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會的反革命思潮

(2011-05-17 18:53:40) 下一個
2011-03-14

本次《閑話上海》的這個大標題,一定又讓許多老派上海人嚇了一小跳----全國人大政協是反革命?!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再下結論吧。


中東,北非多個專製國家被稱為茉莉花革命的人民反抗運動,正深刻影響著中國大陸的局勢。一周以來的全國兩會,正水深火熱於兵臨城下般的逆反心理之中----


袞袞諸君,堂堂代表。
插科打諢,嬉笑惡搞。
奢談幸福,無視煎熬。
裝瘋賣傻,胡說八道!


唯視“革命”一詞如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無論來自左中右任何形式的革命訴求,幾乎都在兩會操控者的嚴防死守之下,進而“消滅於萌芽之中”。革命,已淪為“兩會”的首選敏感屏蔽詞。


政改誠可貴,民主價更高,若需反革命,二者皆可拋。北京著名的青年思想家和評論家許知遠在近期的《亞洲周刊》個人專欄中,對中國大陸的政治現狀,有這麽一句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的概括:“此刻的中國生活在一種「反革命」的氣氛中。”《閑話上海》偉國林迪三人行今天要侃侃兩會的反革命。

一九九七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刑法》取消了「反革命罪」,代之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當時一度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一個社會進步。北京的刑法專家梁仁華教授對“反革命”及“反革命罪”進行了曆史考察,他指出:“反革命是對於革命的反動,而革命這一概念古已有之,中國的《周易》將朝代的更替視為革命,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則將政體的變革視作革命,未區分進步與保守及反動。現在人們所說的革命通常有三種涵義:其一是革命的本義,指社會政治革命,即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曆史變革。其二是指社會生活某一領域中發生的變革,如產業革命、科技革命等。其三是指一種社會經濟形態到另一種經濟形態的轉變,即社會革命。與反革命罪相關的是第一種涵義,即政治革命。”


如今站在中共的角度回顧曆史,江澤民“英明”!倘若這一上至極刑的死罪綿延至今,現任的絕大多數中南海政治局大佬,一個個或許都該在提籃橋的死囚牢裏枯等那最後的午餐呢!讓我們再次進入本次兩會的反革命花絮之中。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xianhuashanghai/lh-0314201112072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