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駱家輝看美國的對華策略
盧麒元
從商業背景的雷德,到文化背景的洪博培,再到政治背景的駱家輝,從近年來美國駐華大使的背景資料,可以感受到美國近年來對華策略的變化。
顯而易見,雷德對於推動中美經濟關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洪博培對於培育中國主流精英的“普世價值”發揮了“傳教士”的影響力。可以預測,駱家輝的重點不是中美“經濟關係”,更不是中美“文化關係”,而是中美之間的“政治關係”。作為中美戰略對話的重要成員,駱家輝身上承載著重要使命。
筆者佩服基
駕馭,意指掌握、控製、支配(rule;control;govern;master)。顯然,這與希拉裏國務卿的智慧強權(Smart Power)是一脈相承的。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中,又以攻心為上。何謂攻心?仔細看看,美資機構在我國的學術、教育、傳媒的影響力,就知道了。如果,仍然無法理解,去看看美資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就應該明白了。筆者最擔心的是我們賴以立國的三大法寶!我們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還在嗎?
中國人好糊塗。基
筆者喜歡讀基
駱家輝在中國已經成為明星了。駱家輝是移民中的移民,駱家輝是海歸中的海歸。有人認真地總結過移民並海歸的含義嗎?中國近二十年來移民並海歸者的“貢獻”不值得深思嗎?從張五常到陳誌武,我們見識了一張張“中國臉”的厲害。近二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理論、經濟製度和經濟政策是誰在暗中操控?我國如何會有天量的外匯儲備?全麵的財政金融控製算不算是駕馭的一部分呢?難道,國人沒有聽說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嗎?
美國政治家是精明的。美國人在對華策略上不會犯低級錯誤。英國人、老歐洲、俄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等圍觀者,無不希望中美發生激烈的對抗,為他們創造和平崛起的良機。美國人當然不會選擇與中國直接對抗(他們善於運用代理人對抗的模式);美國人也無法接受與中國進行真誠的合作(所謂的戰略合作)。美國人在進化,他們超越了布熱津斯基的冷戰思維(所謂的遏製策略),他們接納了索羅斯用金融控製延伸政治控製的外交新思維,他們試圖實現對中國的全麵駕馭。
然而,中國畢竟不是中東。中國有著美國人無法理解的中華文化傳統。中國民間存在一批數量龐大的草根思想家。中國的草根思想家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鮮明的人民主體性和國家主體性,他們有著令人驚奇的學術水平,他們有著從基因中帶來的政治敏銳和政策水平。他們讓
美國的對華策略恐怕仍然要繼續調整了。不知道,駱家輝來中國之前是否去請教過基
本文的最後,筆者建議我國政府認真檢討對美策略。中國不僅僅應該輸出商品,也應該輸出思想和文化。要知道,奧巴馬也是苦孩子出身,他正在苦苦地思索美國如何才能走出曆史的困境。我們已經送去了那麽多的物質財富,也不在乎再送一點兒精神財富。筆者希望,下一任中國駐美大使應該選一個優秀的思想家。我們應該讓奧巴馬和美國人知道,走出曆史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走一條具有美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