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

(2013-05-07 08:21:07) 下一個

國民革命軍第15軍
一.第十五軍 該軍前身為鄂軍第二師劉佐龍部。1926年9月初,北伐軍逼近漢陽,吳佩孚委劉佐龍為湖北省省長、漢黃防禦總司令,今其防守漢陽。 1926年9月6日北伐軍進至漢陽時,劉佐龍獻城投降,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5軍,軍長劉佐龍,下轄轄3個師、1個獨立旅:
第一師師長陳克鑒,
第二師師長劉鼎甲,
第三師師長程汝懷,
獨立旅旅長嚴敬。
此後,劉鼎甲等部歸李宗仁節製沿江東下,一部留鄂。 1927年5月9日,武漢政府任命耿丹為第十五軍副軍長兼政治部主任。不久,該軍隸屬第三縱隊參加北伐。8月12日,軍長劉佐龍擅殺副軍長耿丹。唐生智將劉逮捕(後槍斃),唐生智將在鄂的該軍所部第1、3師改編為省防軍第1、2師。隸屬李宗仁的第2師以後被改編入第十九軍。

二.第十五軍 該軍由第七軍留守廣西部隊編成。李宗仁率部北伐後,黃紹竑率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九旅等留守廣西,受李濟深指揮。 1927年8月,南昌起義軍進抵廣東,李濟深令黃紹竑出兵堵截,黃派韋雲淞率兵5個團至會昌阻擊紅軍。黃紹竑亦移駐廣州。11月17日,“張黃事變”發生,黃紹竑被張發奎驅逐出廣東。後又率兵向廣東的張發奎部進攻。 1927年年底將國民革命軍第4軍所留駐桂之第3、4、5、6、9旅改編為第十五軍,黃紹竑任軍長,下轄:
黃旭初、
伍挺飆、
呂煥炎3個師。
1928年2月25日所部的3個師依次改番號為第50、51、52師。又新編2個教導師,任命呂光煃、劉日福為師長。6月1日50師師長黃旭初升任副軍長,仍兼第五十師師長原職。該軍於1929年撤消。

1930年中原大戰時有兩個15軍。

三.第十五軍 該15軍為陝西地方部隊。軍長井嶽秀,下轄高雙成、劉滋庶、何全升3個混成旅。1931年4月縮編為新4師,12月改稱國民革命軍第86師。

四.第十五軍 該軍原來是劉鎮華的鎮嵩軍,1926年底,西安解圍,劉鎮華部敗出潼關.1927年5月,劉鎮華接受馮玉祥委任的駐豫軍總司令職、並任命馮所派的任右民為該部政治處處長。不久改編為第二集團軍的第八方麵軍,總指揮為劉鎮華;並將所部編為五個軍。第一軍萬選才,第二軍張得勝,第三軍薑玉明,第四軍劉茂恩,第五軍梅發魁。分駐在蘭封、考城、曹縣各地。

1927年5月.馮玉祥出師潼關攻豫後,又派鄭金聲任該方麵軍副總指揮;10月,所部薑明玉、梅發魁、憨玉珍叛馮.挾鄭金聲等投張宗昌,鄭不屈,被張殺害。第八方麵軍轄3個軍:第二十二軍,軍長劉鎮華(兼);第二十八軍,軍長萬選才;第二十九軍,軍長劉茂恩.1928年春,第八方麵軍參加對奉軍的北伐,在河北參加了大名之役;京津攻克後,7月15曰參加灤河會戰,肅清直魯軍。

1929年5月22曰,以原第八方麵軍投蔣部隊暫編第十九,暫編第二十師編成第十一路軍,劉鎮華為總指揮:該路軍編成後,所轄2個師改為暫編第三、暫編第四師,1930年劉鎮華出國,劉茂恩代理總指揮。不久,萬選才率領劉茂恩等以第四方麵軍第六路總指揮的名義反蔣. 5月,劉茂恩在陣前倒戈,劫持萬選才送蔣,使倒蔣軍重挫,蔣正式委任劉茂恩為第十一路軍總指揮,所部擴編為第六十五、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師. 1930年5月,以第六十五,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師編成第十五軍,以劉茂恩為軍長,隸屬第十一路軍(第十一路軍總指揮為劉鎮華)。在河南參加中原大戰。 1931年由第十一路軍所轄第六十五、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師合並編成第64、第六十五師。該軍隸屬11路軍,從事豫陝晉地區的剿共戰鬥。1934年在豫陝鄂皖地區剿共。第十五軍序列為:
軍長劉茂恩
第64師,師長劉鎮華;
轄武庭麟、邢清忠、楊天民3個旅。
第六十五師,師長劉茂恩;
轄劉惠心、姚北辰、馬祺臻3個旅。
第十五軍在1936年的序列為: 軍長劉茂恩,副軍長徐鵬雲。 第64師 師長劉鎮華.1936年2月劉辭師長職,武庭麟接任師長,該師原轄武庭麟、邢清忠、楊天民3個旅.1936年2月武庭麟升任師長後.該旅裁撤,轄邢清忠、楊天民2個旅。 第六十五師 師長劉茂恩、原轄劉惠心、姚北辰、馬祺臻3個旅 1936年該師裁並劉惠心旅,轄轄姚北辰、馬騏臻2個旅。 抗戰開始時,第十五軍軍長劉茂恩。該軍轄:
第64、第六十五師,第64師長武庭麟、第六十五師師長劉茂恩(兼);該軍被編為北路軍第一路,司令由劉茂恩兼任。1937年9月任命劉茂恩為第十三軍團軍團長,該軍又隸屬該軍團. 1939年10月武庭麟接任軍長。該軍轄姚北辰64師(武庭麟於1939年10月升任軍長,12月姚北辰接任師長。1943年11月劉獻捷接任)和邢清忠65師(1939年4月邢清忠接劉茂恩師長職,1941年3月邢清忠病逝,4月李紀雲接任)。先後參加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中條山會戰、豫中會戰和豫西鄂北會戰,尤其在洛陽保衛戰中給曰軍以重創。

1944年7月第十四集團軍撤銷後,該軍擔任河南警備。 抗戰時期該軍先後隸屬6集團軍、13軍團、14集團軍、2戰區。先後參加太原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中條山會戰、豫中會戰、豫西鄂北戰役等役。該軍在洛陽保衛戰時曾給曰軍以重創。 1946年5月該軍整編為15師,由原軍長武庭麟任師長。該師1947年秋前隸屬第四集團軍,1947年3月該集團軍番號撤銷。歸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後撥隸西安綏靖公署。該師於1947年11月在豫西被解放軍重創,師長武庭麟、旅長李紀雲被俘。12月經補充後劉獻捷升任師長,序列為:
整編15師師長劉獻捷。
該師轄:
整編第64旅,旅長劉獻捷(兼);
整編第一四四旅,旅長賈貴英。
1948年該師恢複軍級編製,軍長劉獻捷。1948年8月劉平代理軍長,不久實任。該軍轄第64師(師長蔣治英,1948年12月段成濤接任師長)、第一六九師和第二四三師。該軍在1947年12月隸屬第13綏靖區,1949年2月並入第十四兵團。
第十五軍當時的序列為:
軍長劉平,副軍長廖劍文,參謀長廖傳樞
第64師,師長邱健
第169師,師長馮興齋,副師長王耀
第243師,師長段國傑。
1949年11月底,第十五軍殘部撤至成都後後改歸第二十兵團指揮。1949年12月24曰該軍在四川起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