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摩洛哥十日遊(1):卡薩布蘭卡大清真寺和帝都拉巴特

(2012-02-09 13:20:00) 下一個
乘坐伊比利亞航空公司的班機,經馬德裏中轉,中午之前到達卡薩布蘭卡的穆罕默德五世(Mohammed V)國際機場。美國護照進入摩洛哥不需要簽證,隻在護照上蓋個章,不到兩分鍾就過了關,不得不稱讚摩洛哥海關的效率(倒是回美國入關排大隊,等了半個多小時)。在機場ATM用CapitalOne銀行卡取了4000摩洛哥迪拉姆(Maroc Dihram簡稱MAD,一美刀合8個多MAD)。CapitalOne的銀行卡和信用卡不收外幣轉換費,ATM費也可以打電話要求退款,出國旅行很方便,記得還是顧劍大俠幾年前推薦的。在機場Maroc Telecom櫃台花100MAD買了張手機卡,裏麵有50MAD的話費,裝在Unlock的iPhone上就能用,方便和旅館導遊聯係花費也不多,直到離開摩洛哥,上麵的話費還沒用完。

很早以前通過大眾電影介紹的同名好萊塢影片,就知道了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不過這部位列史上最佳前三的大片,一直是耳聞其名未睹其容,臨行前到網上惡補,看完也沒感覺出好在哪兒,仍然不喜歡鮑嘉那張板著的驢臉。卡薩布蘭卡的名字來自西班牙語 Casa Blanca,意思是“白色的房子”,翻成英語是White House(再翻回中文就是白宮了)。古羅馬時期,屬於一個叫安法的小國。後來被穆斯林占據。十六十七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後占領此地,更名為卡薩布蘭卡。二十世紀初,摩洛哥淪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在卡薩布蘭卡幾十年的經營,加上二次大戰是特殊地位,卡薩布蘭卡逐漸發展為一個繁華國際大都市。今天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第一大都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和工商業中心,人口近三百萬。整個城市的風格,仍然保留著濃鬱的法國殖民地風情,相對其他摩洛哥城市,這裏十分歐化和現代化,摩洛哥的傳統風味,在這裏反而很少見到。對於法國殖民地風格的建築,我們沒有太多興趣,所以不打算在卡薩布蘭卡多做停留,隻安排了一個節目:哈桑二世大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

事先和當晚在拉巴特住的旅館聯係,雇了一位司機來卡薩布蘭卡機場接機,直接把我們從機場拉到哈桑二世清真寺。清真寺位於卡薩布蘭卡城北的海濱,離機場大約半個小時路程。在摩洛哥,絕大部分清真寺都不對非穆斯林開放,隻有兩個例外,其中之一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每天四場(星期五除外),上午9點,10點,11點和下午2點,遊客可以花120迪拉姆買票,由導遊帶著進清真寺內部參觀。我們到的時候是一點多,正好趕上最後一場。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1986年開始動工修建的,但是為了趕著1989年摩洛哥前國王哈桑二世60大壽的獻禮工程。不過最後完工是在1993年,晚了4年。由法國人設計,法國建築公司承包,摩洛哥人出力施工建造,前後花了7年時間,耗資8億美元。清真寺選址在海邊,有一半的建築是在水麵上,因為古蘭經裏說過,真主的寶座是建在水上的。建成之後,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最大的的清真寺,在伊斯蘭世界裏也排名第七。

清真寺前麵是一片巨大的廣場,能容納八萬人祈禱。



正中是210米高的宣禮塔,世界第一高。



方形宣禮塔沿用了傳統的摩爾式設計,和塞維利亞大教堂的鍾樓(Giralda),馬拉開什的Koutoubia清真寺宣禮塔如出一轍。據說塔頂有一台激光裝置,夜裏會發出一道紅色的光束,指向麥加的方向。



整個建築風格也是摩爾式的,馬蹄形拱門,明顯借鑒了科爾多瓦大清真寺(Mezquita)。



花瓷磚裝飾的噴泉。



大理石的廊柱。



清真寺內部也非常宏大。祈禱大廳長200米,寬100米,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男信徒使用,最多能容納20000人, 上層為婦女專用,可容納5000人。最上麵的活動屋頂可以打開,讓陽光照進寺內。



通過祈禱大廳地麵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下麵的浴室(Hammam)。浴室可供1400人同時盥洗。


 
麵向麥加方向的祈禱門。



雪鬆木天花板裝飾的彩繪。



來自意大利的大理石柱子。柱頭上是傳統的伊斯蘭教裝飾,幾何圖案和阿拉伯文書法。柱頭上的兩個小方盒子有誰知道是做什麽的?



導遊說那是喇叭,阿訇領著祈禱時用的。

朝向大海的一側有一排巨大的拱門,透過上麵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大西洋波濤。



參觀快結束時,經過一個用繩子攔著有警衛把守的樓梯,旁邊還有電梯。我們因為拍照,落在了最後。看看周圍沒人,把守樓梯的警衛悄悄打開攔著的繩索,示意我們上去。我們也搞不清上麵有什麽,看著好像挺神秘。上去一看,也沒有什麽,大概是給貴族婦女專用的祈禱區。拍了幾張照片,下來的時候,警衛當然要索要小費。以後的十天裏,這種索要小費的事時有發生,慢慢的司空見慣了。



雖然不是曆史古跡,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建築規模和藝術特色還是很令人震撼的。雖然是摩洛哥最貴的景點(120迪拉姆是其它景點的5到10倍),絕對值得造訪。一個小時的參觀很快結束了,3點鍾,喇叭裏響起了招呼祈禱的吟唱,教徒紛紛湧向清真寺。

參觀完哈桑二世清真寺,司機拉著我們離開卡薩布蘭卡,開往拉巴特。拉巴特在卡薩布蘭卡東北方向,一個小時的車程。路上和司機聊了起來。司機名叫本·伊薩(Ben Isa),年紀三四十歲,長得儀表堂堂,英語說的還不錯。他有兩個小孩,問他為什麽不多生幾個,摩洛哥又沒有計劃生育,穆斯林還能娶四個老婆?他笑了,說能娶也娶不起,生得起養不起。他兩個小孩都上私立學校,學費一個月要200歐元(合兩千多迪拉姆)。沒好意思問他普通摩洛哥人的收入是多少,從清真寺門衛見縫插針要小費的勁頭看,應該是不高(Wiki上說摩洛哥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還不如天朝)。這樣看來,本·伊薩絕對算是個有錢人。

到拉巴特時,天還不算晚,本·伊薩又拉著我們轉了幾處景點。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王國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人口一百多萬。拉巴特位於Bou Regreg河匯入大西洋的入海口,一直是海防重鎮,拉巴特的名字本身就是要塞的意思。公元前就有羅馬人在此定居,12世紀末,統治伊比利亞和摩洛哥的穆瓦希德(Almohad)王朝哈裏發曼蘇爾(Yacoub al-Mansour)把都城遷到拉巴特,修建了烏代亞城堡(Kasbah Oudaia)和環繞拉巴特的城牆,還準備建造當時最大的清真寺。不過好景不長,al-Mansour死後不久,穆瓦希德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先後失掉了伊比利亞和摩洛哥的大部分領土,拉巴特也隨之衰落。之後在此出現了幾個海盜共和國。20世紀初,摩洛哥淪為法國殖民地,為了便於統治,法國殖民政府與1912年把首都從菲斯(Fes)遷到拉巴特。1956年,摩洛哥獨立,仍然選擇吧首都留在拉巴特。

Bab Rouah,風之門,是拉巴特存留下來的舊城門之一,建於1197年al-Mansour時代。現在是一個博物館。



哈桑塔(Hassan Tower)。此哈桑非前國王哈桑二世,為什麽叫哈桑,原因不詳。當年曼蘇爾計劃在此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超過科爾多瓦和塞維利亞的大清真寺),建築師Jabir是設計馬拉開什Koutoubia清真寺和塞維利亞清真寺的同一個人。宣禮塔計劃建造88米高,清真寺有180乘140米。1199年曼蘇爾去世,工程也就爛尾了,宣禮塔隻蓋了一半,44米,清真寺剩下200根柱子,遺留到了現在,也成為一景。



哈桑塔對麵是穆罕默德五世王陵(Mausoleum Of Mohammed V),一座綠瓦頂的白色建築。穆罕默德五世是哈桑二世的父親,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爺爺。1961年駕崩,據說當時燭光斧影,和哈桑二世有些幹係。王陵與1971年建成,設計師是為越南人。



門前站崗的騎兵。



蠟燭台還是香爐?



王陵免費參觀。內部正中的是穆罕默德五世的大理石棺,角上兩個小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哈桑二世和阿卜杜拉親王。



裝飾華麗的穹頂。



噴泉和水池。



參觀完王陵,天快黑了,本·伊薩把我們送到旅館,一個傳統的摩洛哥式Riad。Riad的意思是院子,好像中國的四合院,四麵是住房,把天井一樣的院子圍在中間。這次去摩洛哥,LD說一定要住Riad,不住現代化的旅館。我們住的這個Riad在拉巴特老城區(Medina)裏,汽車開不進去。拉著箱子,穿過七拐八繞的小胡同,石塊鋪成的路麵高低不平,滿是垃圾髒水。這時候想到背包客的好處了,至少行李不會弄那麽髒。要沒有本·伊薩帶路,我們自己還真不一定能找到。

到了Riad,店主Fahrid出來招呼,非常熱情,服務也十分周到,在我們的房間裏已經準備好了熱薄荷茶和幾樣摩洛哥小點心。安頓好行李,準備出去吃晚飯。店主給推薦了一家飯館,又拿給我們一張地圖,詳細地畫了路線圖,又反複解釋了幾遍。拿著地圖,沿著Fahrid畫得路線,一路走出老城。沿著城牆邊,經過幾個當地的市場,來到一個大廣場。當時是掌燈時分,街上行人熙來攘往,市場裏很熱鬧。廣場上有不少擺攤的,其中就有傳說中的煮蝸牛(螺螄?),10個迪拉姆一大碗,看當地人吃得好香,不過還是沒敢嚐。

Fahrid介紹的那家飯店很好找,就在廣場另一邊的街上。店麵不算很大,裝飾得很有特色。幾桌吃飯的一看就知道大都是遊客,其中一桌夫婦倆帶著三個小孩就住在我們的Riad。我們點了摩洛哥的國菜Tajine,類似中國的砂鍋燉菜,牛肉,羊肉或雞肉,加上蔬菜,橄欖或幹果蜜餞。其中一道Beef Tajine With Prunes(蜜汁李子燉牛肉)非常可口。價錢也便宜的不可思議,一個菜才40迪拉姆,5個美元不到。飯店的名字叫Dar Naji。



這是我們住的Riad。



家庭式的Riad,類似B&B,第二天一早,女主人就起來為我們做早飯。鮮榨的橙汁,現烙的黃油餅,像我們北方的家常餅,很好吃。



吃完早飯,到街上逛。這是舊城區(Medina)的街道,兩邊是商店。



烏代亞城堡(Kasbah Oudaia)是海邊的要塞,也是曼蘇爾時代修建的。



要塞裏麵有一個博物館和花園,不過值得看的是裏麵小巷和民居。一個看上去遊手好閑的當地人湊過來,毛遂自薦給我們當導遊。我們由於時間有限,也就隨他去了。裏麵的房子大部分漆成藍白兩色,間或有綠色。據導遊講,藍色代表安達盧西亞,綠色是穆斯林。





左邊這兩座宅子,靠外麵的是穆斯林人家,往裏的是猶太人。



門上的門環也有講究。這個叫“法蒂瑪之手”(Fatima's Hand),代表穆斯林。



這種有兩個大拇指的是Hamsa,代表猶太人。



這是瑪利亞的手鐲,是基督徒的。



門上掛把剪刀的,不是裁縫店。剪刀是剪斷邪惡的目光,大概是富人怕人嫉妒。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



黃金屋(Dar Baraka)。據說屋主養的一隻貓在院子裏刨出金幣。



看完烏代亞城堡,被導遊敲了150迪拉姆。回到旅館結了帳,臨走熱情的店主又塞給我們兩瓶水,讓我們帶在路上喝。本·伊薩開車帶著我們在拉巴特城裏走馬觀花看了王宮大門,穆罕默德五世大街(每個摩洛哥城市都有一條主要街道叫穆罕默德五世大街)。最後一個造訪的景點是Chellah廢墟。這裏最早是古羅馬毛裏塔尼亞行省的一個定居點。羅馬人之後,穆斯林把這片廢墟改成墓場,建立了一座清真寺。大部分建築後來毀於1755年的裏斯本大地震,現存的隻是一些殘留的遺跡。

入口的大門是十四世紀建造的。



裏麵有一座遺棄的清真寺。



很多鸛(Stork)在這裏做窩。



拉巴特之後,我們下一站是梅克內斯。我們請本·伊薩把我們送到火車站,他問我們願不願意包一輛車,他本人還有事去不了,但可以為我們聯係別的司機。本來我們計劃到梅克內斯之後也要雇車去瓦盧比利斯和聖城伊德裏斯,還不如從拉巴特直接過去,也省得拖著行李趕火車,省時又省力。和本·伊薩談好了價錢,過了半小時,他找來的司機到了,換了車,中午之前離開了拉巴特,去瓦盧比利斯和聖城伊德裏斯。

下集預告:瓦盧比利斯遺址,聖城伊德裏斯,皇城梅克內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