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是我的和不是我的

(2011-08-27 15:04:50) 下一個

今晚給小女照常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齊佩和它的自行車。

齊佩是一匹馬,它有一輛自行車,每天它都騎著它的車到處轉悠,很快樂。有一天它的好朋友果多跟它提出用漂亮的房子跟它換自行車,因為果多非常羨慕齊佩每天騎著自行車到處玩。齊佩一聽當然很願意,果多的房子是多麽漂亮舒適啊。

念到故事這個地方,我停下來,問小女,要是你是齊佩,你會答應拿你的自行車去換一棟漂亮的房子嗎? 小女回答,我不會。 為什麽呢?  因為是我的車。

我繼續念。齊佩搬進果多的房子裏,非常滿意。過了一會兒,兔子夫婦和它們的五個孩子來看望果多,沒想到見到齊佩。 齊佩給它們講了用自行車換房子的事, 讓兔子夫婦很羨慕,跟齊佩訴苦,它們一家七口人擠在一個小洞裏。這時候兔子夫婦的大兒子走到齊佩跟前說,您願不願意用你的房子換一個孩子呢,您把你的房子給我的父母,作為交換,我來作你的兒子。

齊佩一聽非常願意,世上還有什麽比有孩子更好的事呢,就滿口答應了。
講到故事這個地方,我又停下來,問小女,要是你是齊佩,你會答應拿你的房子去換一個孩子嗎?小女回答,我不會。 為什麽? 因為那不是我的孩子。

(故事的結尾是換來換去,最後大家還是換回自己的東西。)

 

我上麵寫的對話是以前一我和三歲半女兒的一段對話。
 
讀書時,我每次問她是否願意交換,她的回答都是堅定不移的不。小小的她,認定,是我的就要一直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會是我的。
 
我想了很久才明白,為什麽小孩子,特別是非常小的孩子,他們的思維和我們成人是不太一樣的。他們眼裏的物質的價值,更多的來源於情感,這裏的價值是不能測量或計算的價值。
 
慢慢地,我們長大了,知道每一種物質,具有它們的使用價值,也具有相應的交換價值。我們在交換不同用途的物質時,能否成交,取決於它們的交換價值。我們以自己的需要去決定物質的價值並取舍物質。
 
這個故事最終結果是,每個人交換了東西之後,又重新看到從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價值,還是再交換回自己的東西,並且得到一種失而複得的快樂和對它們的珍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