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四十:大沽口炮台(上)

(2017-02-06 15:04:36)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四十:大沽口炮台(上)


    大沽口炮台位於中國天津市濱海新區東炮台路,最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由早年曾駐防天津衛的戚繼光督造。它是中國明清時期北方海防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由於清朝晚期英、法等外國侵略軍多次從這裏登陸攻擊首都北京,大沽口炮台先後發生四次大規模戰事,見證了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曆史。

博物館門口的群塑: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6月,英軍遠征軍總司令懿律率領的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的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麵。戰爭爆發後,英國從本土又不斷增援。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外,威脅北京。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在隨後的和談及一係列軍事敗績後,清政府被迫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人從此才開始認識到咱們天朝其實並不是什麽世界的中心,才認識到夷人的船堅炮利絕非奇技淫巧,而是殺得死人的東東。鑒於教訓,清政府於1841年將大沽口炮台建成一套基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


    1856年,英法發起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艦隊侵略軍五千六百餘人(其中法軍一千人)炮轟大沽炮台,駐守各炮台的清軍奮起還擊,與敵鏖戰。但直隸總督譚廷襄等一幹官員毫無鬥誌,棄守逃亡;加以炮台設施陳陋,孤立無援,大沽失陷。26日,英法聯軍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並揚言要進攻北京。6月13日,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這就是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戰後,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彈劾譚廷襄,鎮守大沽口,整修炮台。

禦侮大炮(複製品):

禦侮大炮(真品):

戰鬥群塑:

    1859年6月,英、法艦隊再次到達大沽口外,企圖以武力威懾清政府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6月25日,英海軍司令賀布親率12艘軍艦從攔江沙開往海口,下午3時賀布下令英法聯軍進攻大沽炮台。清軍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英勇抵抗,發炮反擊,戰鬥異常激烈。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身先士卒,先後陣亡。由於清軍火力充分,戰術得當,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英法聯軍慘遭失敗,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也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唯一的一次勝利。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