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警阿豬的博客

皇家警察故事,西方犯罪紀實
正文

庫馬裏奇疑案 1

(2017-03-27 13:23:27) 下一個

秘 案 探 索:   庫 瑪 裏 奇 疑 案  (1969年 香港)

1

話說在美麗的亞德裏亞海(Adriatic)東岸海域裏,有一個締屬於克羅地亞的長形島嶼,叫赫瓦爾島(the Island of Hvar,Croatia)。這個赫瓦爾島所屬的,克羅地亞西南部地區,叫做達爾馬提亞地區(Dalmatia)。可是,今天,居住在這裏的人隻承認自己是克羅地亞人。而曆史上存在過的,達爾馬提亞人(Dalmatian),這一稱呼,卻隻有海外的一些國家,比如,新西蘭,仍然在用。

達爾馬提亞人從1880年代起就開始了移民新西蘭的曆史,比到新西蘭來淘金的中國廣東移民,稍為晚了二三十年。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些(來晚了的)達爾馬提亞人才沒有到新西蘭南島的奧塔哥去挖金子,而是留在了北島的北部,參加開挖金色的柯巴樹脂(Copal Resin)。 

圖為當年柯巴樹脂開挖現場,很類似於中國人挖地三尺找沉船木,烏木,樹化石的一些場麵。

在新西蘭的原始林木中,有一種巨大的樹種,叫貝殼杉。地球上的物種,如果按身材高大排名次,據說是北美的紅杉排第一,這新西蘭的貝殼杉,緊隨其後,排第二(如上圖:一截終於被放倒的貝殼杉)。毛利語中,管貝殼杉叫Kauri。從這古老的杉木體內流出的樹脂,就是品質尚好的柯巴脂。柯巴脂隨其生成年代以及硬度的不同,貴可尊為樹化石,以假亂真媲美琥珀。賤可用些簡單工藝比如包個昆蟲啊什麽的進去,然後騙人家說,這就是琥珀。而早期在新西蘭,滿山遍野地去挖貝殼杉樹脂的人們,隻知道這玩意兒能做助燃劑,或者木工塗料。更早年間,新西蘭的毛利人,直接就燒了這些樹脂,用來照明。感覺比鬆果易燃,勁燒。簡直是浪費!

上圖:這是在新西蘭北島貝殼杉博物館的一處內景。圖中,站立在一整板貝殼杉原木前,抬頭仰望展品說明的那個人,就是我。

上圖:新西蘭出土的固態(貝殼杉)柯巴脂

下圖:工人們在清理從開采區地下挖出柯巴脂

順便說一說,早期來新西蘭移民的這些達爾馬提亞人,與當年從中國來新西蘭淘金的勞工,好有一比。這兩個族群之間的異同,都非常的鮮明。中國的淘金者們,往往群入群出。頑固地保持自己家鄉的習俗。達爾馬提亞人,在他們下地幹活的時候,也是集體行動,群策群力。他們也很發揚光大自家的文化,比如種植,釀酒,建造,和漁牧。而中國人和達爾馬提亞人關鍵的區別就在於:中國的淘金者們,不喜融入當地的人文社會。達爾馬提亞人則完全相反,在融入當地社會這一點上,速度相當的快。是移民到新西蘭來的各歐裔族群中最快的一個。比愛爾蘭人,荷蘭人,保守的英國人,都要快。

達爾馬提亞人與毛利人之間,從一開始就發展出了這種特殊的共存關係。不少的達爾馬提亞人,很快就和毛利人通婚了。有曆史記載的首個達爾馬提亞人與毛利人的姻緣締結,是在1891年。到了十九世紀末,已經有了毛利人可以直接從達爾馬提亞郵購新娘的做法。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在新西蘭隨處見到一些高大威猛,膚色又較淺的毛利人,其實就是當年毛利人與達爾馬提亞人混血的後代。比如,曾經為新西蘭橄欖球國家隊All Black身披10號球衣的運動員弗拉農·波提卡(見下圖)。

此一特殊的族群,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塔拉拉毛利人(Tarara Maori)。稱他們為塔拉拉,是因為這些混血兒長大成人後,除了身強體壯,有運動基因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話嘴都特別的快,口齒伶俐,塔拉拉塔拉拉,,,的。很靠近俄羅斯人的語速。因為他們可以將數個輔音連起來說,跟普京大帝似的,吐字音節可以完全不依靠元音。

塔拉拉,發展壯大到今天,已經是活躍在新西蘭北島北部的一個強盛的社會群體,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甚至在新西蘭的奧克蘭市,每年的3月15日,就被定為是塔拉拉日,是塔拉拉群體,克羅地亞人,以及毛利人,共同歡慶的節日。

上圖:西奧克蘭塔拉拉日節慶活動一景。

新西蘭國家人口統計數字表明,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隨著柏林牆的倒塌,南聯盟的瓦解,來自克羅地亞的移民絕對數逐年銳減。更多的人選擇回流克羅地亞,加入歐盟。到現今,克羅地亞裔人口全國僅剩下不到3千。但是,由於曾經輝煌的塔拉拉現象,新西蘭仍有不下10萬的人口,在其先輩中能追溯到達爾馬提亞人的血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oullessbody 回複 悄悄話 剛發現老警又寫了,太高興了!先謝再讀。
每天都是好晴天 回複 悄悄話 有趣,請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