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212博客

與你共享音樂世界的綺麗。
正文

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

(2012-01-28 21:47:39) 下一個

特別感謝雅歌的精致伴奏。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one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no rose bud is nigh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or give sigh for sigh.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to pine on the stem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Thus kindly I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Oh! 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

  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
獨自盛開的一屢花魂;
嬌豔的姊妹全都枯萎,
美麗的同伴盡皆凋零;
沒有花朵相親,
更無蓓蕾貼近;
哪有紅顏把她的紅顏反照,
何來歎息把她的歎息呼應!

  我不忍離你而往,
你這孤獨的精靈;
百花都已進進夢境,
你卻還在枝頭獨自傷心;
我懷著濃濃的柔情,
把你在花圃的落葉掃除幹淨;
在這裏園中夥伴落進塵土,
在這裏群芳已經香銷玉殞。

  等到情意的花朵化為灰塵,
我就隨後把你緊跟;
愛的光環刺眼,
隻是花草一春;
當知音離別塵世,
認真愛已做古人;
嗬!誰還會苟活人世,
往無盡地飽嚐孤獨、冷清。

 "夏日裏最後的玫瑰”,相信很多人都是在20多年前,一部叫做《英俊少年》的德國電影中聽到這首音樂的。但事實上,這是一首相當古老和出名的愛爾蘭民歌, 歌詞作者和曲調改編者托馬斯.穆爾(Thomas Moore 1779—1852),是19世紀傑出的愛爾蘭詩人和歌唱家,他熱愛祖國的民間詩歌和音樂,在自己的創作中,不僅利用了詩歌中的形象,還利用了它的曲調和節奏,他的每一首愛爾蘭歌曲都是按照民歌曲調改編的。 這首詩算得上西方人的 “葬花詞”,  前兩小節為夏日裏最後的玫瑰抒發孤獨的傷感,細膩真切;第三小節引出對人的懷念:既然知音真愛已離開塵世,自己也不願再苟活人間。

這首抒情委婉而稍帶點哀愁的愛爾蘭歌曲,是世界上許多女高音歌唱家最愛唱的曲目之一。

又有,《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是根據米利金的歌曲《布萊尼的叢林》的曲調改寫而成的, 貝多芬曾加以改編,收在《愛爾蘭歌曲二十首》中;特別是在德國作曲家弗洛托將它用進歌劇《瑪爾塔》中之後,它就更加廣為流傳。

在歌劇裏,有這樣一個情節:有個叫隆涅爾的村民到雇傭市場遊玩,看到化名為“瑪爾塔”的女官哈莉特,於是便偷取了她帶著的一朵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還給她,於是瑪爾塔就唱了一曲《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夏日裏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地開放,所有她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