積壓不得,鐵路隻適合運輸像洋蔥、牛蒡、籮卜等耐壓經久產品。菠菜一過夜就幹癟,半價都賣不出。現在從元謀到昆明,高速公路隻要2小時。水靈靈的窄葉空心菜春節前後田頭收購價能達到15元/公斤,據說在昆明市場一上市立馬被搶光。
最嫩最好吃的窄葉空心菜,這一塊地是四妹特意留給我們回來吃的:


   很可惜,我們到家時已是3月底,冬季蔬菜已屆末期,恰逢蔬菜淡季。3月底正應該是春耕大好季節,為什麽反而是淡季?四妹一解釋就清楚了:因為沒有價格優勢。這段時間昆明郊區如呈貢、安寧、富民等縣種的菜不比咱們元謀差多少。以元謀最大宗的產品番茄為例:種下3個月就能采摘第一茬,每一個街(7天)能摘一茬,一直摘到第6個月。每畝共能收上10噸。冬天每公斤的收購價最高4-5元。每畝毛收入可達4-5萬元。但種番茄成本高,種苗特貴,再加薄膜、地租、化肥、農藥、人工共要約1萬8千。如果夏天賣,每公斤3元多,賺的就太少了,不合算。所以大家在這大好種植時節反而懶得去侍候那些富貴菜,寧可種點懶莊稼如水稻、玉米、黃豆等,天天在家打撲克。現在種菜年年像在賭博,誰也料不到下一茬菜的價格。運氣不好不但賺不到錢,還可能賠本。這兩年冷地方的大棚種植都發展起來了,對咱們元謀冬季蔬菜有威脅。好在大棚蔬菜農藥味重,隻供應超級市場。家庭主婦愛光顧的農貿市場還是咱們有優勢。(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一家人豐衣足食,暖融融!圍坐吃飯那張照片,我更關注桌子底下那兩位小家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