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溫家寶革命?

(2011-05-17 18:59:28) 下一個
2011-05-02

“異議總理”溫家寶於4月27日“雞同鴨講”的2011年中美人權對話當日飛越中南海“反革命杜鵑窩”,空降東南亞新興民主國家馬來西亞,並於次日在吉隆坡會見辛亥革命先驅後代和華文媒體時,大談當年孫中山多次赴南洋從事和策劃反清革命活動事跡,更以孫文名言自勉。他說:“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製王朝,開啟了民主革命的新起點。1905年至1911年,孫中山先生在馬來西亞從事革命活動。在檳城,他幹了幾件大事:成立同盟會馬來西亞檳城分會,創辦了報紙,策劃組織黃花崗起義……”溫總理強調:“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紀念孫中山先生最好的行動,就是奮鬥、奮鬥!孫中山先生遺願一日不能實現,我們就奮鬥不止。”並警告說:“一個人職務再高,不為人民辦好事,終究會被人民唾棄.”溫家寶這一最新“異議呼聲”,在海內外再一次激起多重猜測和解讀。《閑話上海》本周注焦溫家寶現象,探討紅牆內鐵幕中或許即將引爆的種種危機。

自四月初艾未未綁架失蹤事件以來,這位中國的“異議總理”在不同場合連續三次高調闡述個人政治理念,並發出旗幟鮮明的“反和諧”“孤獨呼聲”----四月14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的講話中,溫家寶以陳寅恪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格言,引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和重申之前被新華社“大膽編輯”刪除的16字真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溫總理在最後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人,總要有一批從容淡定、冷靜思考的人,總要有一批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的人。”此後的四月23日,溫家寶在中南海與香港左派元老級人物吳康民單獨會談一個半小時,席間被稱為“罕見的”提到“中國存在兩股勢力——封建殘餘和文化大革命遺毒,讓人們不肯說真話,隻肯講大話、客套話。”這一論述顯然與傳統意義上的中南海“境外三股敵對勢力論”分庭抗禮。至此最新一波馬來西亞“黃花崗反清起義”主題言論,香港著名媒體人林和立“胡錦濤與溫家寶正式分道揚鑣”的推測,再一次得到印證。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xianhuashanghai/wen-0502201114394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