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中國大陸做投資20年的家夥

一個在中國大陸做投資20年的家夥,自我認為是懂得一些大陸投資活動的精髓。
正文

硬人硬國與投資理財

(2011-06-14 03:39:26) 下一個

20多年前,有一位在美國情報部門做高官的朋友給我一條投資的心得:堅決不在”soft“的國家和人群裏做投資,尤其是工業和房地產方麵的投資。其意思是,軟國或者軟人一般不負責任,容易欠錢不還,也不重兵在艱難的高科技領域投資。他當時就看好韓國和中國,因為這兩個國家是硬國硬人。

判斷硬人或者軟人的一個指標是,自殺比例。對於生活有很高期望,而得不到走向美好生活的途徑的人,或者負債過多的人,選擇自殺,而不苟且偷生。

朋友的這句話,是我二十多年來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我對於朋友的高見做了一個附加標準,少在雖然符合硬人條件,但是已經到達當地的經濟頂峰的國家投資。而隻在開始起飛但尚未完成城市化的硬人國家投資。這麽多年來,我的總體的投資回報,大大超過了一般的水準。有些尚未賣掉的投資,也出現了一流的技術前景,估計我是會終身持有的。

印度,是下一個硬人的潛在國家,值得關注。

眼下的美國,有從硬人轉向軟人的趨向。第一,國家整體有印錢不還的嫌疑,其結果是,斷送國家一百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美元的地位,一旦美元從第一儲備貨幣走向非唯一的一般儲備貨幣,遊戲規則就會大變。第二,在房地產衰退中棄房賴賬的美國人,苟且偷生,是微觀層麵的軟人。相比之下,日本經濟也不好,我沒有看到日本有那麽多的軟人,倒是日本的自殺比例上升,以示對於自己投資失誤的謝罪。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業主的借款比例相對很少,普遍不到淨資產的50%。加上大陸的自殺比例比較高,我個人是不認為有房地產的大問題。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導出擊,打壓房地產,這個硬國硬漢的手腕,全世界沒有見到過,所以,大陸再有二十年的榮景。

哎,我的那位朋友啊,願你已經舒舒服服地退休了多年了,我在此再次致敬與你。願你在葡萄園和你的綠色的奔馳車之間永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