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2016-01-11 21:11:44) 下一個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寫給我的父親母親

                                  (  2015.10/27原貼於新浪博客 )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高牆上的暗影變成了淡紫朵朵薔薇   那是我用你的笑意重植的豆蔻之花                                                     

 

60年代:《四月薔薇‏》

 

四月暖雨天裏   我的心是明暖柔軟的
自從我們在最寒冽的冬天重逢以後
我寂涼的人生裏飄滿了晴暖的空氣
高牆上的暗影變成了淡紫朵朵薔薇
那是我用你的笑意重植的豆蔻之花
自你來   十三歲荒棄的花園又綠了
你說   我的孤女生涯已成昨日荒漠
我將是你一生善待的妻子與女兒
生活的綠洲上將開滿嫣然之花
生命的流沙上總有成雙的腳印
 
四月的陣雨裏   我聽到了輕微的雷聲
合手祈禱你的舊膠鞋勿在泥濘路打滑
雨中淡紫的蓓蕾湧動著澎湃待綻之姿
我要走出陰暗的堂屋   站在巷口等你
穿上你喜歡的粉紫旗袍   輕嗅薔薇
撐著你贈我的烏青綢傘   讀你的信
等著你從傾斜的雨裏鑽進我的傘裏
重唱童年時我聽過的最澄亮的歌謠
唱回那年我們在私塾初見的稚時光
坐在梔子花旁微微頜首笑念: 
人之初   性本善

               

                     始筆於2015年10月14日,完稿於2015年10月26日

 

注1:此詩靈感來自於10月14日聽到的劉文正歌曲《風兒輕輕吹》,近年聽過一些劉文正的歌,但此歌是第一次聽到,一聽到就很喜歡,就跟聽到他唱的《秋蟬》一樣(我最喜歡聽的《秋蟬》版本是小虎隊的,喜歡小虎隊的歌是因成長時光裏他們的歌很流行;其次喜歡劉文正的,感覺他的歌有濃濃人文氣息也有深沉人生悟感)。此歌連續聽了多天,連續沉湎於記憶裏。此歌裏唱到了薔薇,令我想起幼年時光爬在牆頭的紫薔薇,令我想起父母的故事。母親的娘家人喜歡薔薇(以前詩文裏寫到過),母親童年時代家裏種植有薔薇與其它花兒,她最喜歡薔薇,但自她母親也去世,她成為孤女後,多年沒心情種花,直到與父親重逢。在秋風瑟瑟之日聽到此歌,即有了寫此詩的靈感。母親的少女時代是有些憂鬱的,此歌曲調一定適合她當時心情。從網上得知薔薇花語意味著美好的愛情與愛的思念,這也適合父母當年兩地相戀的狀況。聽著純樸老歌,感覺自已穿越到了六十年代,但詩寫得並不順利,大概由於寫的是至親的故事,反倒有難以落筆的滯堵感。寫得斷斷續續,總算寫出首小詩。 (維夏維夜, 2015年10月 )

 

注2:母親很喜歡紫色,在回憶裏終於發現,她的不少衣裳是紫色的。年輕時的母親喜歡穿旗袍,漂亮點的衣裳多來自外婆的遺物吧。母親在婚禮上穿的不是紅衣,而是一件粉紫色旗袍,是用六十年代流行的布料做的,有些粗糙但不失美好,至今這禮服還保存在舊衣箱裏。在回憶裏終於明了,原來某些喜好也是一脈相傳的,也明了在我的豆蔻年華裏,為何母親給我買了不少紫色係衣衫,原來是母親在女兒身上尋找青蔥時光。什麽時候?我也用粗布訂做一件粉紫旗袍,臭美地穿上走到母親麵前。: )    (2015年.10月 )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我要走出陰暗的堂屋 / 站在巷口等你/穿上你喜歡的粉紫旗袍  /輕嗅薔薇
                                    

70年代:自由尚存的土地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為我們共憶的瓦窯/為我們並肩種下的那棵春桃......

我們要乘風歸去/一起再屹立在高坎堤上......

                            摘自2012-11-17寫給女友的詩《乘風歸去》)                                     


 70年代:《自由尚存的土地》

 

秋風馬不停蹄   由北至南一瀉千裏
渲染黃了大地之上片片蔥林碧草
夕陽西落    城市裏人們還在批鬥
我已乘風回到這塊曾經的鹹堿地
這塊自我放逐的自由尚存的僻地
與老農沐著夕光揮鐮收割甘蔗
與工人在河堤上披星戴月燒窯
春華秋實   農場莊稼豐收了
書聲朗朗   校舍寬敞明亮了
你喜歡的薔薇花會再繁花似錦
我們舊庭裏的蜜桔也在此重生
秋風涼了   瓜果紅了
我等你提籃踏秋而來
圍上你的藍花布圍巾
我們一起去堤岸吹風
流水濤濤   拉響風琴
再為你唱起童年
民歌

        2015年10月28日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這張照片令我想起當年的桔園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這樣的父親,在六十年代末放棄在城裏升官的機會,和兩個同事響應黨的號召,跑到荒灘上和當地青年一起挑沙砌磚,建起一所農場高中,他們開墾荒地種花生種大豆種甘蔗,他們養魚養豬建起大型蜜桔園,還在校園的草棚裏試種蘑菇和藥材,他們的世外桃園居然躲過文革風暴,他們居然還創辦了兩個校辦工廠。"( 以前小說裏寫的一段文字,作為本詩某些詩句的注釋補充。原小說有不少內容是創作的,但本段文字來自現實生活。本詩意境也有想象,但故事情節基本屬實,因寫的是自已親人,人物形象肯定有所美化。詩裏寫的都是我出生以前的事,某些細節可能寫得並不真實,但寫作者都是能"天馬行空"的,能在想象中寫出遙遠故事,也可能虛擬寫出完全未存在過之事。文學是廣闊的也是創作性的,當然不可能是作者隻描寫自身的天地與情緒。小說與詩歌都是創作性很強的文字,不等同於是個人生活自傳。寫作本身是種能創造快樂的活動,如畫畫彈琴等。不管是寫美好故事,還是寫陰鬱故事,寫完後多半能從寫作中獲得愉悅。於多數寫作者而言,讚美時能感受快樂,批判時也能感受快樂,這其中不偏頗的客觀度取決於個人心態與思想境界吧。文學與繪畫及其它藝術,都有各種風格流派,“百家爭鳴”好。寫作,有時是一種炫耀般的洋洋自我陶醉樂感,有時是宣泄苦痛的一種自我慰籍出口。寫詩,同寫小說一樣,也可變身於每一個角色,也可轉變性別去寫。人們常常認為詩寫的都是作者本人的事情或心情,這是錯誤的看法,古代有特意請人代筆寫自已心聲的,古代不少“閨怨”詩是男詩人寫的,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完全是別人的故事。人在寫自已時因自戀傾向吧難免有主觀美化自已的傾向,在寫與自已完全無關的人事時可能會更客觀寫出某種真實。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有其時代背景,六十年代的青年,六十年代的愛情,六七年代人們的行為準則,肯定也是現代年輕人不能完全理解的。那是個因政治導致人們生活動蕩的年代,但人們思想樸潔度也許現世裏我們許多人不太具備吧。他們的一些行為在今天看來有些傻,有些不夠聰敏利已的傻矯情。但曆史就是那樣存在過。某些人心,某些愛情,就是那樣純粹過,在純真的年華。  (2015-10-28 )

 

關於河堤之窯:

       沒有奇想之界,就我們兩個/在十三歲時的油菜花叢裏嘻笑/在十四歲時的長河堤/追著馬戲團的大蓬車奔跑......為我們共憶的瓦窯/為我們並肩種下的那棵春桃......我們要乘風歸去,一起再屹立在高坎堤上......(摘自2012-11-17之詩《乘風歸去》 ,此詩寫給豆蔻年華裏最好女朋友Y。詩裏寫到瓦窯,其實還有灰窯磚窯酒窯等,都在河堤上或河堤附近,幾十米就有一窯,長達數公裏吧,都曾是農場學校產業的一部分,如今已消影無蹤,有的窯看上去和上圖的窯形似。2015-10-28)   

 

附注:

       父親是貧寒出身,在文革中原本沒受到批鬥,因不忍被關進牛棚的同事餓死,偷著給他們送了點兒食物而也挨了批鬥,但問題不大,不喜歡那亂糟糟的環境,父親主動申請下鄉去了,說是響應黨的號召,但也是以“下放”之名去的。盡管去的是個荒漠般的僻地,但父親從未有什麽委屈與抱怨,與同事帶領當地村民腳踏實地開荒種植,用他們的知識改變土質,數年後荒灘變成了綠洲,後來因地製宜建起了工廠,教育與農工業一起抓,學生們能免費上學吃住,當地社員也擺脫了貧窮。文革中,他們的農場接收過不少下放的知識分子,文革結束後,這些知識分子先後回城了,但父親繼續留下來,因為這裏是他親手建立起來的“桃花源”,有過“烏托邦”式的理想生活。後來,我和母親也去了那裏,我在那裏度過了夢幻般豆蔻年華。那是我人生中最具詩意的地方,因為那裏有清新自然,有奔湧向前的大河。四季嬗變,自然裏總有無窮的詩意,而河底似乎總有深不可測的奧秘,奔湧的河流卻帶領生命向前。  (2015-10.29)

 

(網易雲音樂能收聽了,但因地區限製,還不能複製代碼,好在蝦米音樂網地區限製解禁了,又有更多樂曲可供粘貼了。)

 

音樂:風兒輕輕吹-劉文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維夏維夜 回複 悄悄話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寫給我的父親母親

( 2015.10/27原貼於新浪博客 )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高牆上的暗影變成了淡紫朵朵薔薇 那是我用你的笑意重植的豆蔻之花



60年代:《四月薔薇?》



四月暖雨天裏 我的心是明暖柔軟的
自從我們在最寒冽的冬天重逢以後
我寂涼的人生裏飄滿了晴暖的空氣
高牆上的暗影變成了淡紫朵朵薔薇
那是我用你的笑意重植的豆蔻之花
自你來 十三歲荒棄的花園又綠了
你說 我的孤女生涯已成昨日荒漠
我將是你一生善待的妻子與女兒
生活的綠洲上將開滿嫣然之花
生命的流沙上總有成雙的腳印

四月的陣雨裏 我聽到了輕微的雷聲
合手祈禱你的舊膠鞋勿在泥濘路打滑
雨中淡紫的蓓蕾湧動著澎湃待綻之姿
我要走出陰暗的堂屋 站在巷口等你
穿上你喜歡的粉紫旗袍 輕嗅薔薇
撐著你贈我的烏青綢傘 讀你的信
等著你從傾斜的雨裏鑽進我的傘裏
重唱童年時我聽過的最澄亮的歌謠
唱回那年我們在私塾初見的稚時光
坐在梔子花旁微微頜首笑念:
人之初 性本善



始筆於2015年10月14日,完稿於2015年10月26日



注1:此詩靈感來自於10月14日聽到的劉文正歌曲《風兒輕輕吹》,近年聽過一些劉文正的歌,但此歌是第一次聽到,一聽到就很喜歡,就跟聽到他唱的《秋蟬》一樣(我最喜歡聽的《秋蟬》版本是小虎隊的,喜歡小虎隊的歌是因成長時光裏他們的歌很流行;其次喜歡劉文正的,感覺他的歌有濃濃人文氣息也有深沉人生悟感)。此歌連續聽了多天,連續沉湎於記憶裏。此歌裏唱到了薔薇,令我想起幼年時光爬在牆頭的紫薔薇,令我想起父母的故事。母親的娘家人喜歡薔薇(以前詩文裏寫到過),母親童年時代家裏種植有薔薇與其它花兒,她最喜歡薔薇,但自她母親也去世,她成為孤女後,多年沒心情種花,直到與父親重逢。在秋風瑟瑟之日聽到此歌,即有了寫此詩的靈感。母親的少女時代是有些憂鬱的,此歌曲調一定適合她當時心情。從網上得知薔薇花語意味著美好的愛情與愛的思念,這也適合父母當年兩地相戀的狀況。聽著純樸老歌,感覺自已穿越到了六十年代,但詩寫得並不順利,大概由於寫的是至親的故事,反倒有難以落筆的滯堵感。寫得斷斷續續,總算寫出首小詩。 (維夏維夜, 2015年10月 )



注2:母親很喜歡紫色,在回憶裏終於發現,她的不少衣裳是紫色的。年輕時的母親喜歡穿旗袍,漂亮點的衣裳多來自外婆的遺物吧。母親在婚禮上穿的不是紅衣,而是一件粉紫色旗袍,是用六十年代流行的布料做的,有些粗糙但不失美好,至今這禮服還保存在舊衣箱裏。在回憶裏終於明了,原來某些喜好也是一脈相傳的,也明了在我的豆蔻年華裏,為何母親給我買了不少紫色係衣衫,原來是母親在女兒身上尋找青蔥時光。什麽時候?我也用粗布訂做一件粉紫旗袍,臭美地穿上走到母親麵前。: ) (2015年.10月 )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我要走出陰暗的堂屋 / 站在巷口等你/穿上你喜歡的粉紫旗袍 /輕嗅薔薇


70年代:自由尚存的土地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為我們共憶的瓦窯/為我們並肩種下的那棵春桃......

我們要乘風歸去/一起再屹立在高坎堤上......

( 摘自2012-11-17寫給女友的詩《乘風歸去》)


70年代:《自由尚存的土地》



秋風馬不停蹄 由北至南一瀉千裏
渲染黃了大地之上片片蔥林碧草
夕陽西落 城市裏人們還在批鬥
我已乘風回到這塊曾經的鹹堿地
這塊自我放逐的自由尚存的僻地
與老農沐著夕光揮鐮收割甘蔗
與工人在河堤上披星戴月燒窯
春華秋實 農場莊稼豐收了
書聲朗朗 校舍寬敞明亮了
你喜歡的薔薇花會再繁花似錦
我們舊庭裏的蜜桔也在此重生
秋風涼了 瓜果紅了
我等你提籃踏秋而來
圍上你的藍花布圍巾
我們一起去堤岸吹風
流水濤濤 拉響風琴
再為你唱起童年民歌

2015年10月28日



60-70年代:四月薔薇?&自由尚存的土地
這張照片令我想起當年的桔園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攝影作者 )

"這樣的父親,在六十年代末放棄在城裏升官的機會,和兩個同事響應黨的號召,跑到荒灘上和當地青年一起挑沙砌磚,建起一所農場高中,他們開墾荒地種花生種大豆種甘蔗,他們養魚養豬建起大型蜜桔園,還在校園的草棚裏試種蘑菇和藥材,他們的世外桃園居然躲過文革風暴,他們居然還創辦了兩個校辦工廠。"( 以前小說裏寫的一段文字,作為本詩某些詩句的注釋補充。原小說有不少內容是創作的,但本段文字來自現實生活。本詩意境也有想象,但故事情節基本屬實,因寫的是自已親人,人物形象肯定有所美化。詩裏寫的都是我出生以前的事,某些細節可能寫得並不真實,但寫作者都是能"天馬行空"的,能在想象中寫出遙遠故事,也可能虛擬寫出完全未存在過之事。文學是廣闊的也是創作性的,當然不可能是作者隻描寫自身的天地與情緒。小說與詩歌都是創作性很強的文字,不等同於是個人生活自傳。寫作本身是種能創造快樂的活動,如畫畫彈琴等。不管是寫美好故事,還是寫陰鬱故事,寫完後多半能從寫作中獲得愉悅。於多數寫作者而言,讚美時能感受快樂,批判時也能感受快樂,這其中不偏頗的客觀度取決於個人心態與思想境界吧。文學與繪畫及其它藝術,都有各種風格流派,“百家爭鳴”好。寫作,有時是一種炫耀般的洋洋自我陶醉樂感,有時是宣泄苦痛的一種自我慰籍出口。寫詩,同寫小說一樣,也可變身於每一個角色,也可轉變性別去寫。人們常常認為詩寫的都是作者本人的事情或心情,這是錯誤的看法,古代有特意請人代筆寫自已心聲的,古代不少“閨怨”詩是男詩人寫的,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完全是別人的故事。人在寫自已時因自戀傾向吧難免有主觀美化自已的傾向,在寫與自已完全無關的人事時可能會更客觀寫出某種真實。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有其時代背景,六十年代的青年,六十年代的愛情,六七年代人們的行為準則,肯定也是現代年輕人不能完全理解的。那是個因政治導致人們生活動蕩的年代,但人們思想樸潔度也許現世裏我們許多人不太具備吧。他們的一些行為在今天看來有些傻,有些不夠聰敏利已的傻矯情。但曆史就是那樣存在過。某些人心,某些愛情,就是那樣純粹過,在純真的年華。 (2015-10-28 )



關於河堤之窯:

沒有奇想之界,就我們兩個/在十三歲時的油菜花叢裏嘻笑/在十四歲時的長河堤/追著馬戲團的大蓬車奔跑......為我們共憶的瓦窯/為我們並肩種下的那棵春桃......我們要乘風歸去,一起再屹立在高坎堤上......(摘自2012-11-17之詩《乘風歸去》 ,此詩寫給豆蔻年華裏最好女朋友Y。詩裏寫到瓦窯,其實還有灰窯磚窯酒窯等,都在河堤上或河堤附近,幾十米就有一窯,長達數公裏吧,都曾是農場學校產業的一部分,如今已消影無蹤,有的窯看上去和上圖的窯形似。2015-10-28)



附注:

父親是貧寒出身,在文革中原本沒受到批鬥,因不忍被關進牛棚的同事餓死,偷著給他們送了點兒食物而也挨了批鬥,但問題不大,不喜歡那亂糟糟的環境,父親主動申請下鄉去了,說是響應黨的號召,但也是以“下放”之名去的。盡管去的是個荒漠般的僻地,但父親從未有什麽委屈與抱怨,與同事帶領當地村民腳踏實地開荒種植,用他們的知識改變土質,數年後荒灘變成了綠洲,後來因地製宜建起了工廠,教育與農工業一起抓,學生們能免費上學吃住,當地社員也擺脫了貧窮。文革中,他們的農場接收過不少下放的知識分子,文革結束後,這些知識分子先後回城了,但父親繼續留下來,因為這裏是他親手建立起來的“桃花源”,有過“烏托邦”式的理想生活。後來,我和母親也去了那裏,我在那裏度過了夢幻般豆蔻年華。那是我人生中最具詩意的地方,因為那裏有清新自然,有奔湧向前的大河。四季嬗變,自然裏總有無窮的詩意,而河底似乎總有深不可測的奧秘,奔湧的河流卻帶領生命向前。 (2015-10.29)



(網易雲音樂能收聽了,但因地區限製,還不能複製代碼,好在蝦米音樂網地區限製解禁了,又有更多樂曲可供粘貼了。)



音樂:風兒輕輕吹-劉文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