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的自信心

(2006-07-06 13:10:25) 下一個


 

大女兒是個懂事,做事認真,但在功課,尤其是數學,邏輯上天賦不是特別聰明的孩子,

(至少沒有壇子上的孩子聰明)。她5歲來美上kindergarten,和大多數的家長一樣,我也嫌美國學校教的太少,自己在家多教她一些功課(主要是算術),做題。在教導她進位數加減,應用題部分過程中,我發現她老犯糊塗,不是簡單的馬虎錯誤,而是不理解。當她第一次不明白的時候,我給再講一遍,第二次,第三次也沒問題,可要講到56遍,心裏就開始嘀咕,火氣就要上來了,嘴上或許不會說“你笨”,可是心裏在想,我怎麽生了這麽一個笨丫頭,不由自主的嗓門就高起來。語氣也越加嚴厲。女兒就這樣戰戰兢兢,踉踉蹌蹌的跟我學著,過了好久我才發現自己的錯誤,我發現女兒對數學已經沒有了自信,好多時候實際上她已經明白,作對題,但是她已經不相信自己了。這時我趕緊調整自己的方法,這花了我好長一段時間才使她又重新相信自己,現在盡管她在學校數學是在advanced class,而且做的很好,但是很多時候我依舊能感覺她小時候留下的“後遺症”。我後悔不喋,可是一切已經不能從新來過。所以現在我在教導老二的時候,時時提醒自己,她實在不懂,別急,step back一下,給她多一點時間。也許她現在還沒有ready(盡管我覺得這個年齡應該會什麽什麽,不過她是她,不是我認為覺得的)。前段時間教老二認字母,認數字,A2她老也記不住,我沒著急,停了一段時間,2個星期以後,令我驚訝的是她一下子記住了26個字母,10個數字。孩子自己有自己的“坎”,不是我們做父母的所能迫使的。

step back,多給孩子留些空間,承認孩子不是那麽聰明,對我們而言也不是一件特容易的事,且不說老公和我從小到大都是一路領先,就是當年高考,過五關斬六將上了全國第一流的大學,老公還是全省狀元,我們怎麽也覺得我們的孩子應該也一路拔頭籌,我們那麽聰明(自認為),孩子理所應當也聰明,可就是忘了,我們是我們,孩子是孩子,不一樣的人。
step back,就不要給孩子壓力,我以為那也是不對的。女兒6歲上遊泳課,7歲多一點所有level的遊泳課都上完,她遊的很好,泳姿相當準確,個子雖然小遊泳的速度在同年齡的孩子裏麵卻是很快的,當時教練極力推薦她去遊泳隊,可是女兒不喜歡compete,不要去,因為當時她還在學鋼琴,遊泳的事情就放下了(我現在依舊覺得頗遺憾),鋼琴學到一定的程度,又要auditioncompete。女兒又要退縮,這回我沒有依她,我要給她加壓,我告訴她,有壓力,有競爭才能有動力,才能學的更好,遊泳,或鋼琴她必須挑一個去compete,最終她挑了鋼琴,有了每年一次的audution,不時的competetion,她彈琴更加精益求精,注重detail了。現在也更加能懂得如何欣賞音樂了。相反朋友的兒子56歲時顯露出繪畫的才能,雖然年齡小但是作畫時線條極其流暢,真是個學畫的好胚子,可是孩子不去學,家長也隨他去,現在孩子對畫畫已經一點興趣也沒有了,不僅如此,而且由於家長沒有適時加壓,孩子現在對學什麽都沒興趣,就是整天覺得無聊。

綜上所述,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減壓”,“加壓”,至於怎麽

balance這兩者,每個孩子不同,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反過來又說是不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