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然災害麵前的人性

(2011-04-01 12:46:29) 下一個

喝了幾天洋墨水的人,喜歡談人性。人性是什麽呢?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

人性都有哪些呢?人性有善良,有友愛,有仁義,有同情,有憐憫,有忠誠,等等。人性還有另一麵,包括自私、貪婪、好色、賣友求榮、善變等等。其實,人性不但有人類社會道德所推崇的那一麵,也有人類社會所抑製的那一麵。而這兩麵,同時存在於這個社會中,並且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比如說,善良是人性,醜惡也是人性,沒有了善良,也就無所謂醜惡;同樣,沒有了醜惡,也就無所謂善良。一句話,善良與醜惡是在相互比較中顯現出來的。

記得有一個亞馬孫部落,沒有說謊這個字眼,當然也就沒有說謊和欺騙行為,與此同時,也就沒有誠實這個概念。在外人看來是誠實的,在他們看來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說,欺騙和誠實是相輔相成的,缺了任何一個,另一個也不存在。

人性的優點和缺點,就是這樣分不開。分不開,我就不去分了。我現在來說一下人性的弱點。這裏也不想鋪開來談人性的弱點,隻想談談人的標準選擇問題。

人之所以為人,還在於人對什麽都有自己的看法。正如英語俗語裏說的那樣: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body has got one. 這句俗語確實是夠俗的,不雅,但意思到了。每個有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的看法可能都不相同。人嘛,就是這樣。所謂的看法或評價,不是憑空來的,是有一定的標準的。當然的,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標準,因此給出不同的看法或評價,這都不難理解。難理解的是,有些人對於不同的對象,依據不同的標準,這就有趣了。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或者說對一個正直的人來說,自己的標準與別人的不同,很正常,可自己的標準隨著評價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就不那麽正常了。不正常在於,有些人是先有看法或評價,再去尋找標準,這就非常有趣了。

拿自然災害來說,有人認為自然災害的受害者都值得同情,因此對受害者都給予同情,不管是受害者是國人還是外國人。這很正常,他采用的判斷標準就是是否是自然災害的受害者。這我能理解。

有人以是否同胞為判斷標準,不管是自然災後受害者還是人為災害受害者,隻要是國人,都予以同情。這正常,我也能理解。

有人以是否日本人為判斷標準。不管是自然災害受害者還是認為災害受害者,隻要是日本人,都不給予同情。究其原因,日本人曆史上曾侵占中國,在中國大肆殺戮。基於對死難同胞的同情,對拒絕懺悔的日本人無法同情起來。這,我也能理解。

對於中國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死亡八萬多人,有外國電影明星說是報應,因為對中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這種人有這種看法,我能理解。

但有一種人我不能理解,就是一些人,一些華人,一些海外華人,對日本東北地震寄予無限同情,詛咒那些不同情日本人的中國人是沒有人性。可正是她們,對中國唐山大地震,那個死亡24萬人的大地震,不但不同情受害者,反而聲稱唐山大地震是“老天有眼”,是“天懲”。這,我就很不理解了。

這些人,到底是依據什麽標準來作出這種判斷的呢?實在想不出來,實在理解不了。難道這就是人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