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玄、四書、五經—中國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2012-10-15 22:41:29)
下一個
三玄、四書、五經—中國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摘自樓宇烈《中國的品格》
中國文化中的根源性典籍,大概可以用“三、四、五”這三個數字來加以概括,說簡單點就是三玄、四書、五經。
中國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時代就已經有了文字,用來記載個人和社會生活方方麵麵的事情。幾千來,中國流傳下來的典籍可以說是浩如煙海。這些經典,任何人用他畢生的精力,都隻能窺其一斑,即便給他幾輩子的時間,也很難遍覽。 中國文獻的傳承有兩個特點,使它雖然數量繁多,但卻統之有序。
一個就是孔子說的,叫做“述而不作”。所謂“述”就是敘述,“作”就是創作、發明。中國古人可以說是比較謙虛的,他們認為自己其實不是在創作什麽新東西,而隻是在敘述、闡發前人的一些思想。這樣一來,中國曆史文獻的傳承就跟西方的文獻傳承有一個很大的不同。西方的文獻很多都是強調個人的一種創作,而中國都是以闡發前人思想或者前代經典性著作作為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
再一個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細密的學術分科。文學、曆史、哲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法律、軍事,乃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的品格的 品 格至於農、工、醫、科技等,可以說都是混雜在一起的,後來才慢慢形成了經史子籍這樣簡單的四部分類。清代編四庫全書,就是按照四部分類來分的,但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的交叉。比如說現在我們說的哲學,對應在四部裏,應該是哪些科目、哪些圖書呢?有的人說是子部,但有些經部和集部的內容也可以歸到哲學類去,而且將子部完全歸於哲學,那也不確切,因為其中有很多東西,講文學也是離不開的。所以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分類的方法,跟現代的方法也有很大差異,按現在的分類標準去安排它,是行不通的。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各部分雖然談論的具體問題不同,但它們的內在其實都遵循著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秉承著同一個價值觀念。
一個述而不作,一個理念相通,這兩個特點就使得中國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匯聚成幾部具有根源性影響的著作,成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也使得後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根本精神。
中國文化中的這些根源性典籍,我們大概可以用“三、四、五”這三個數字來加以概括,說簡單點就是三玄、四書、五經。三玄是指《老子》、《莊子》、《周易》。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周易》、《三禮》、《書經》、《詩經》,還有《春秋》(三傳)。
加起來是多少呢?十二本。在這十二本書裏,我們可以看到五經裏麵的《周易》,跟三玄裏麵的《周易》是相重的,那麽就減掉一個,等於十一本。另外,四書裏麵的《大學》和《中庸》其實是《三禮》裏麵《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如果把它再放到《禮記》裏麵去,那麽又少掉兩個,等於九本,因此,這九本書就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之前,可以說這九本書是中國文化內容的根源。不管你是論述哲學思想,還是論述文學曆史;不管你是講政治、經濟、法律,還是講農、工、醫、科技,都離不開這幾部經典的根本理念和價值觀念,引經據典也都不會超出這九本書。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了解這九本書,那麽也就很難去了解中國文化的方方麵麵;反過來,即使是了解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麵麵,但如果不能將它們統攝到這九本書裏去,那麽也把握不住中國文化的根本理論基礎和核心價值觀念。
老子和孫子都還沒分清-
======================
這一定是那個做兒子的糊塗~~
俺更糟糕--老子和孫子都還沒分清---以後定要好好學
這些書以前都是讀書識字的人的必修課,我們後來的教育體係裏沒有了這些內容,實在是可惜了。。。。
年輕的時候俺也沒讀過這些書。。。不過學習是件終身的事情,啥時候看書學習都會有收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