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

(2013-05-10 09:12:09) 下一個

國民革命軍第21軍前身是川軍第2軍。1926年12月7日,川軍第2軍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劉湘任軍長。下轄8個師。
第1師,唐式遵任師長;
第2師,李雅材任師長;
第3師,王陵基任師長;
第4師,王瓚緒任師長;
第5師,向成傑任師長;
第6師,潘文華任師長;
第7師,(缺編);
第8師,朱宗愨任師長。
另外,軍直屬1個旅和兩個遊擊司令部。
1928年8月,根據國民政府編譴會議的要求,該軍原有7個師、1個旅、兩個遊擊司令部縮編為第1、第2、第3師。其中:
第1師,唐式遵任師長,藍文彬任副師長;
第2師,王瓚緒任師長,潘文華任副師長;
第3師,劉湘兼任師長,王陵基任副師長。
不久,劉湘免兼第3師師長,王陵基繼任第3師師長。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後,該軍被編入第7路軍,劉湘任總指揮,參加討伐武漢桂係軍隊的作戰。1930年2月,劉湘被南京政府任命為四川善後督辦,奉令對四川各軍全權編譴。同年10月,劉湘、劉文輝爭奪對四川的統治的混戰全麵展開,經過兩個多月的混戰,劉湘打敗劉文輝,奪得川北、上川東、下川南等地區的30多個縣,該軍先後收編劉文輝部第24軍的3個旅和第20軍的陳蘭亭、廖澤兩個師。1931年初,該軍以支援第20軍為名,進占了廣安、渠縣。3月,該軍第3師進占合川,驅走了第28軍鄧錫侯部的陳書農師。此時,該軍實力進一步擴大,下轄6個師和川東3個邊防路軍。其中:
第1師,唐式遵任師長;
第2師,王瓚緒任師長;
第3師,王陵基任師長;
第4師,範紹曾任師長;
教導師,潘文華任師長;
模範師,劉湘兼任師長;
川東邊防第1路,陳蘭亭任司令;
川東邊防第2路,穆瀛洲任司令;
川東邊防第3路,魏楷任司令。
此後,該軍又參加了與劉文輝、田頌堯等軍閥在四川的混戰。在上述這些軍閥混戰中,該軍實力最強時,所屬部隊發展到9個師,5個獨立旅、4路邊防司令部、3路警備司令部、1個城防警備司令部、1個獨立支隊。

1933年10月至1935年4月,該軍先後參加了對紅四方麵軍“6路圍剿”和對中央紅軍長征的圍追堵截作戰。1935年5月,國民政府對川軍進行整編時,由於該軍兵力過多和編製過大,所屬部隊被統一分編為第21、第23、第44軍3個軍。同年10月,劉湘升任川康綏靖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後,唐式遵任第21軍軍長,範紹曾任副軍長,劉熙鑒為參謀長。此時,該軍下轄:
第1師,饒國華任師長;
暫編第2師,師長彭誠孚;
第4師,師長範紹曾(兼)。
1936年2月25日至27日,國民政府為使川軍“中央化”、“國家化”,以授軍銜的方式,將川軍將領納入全國陸軍係統。其中第21軍軍長唐式遵、副軍長範紹曾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所屬各師、旅長饒國華、彭誠孚、劉兆藜、周紹軒、孟浩然等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隸屬第19集團軍指揮,原所屬部隊統一整編為:
第145師,師長饒國華,參謀長曾南飛;
第146師,師長範紹曾兼任(後劉兆藜),
參謀長張六師;
獨立第13旅,田冠五任旅長;
獨立第14旅,周紹軒任旅長。
另將原劉湘集團所屬第1、第4師和暫編第2師各一部合編成為第162師(彭誠孚任師長)改隸該軍。同年9月,該軍整編完畢後,軍長唐式遵奉命率第145師、第146師和獨立第13旅、獨立第14旅出川抗戰,第162師留住成都。10月,該軍進至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11月中下旬,該軍在皖南廣德、泗安一帶,保衛首都外圍,掩護國民政府撤離南京的作戰中,第145師師長饒國華在廣德失守後,自戕殉國。1938年6月,該軍在參加武漢會戰中,擔負固守長江南岸,阻斷日軍長江航運,策應保衛大武漢的作戰任務。1939年初,國民黨軍隊進行局部編製調整時,該軍隸屬於第23集團軍,軍長唐式遵升任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3集團軍總司令,陳萬仞繼任該軍軍長,劉熙鑒任副軍長。同時,將原第23軍編入該軍。該軍原轄第145師該隸第50軍;第23軍原轄第147師,第148師該隸該軍。此次整編後,該軍先後參加了當年的冬季攻勢作戰和第2次長沙回轉。1942年1月,陳萬仞升任第23集團軍副司令後,該集團軍副司令劉雨卿兼任軍長,周紹軒副軍長。下轄部隊編製調整為第145師、第146師、第147師。同年5月,該軍參加了浙贛會戰後駐守江西貴溪整訓。1945年,該軍奉命進行整編時,第147師被裁減,另將第50軍新編第7師撥歸第21軍建製。此時,,該軍下轄:第145師,師長淩諫銜;第146師,師長戴傳薪;新編第7師,師長黃伯光。

1946年5月,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改編為整編第21師,原軍長劉雨卿改任師長。原第145師改編為整編第145旅,旅長淩諫銜,參謀長林雪穀;原新編第7師改編為新編第7旅,旅長黃伯光,副旅長田從雲、黃恒仁,參謀長戴傑夫。同年7月,該整編師新編第7旅在參加蘇中作戰中,旅部及所轄兩個團被人民解放軍殲滅,該旅番號被取消,殘部編入他部。1947年3月,台灣民眾舉行“二二八”起義後,該整編師由江蘇南通緊急調往台灣,改隸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參加了鎮壓台灣人民起義的軍事行動。同年秋,該整編師又奉命返回華東戰場。1948年初,師長劉雨卿調任重慶警備司令部司令,王克俊從沈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職調任師長。同年9月,該整編師恢複第21軍番號,該軍隸屬第1綏靖區。王克俊任軍長。原轄整編第145、整編第146旅,依次恢複為第145、第146師番號。同時,將新組建第230師(師長駱周能)撥歸該軍建製。此次整編後,該軍調至長江沿岸擔任將防任務。1949年4月下旬,共軍發起渡江戰役後,該軍在阻擊共軍的渡江作戰中被殲滅一部後逃至上海,在淞滬警備區的編成內,參加了上海郊區的防禦作戰。同年5月27日,該軍一部在淞滬警備區副司令官劉昌義率領下向共軍繳械投誠。
1949年10月1日,國民黨軍為加強西南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又華東撤退到四川的該軍殘部為基礎重新編成第21軍,隸屬於西安軍政長官公署。王克俊任軍長,下轄第145師、第146師,擔任宜賓、成都地區的守備任務。11月5日,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將第235師撥屬該軍。12月下旬,該軍在宜賓、成都地區被共殲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