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太(老公)永遠是對的”
(2011-09-10 00:17:46)
下一個
“太太(老公)永遠是對的”。這句話被很多人稱為是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夫妻關係的“葵花寶典”。能夠在家庭生活裏切實地運用它,你就能夠成為幸福家庭裏的“東方不敗”。
早些年聽到這個葵花寶典,覺得這個功太不好練。我等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怎麽能把老公的大男子主義的做派當成對的呢?這不是指鹿為馬,讓人是非不分嗎?我們得坐下來好好理論理論,掰扯掰扯,看看到底誰對誰錯。但是理論和掰扯的結果往往是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我們倆誰都覺得自己沒錯,都覺得是對方不講道理。吵來吵去從沒有結果。
在後來的婚姻生活中慢慢體會到,許多事情往往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同樣一件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從不同的立足點,不同的角度 去看待它,結論都是不一樣的。所謂“觀點”, 其實隻是在你的角度,從你的立場看到的一個“點”。一件事情有很多方麵,怎麽可能讓另一個和你不同的人,在他的角度和立場看到和你相同的“點”呢?那時對這句寶典的理解有了一點“升華”:太太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老公也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最通俗的話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本質上,所有的人在爭論的時候,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如果你能換位思考,而且是用對方的思維方式去思考,那你會覺得他那樣說或那樣做,有他的理由。所以漸漸地,雖然對老公的某些言行不滿,但是不再跟他爭論了,因為覺得說也是雞同鴨講。不過心裏清楚,這樣的嘴上不吵,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軟抵抗,內心還是不能完全接受雙方之間的分歧。
今天看到一段英文,大意是說,在爭吵的時候,想一下,Do you want to be right? Or to be happy? 一下子覺得豁然開朗!難道我一定需要向別人證明或讓別人承認我是對的嗎?如果老公不認同我,我就要不高興嗎?這麽一想,原來這麽多年我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很弱智啊!
拋開了“我是對的”這個執念,真的一下子就 happy 了。如果讓我在“I am right”和“I am happy” 之間選一個,那我想大多數人會選後者。保持好心情,對家庭中不是原則問題的雞毛蒜皮,我們說一句:“太太(老公),你是對的”又有何妨?說她(他)對,並不等於你就是錯的,隻是你們的觀點不同而已。這其實是深得了孔子的三季人故事的精髓。
其實,對或者不對,對錯就在那裏,不會因為爭吵的嗓門大,錯的就變成對的;也不會因為不爭不吵,對的就變成錯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個我在青少年時期就牢記的座右銘怎麽到了家庭裏反而忘得一幹二淨呢?我跟其他的人可以做到“不爭”,怎麽跟自己的家人做不到呢?(這個問題扯遠了,得另起一篇了)
Do you want to be right ? or to be happy? 我想這可以作為練習“太太(老公)永遠是對的”這個葵花寶典 的心法秘笈。
其實我更願意這樣理解這個寶典:我們和配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太太(老公)永遠是對的”是對持有不同意見的配偶的尊重;我們不因配偶和我們意見不同而生氣,這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用心理學的說法,這大概也可以稱得上是保持健康的心理疆界吧?
說到對“心”的理解,還是佛家高明。我還隻是凡夫俗子的理解。據說修行好的佛教徒,可以做到心無雜念,看到事情的本質,不帶任何情緒。我們普通人都認為討論問題應該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把不由自主的情緒帶進去。
讓我想想:道不同不相為謀?好像不對,夫妻到了道不同的地步就更無所謂對錯了。還真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還是高興吧,快樂為人生之本!
中秋節快樂!
姐姐對“心”理解得有火候。有一點想聽聽你的意見(不是叫板,是真的想知道你怎麽看):“我們說一句:“太太(老公),你是對的”又有何妨?”我想對大多數人好用,要是遇到那種不解風情的:下回變本加厲地重複。怎麽辦呢? 有人就是對他/她客氣一下,人家就真的以為拿到令箭了。。。。
中秋節了,自然想起你的博客,碰上一篇好文,就象得到一塊月餅。在中秋月朗之際,祝中秋月朗中秋月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