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的CareerDevelopment Theory 的課程裏有一些案例,有趣極了。從這些案例裏,能學到如何過好人生的智慧。
有兩個案例很讓我思考。
Rita 同Troy, 兩人都是少數族裔(祖先來自太平洋島國)。因為該族裔文化圈的影響,他們都是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但是兩個人都有著靠自己雙手勤勞工作的價值觀,所以在他們工作當中都認真負責勤勞肯幹。Rita做了很多年的waitress, 同時生了3個孩子。若幹年後,在將近30歲的時候,Rita重新回到學校,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學習,得到了教師資格,開始在一家中學任教。然後開始在她的社區裏為她同族裔的人爭取平等待遇而建立了一個非營利機構。Troy則是一直幹著低技能的活,包括在養雞場裏殺雞及在金屬加工廠工作。被不同的公司不公平地解雇過,下崗過,在將近30歲的時候,他的職業是收垃圾的。他為老板許諾有一天讓他開垃圾車而自豪。
是什麽因素導致了Rita會在快30歲的時候下定決心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而Troy卻一直幹著朝不保夕的工作,受不公平的對待,但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呢?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不同的夢想。
Rita的父母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勤奮努力並且建立了事業上成就的人,他們給女兒很多的尊重和愛,對女兒有比較高的期望值,希望女兒將來獨立創造的生活就同他們自己的一樣。所以,即使Rita曾經有過反叛的時候,但是她仍然沒有丟失她的父母在她心裏麵所種下的夢想。一旦機會成熟,夢想的種子終於茁壯成長。
Troy的家庭是一個不幸的家庭。他的父母沒給過他很多的鼓勵,相反,把他當作了掙錢的機器。在他可以掙錢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要兒子交房費和飯錢了。所以他很早就離開了家,開始同別人同居,生了一串孩子。因為他在他的人生中從沒有過更大的夢想,所以他不是象Rita那樣把自己的潛能挖掘了出來,而是一直做著出賣大勞動力的工作。而且他也一直容忍惡劣的工作壞境和老板對他的呼來喝去的不尊重,因為在他自己的成長曆程中,他從來沒有真正被愛和被尊重過。
所以,一樣的族裔,一樣叛逆的青春期,在就業市場上一樣地受歧視,成年後一樣地勤奮刻苦,一樣地對雇主忠誠,一樣地對自己的家庭負責任,但是30歲以後的人生卻很不同。主要區別就是心中對理想人生的夢想不同。而這夢想,很大程度上是他們的父母在他們頭腦心靈中建造起來的。
成長中接觸到的理念,人和事對一個人一生可以達到多高的境界有著極度重要的影響。因為畢竟每一個人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頭腦中的觀念創造出來的。如果頭腦中有正麵的,健康的,向上的,美麗的,友愛的觀念,這個人的人生往往最終能反映出這些東西,比如說擁有溫暖的家,友愛的朋友,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事業等等。但如果一個人腦中的觀念有大量不健康的理念,比如認為別人都是壞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錢和權利是最重要的,人活著就是要你爭我奪等等,這個人的人生裏就會有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為了利益的惡鬥,欺騙,傾軋等等很不美好的事件。而價值觀,人生觀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母。
我自己,回頭看自己的成長,以及現在所有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得不說,除了來自於我的基督教信仰以外,很多來自於我的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以及成長過程中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這個世界。
所以,父母可以給與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理念。聖經裏耶和華說:”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埃及記20:5-6),在我看來就可以解釋成為孩子繼承父母的錯誤價值觀,從而導致人生的苦難,而繼承好的價值觀的,則人生美滿。
後記補充:
1。因為有讀者誤解文章要得出的結論是“隻有父母有文化修養,孩子才成器”。我要強調的是我在文章中得出的結論是“父母可以給與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理念”,沒提文化修養的問題。因為我自己的觀念裏從來不認為父母的文化修養是造就孩子是否成器的直接因素。我見過來自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人,家庭的價值觀完全金錢,權力,利益掛帥,從而在他人生中並沒有活出最真實,最好,最美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