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古宅

(2015-03-05 11:57:13) 下一個

 

90年代中,我們一行人來到安徽歙縣的一片古民居,此地地靈人傑出了好幾位狀元,以及朝廷大員,和大微商。按當地風俗出人頭地了都要在老家修大宅子給父母及守著公婆的原配。所以又叫狀元村。看得出,宅子是家家比著建。獨特的微式建築,特有的飛角白牆,依山傍水,有世外桃源之稱。

那時,此村旅遊己開發得很好,為了保持遊客回頭,一次隻能看五家。為了保證公平,在村口有一個門房,坐了幾個村工作者,讓遊客抽簽,遊客進屋前會留下簽,房主便可以拿著簽去村公所提成,一月結一次。

我們付了錢後,導遊就領著我們一家一家的參觀。那天遊人稀少。

每家院子格式大抵一樣,進門一個天井,所有雨水順瓦片由頂而下,不流外牆隻朝一邊全收集在了臨天井的房櫞四周,下麵有一條水槽接住再流向外麵。這叫肥水不流外人。

那天正好下起了初秋的小雨,不一會掛起了四方水簾,淅淅瀝瀝打在溝裏。我站在廊下,想試著體會一下二百多年前的這家人,也許有一位多愁的小腳女人正是這樣站在廊下聽著雨響,,,雨音是一樣的,雨卻是二百年後的雨了。

四周一圈房間,正對大門的是上房,左右是耳房。有的講究再在旁邊開一道小門通向一片小小的花園。花園盡頭的牆壁上一定會是己失傳了的磚雕。磚為深灰色,雕出的多為花鳥魚橋,精至稚氣。

主人房的正麵對著大門的是一排從頂到底的厚重木門窗,全是空雕,有梅花瓣形成的花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格子中。雖然已陳舊斑駁但依然能看得出當年的華美。

有一家在左耳房多出了一間很小的房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小到隻能放一張小單人床,而且床頭床腳正好抵著牆,從床上下地不用走一步就能開門了,因為房間裏正好有這樣一張小床。我走近導遊指著那小小的房間問她,誰住那間房呢?導遊就帶著我們一行人來到那兒,指著床說:這是傭人住的。我好奇地猜,要嗎這家人對傭人很苛刻,又或別的宅子後來都拆了牆變成大些房間了。

下一家是據說曾經官拜丞相的狀元宅院,正好是午飯時間,這家大小五口人就圍著一方小桌在天井旁的廊下旁若無人地吃起來了。我們出門前我偷眼瞄了一眼飯桌,用的是粗粗的瓦碗,飯菜當然簡單幾樣不見肉葷。我忽然想到,他們的祖上可是在京城過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子,會想到他的後人會過著這樣的日子嗎?一路感歎著來到了另一家。

這家的特點是保持了許多畫,畫都是工筆畫,色彩隻有黑白和退了色的赭紅以及舊了的灰綠。花鳥魚蟲沒有什麽印象,我隻對人物畫感興趣,因為正是主人全家老小。

其中有一幅男主人座中間,左右各有一女人,前麵左右又各有一女人。導遊告訴我們這四個女人是這個男人的老婆,並饒有興趣地提了個問題,猜猜誰是大婆,二,三,四老婆,這個不難,大家根據穿著相貌一下就猜著了。第二個問題就有點難住大家了,誰在老爺死後還活著?

見大夥七嘴八舌不得要領,導遊露出一貫得勝了的得意指著老爺右邊那位說:是二夫人。你們看,二夫人頭上沒有任何裝飾品,耳朵上也沒有耳環,衣服是一色比較暗。我們再看,看出了名堂,二夫人的衣領花邊窄與另三位夫人大花飾寬邊衣領不一樣。更重要的是,二夫人的畫像突出了較長的人中,這就顯得二夫人的臉比其它夫人長,且嘴角向下,相比較起花枝招展的四妾更覺得呆板。

感情這畫是根據兒子的描述畫出來的。

這是我們參觀的最後一家,接著去街上轉悠。街道全是細細窄窄的巷子,清一色的清石板在雨後發著青蒙的光。導遊領著我們來到了一特色建築一一拋花樓。樓座落在一個稍微大些的場地,朝街有一個二個人高的木欄杆的涼台,是出嫁女最後的拋頭露麵的機會,一把大紅綢花拋向人群宣告了女孩的結束。

出了村,來到村的另一頭,於是就看到了你們都看到過的一個大池塘,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電影臥虎藏龍的片頭。那感覺就不述說了,李安己演義的很完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