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二軍

(2013-05-14 10:46:29) 下一個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製序列中,曆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42軍。

一、國民軍方振武部一部組成的第42軍
該軍前身是直係軍閥張宗昌所屬部隊一部。1925年12月,張宗昌所屬方振武部投奔馮玉祥的國民軍後,被改編為國民軍第5軍,方振武任軍長。下轄:
第1旅,方振武兼任旅長;
第2旅,阮玄武任旅長;
第3旅,鄭直任旅長。
1926年9月17日,國民軍舉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師。在誓師大會上,馮玉祥宣布成立國民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下轄國民軍第5軍番號不變,方振武任軍長。原轄第1、第2、第3旅,依次改編為第1、第2、第3師。其中第1師,阮玄武任師長;第2師,鮑剛任師長;第3師,張兆豐任師長。
1927年初,馮玉祥決定東出潼關討伐奉軍,國民軍第5軍編為中央軍的中路軍。5月1日,國民聯軍改為第2集團軍,國民軍第5軍改為第3方麵軍,奉命沿隴海路向東攻擊前進,不久攻克洛陽。在接近鄭州時,方振武率部沿京漢路南下,在南陽收編原屬直係河南地方部隊馬文德部,編為第3軍,馬文德任軍長。
1928年3月,南京政府將方振武部第3軍改編為第42軍,馬文德任軍長,何應時任副軍長,韓容為參謀長。轄3個師:
第94師,師長傅丹墀 ;
第95師,師長餘亞農;
第96師,師長魏光武。
同年,方振武率部開赴皖北參加對奉軍的北伐,第42軍駐河南未隨第4軍團北伐。同年12月6日,第42軍和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的第3、第4(既第16、第17)師兩個師,分別編為第4集團軍第12、第13師。1929年1月20日,該軍番號撤消,所屬部隊改編為第56師一部。

二、西北軍孫連仲部組成的第42軍
該軍前身是西北軍第26路軍一部。1930年底,蔣介石在中原大戰期間,收編了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後,將其由河南調至山東濟寧整編,第26路軍番號不變,孫連仲任總指揮,趙博生為參謀長。下轄部隊改編為第25、第27師和騎兵第4師。1931年春,蔣介石為加強對中央蘇區和紅軍的“圍剿”,調第26路軍前往江西圍攻紅軍。同年6月,第26路軍以第25、第27師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7軍,高樹勳任軍長。12月14日,該路軍1.7萬餘人在第25師參謀長趙博生、第25師第74旅旅長季振同、第75旅旅長董振堂等人帶領下舉行“寧都起義”,集體加入紅軍。寧都起義後,第26路軍進行改編,原第25師餘部重新編成第25師,騎兵第4師改編為獨立第44旅。1932年春,該軍進行整編,取消第25師番號,將其一部編入第27師。此時,第26路軍轄第27師、獨立第44旅。
1933年6月,第26路軍以所屬第7師和獨立第44旅編成第42軍。同年8月23日,孫連仲兼任該軍軍長,田鎮南任副軍長。下轄:第27師,馮安邦任師長;
獨立第44旅,張華棠任旅長。
1934年春,該軍駐江西永豐,奉命參加了對中央蘇區紅軍的第五次“圍剿”,同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主力突圍長征。該軍參加了對紅軍長征中的圍追堵截作戰。年底,國民黨對其軍隊進行整編。該軍下轄:
第27師,馮安邦任師長。轄黃樵鬆、閻廷俊兩個旅;
第31師,李敬明任師長。轄黃鼎新、康法如兩個旅。
原獨立第44旅改隸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
1935年2月,國民黨軍開始對湘鄂川黔蘇區進行“圍剿”,該軍參加了對湘鄂川黔蘇區紅軍第2軍、第6軍團的“圍剿”作戰。同年10月,該軍隨第26路軍被調往蘇州、淮陰等地,從事修築國防工事以及導淮工程。1936年“西安事變”後,該軍駐河南信陽、確山一帶。

1937年8月,第42軍隸屬第2集團軍,孫連仲任第2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1軍團司令。馮安邦接任第42軍軍長。同時,該軍進行編製調整,原隸屬第2集團軍獨立第44旅改隸該軍;原轄第31師轉隸第30軍。此時,該軍下轄:
第27師,黃樵鬆任師長;
獨立第44旅,吳鵬舉任旅長。
此次整編後,該軍先後參加了忻口會戰、台兒莊會戰、大別山北麓作戰等。1938年11月3日,在大別山北麓對日作戰中,該軍軍長馮安邦指揮部隊作戰時,不幸被炸彈炸傷殉國。1939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行部分編製調整,該軍在河南洛陽整編時番號撤消,原轄獨立旅撤消,第27師改隸國民革命軍第30軍。

三、第191師、第48師等部組成的第42軍
1939年8月,國民黨軍隊為加強西北地區的軍事力量,在蘭州以第191、第48師和第7預備師等部合編組成第42軍,隸屬第8戰區。楊德亮任軍長,張坤生任副軍長,下轄:
第48師,羅列任師長;
第191師,楊德亮兼任師長;
第7預備師,嚴明任師長。
該軍組成後,主要駐守在陝甘寧邊區擔任黃河沿岸的防禦任務。1943年,國民黨軍進行部分部隊編製調整,該軍第48師奉命改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轄,另外新建第41師,隸屬該軍編製序列。1944年4月,第42軍改隸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集團軍。1945年,國民黨軍調整建製,第42軍第191師改隸第91軍,新編第41師改隸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五軍,另將第91軍暫編第58師改隸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128師,柳正欣(後徐達)任師長(第8戰區撤消時,將戰區直轄之第128師改隸該軍);暫編第58師,葉成任師長;預備第7師,李禹祥任師長。此次整編後,該軍奉命由甘肅河西走廊進駐新疆哈密,改隸新疆警備總司令部。

1946年6月,張治中代表國民黨政府與新疆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區代表達成協議,改組新疆省政府,該軍軍長楊德亮調任西北行營參謀長兼隴東指揮所主任,趙錫光任第42軍軍長。此時,該軍下轄:
預備第7師,侯聲任師長;
暫編第58師,葉成任師長。
原轄第128師歸西北行營直轄。
1947年初,該軍奉命進行編製調整,暫編第58師改編為第227師;預備第7師改編為第65師。1948年春,該軍改編為整編第42師,趙錫光任師長,原下轄部隊改編為整編第65、整編第128、整編第201旅。整編第128、整編第201旅均係新擴建的部隊。該軍此次整編後,隸屬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駐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擔任守備任務。同年9月,第201旅番號撤消。

1949年9月,第一野戰軍第1、第2兵團在河西戰役結束後,於酒泉、玉門、安西、敦煌地區集結後向新疆進軍。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參謀長陶晉初、副司令兼整編第42師師長趙錫光等人,在中國共產黨愛國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讚成中共中央關於解決新疆問題的主張。9月25日,陶峙嶽領銜駐新疆國民黨軍將領,聯名向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發表起義通電。整編第42師參加了由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領導的新疆“九二五”起義,接受解放軍和平改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