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烈將--共產黨早期紅軍軍長們(八十四)

(2012-09-05 09:02:35) 下一個
紅軍第二十七軍軍長劉士奇:

劉士奇(1902-1933)湖南省嶽陽縣人,1902 年7月出生。1919年春入洞庭湖高小。後考入湖南省立商業專門學校。在校期間被推為湖南省學生聯合會總務部主任。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去株洲工作,發展農民入黨,又去安源路礦活動。他是羅炳輝將軍的入黨介紹人。後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1933年受張國燾錯誤路線影響而遭冤殺。

1926年9月初,北伐軍奪取嶽陽後,他以國民黨省黨部農運特派員身份,回到嶽陽領導農民運動,參與組建中共嶽陽地方執委會,任書記。他團結北伐軍駐嶽警備司令部團長周希武、國民黨員任尹平,將國民黨嶽陽市黨部改組為縣黨部,被選為常委。又相繼建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嶽陽地委、嶽陽縣農協、總工會、女界聯合會等群眾團體,使嶽陽、臨湘、華容地區的工農運動迅猛開展起來。1927年3月,嶽陽縣區農民協會發展到20個,鄉農協80多個,農協會員達10多萬人。

1927年馬日事變後,去武昌,後轉南昌。八一起義部隊轉移後,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員兼職工運動委員會主任,去鄱陽縣恢複黨組織。同年10月,任贛北特委書記,整頓黨組織,創辦《特委通訊》和《政治通訊》。不久,任省委秘書長和省委候補執行委員。1929年 5月以後,改任贛西特委書記。他同省委軍委書記蔡申熙派趙醒吾潛入吉安靖衛大隊長羅炳輝部,策動起義,經多方努力,羅同意倒戈反蔣,劉士奇、蔡申熙代表黨組織,接受羅炳輝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成功後,組成江西省紅軍獨立第5團。

1930年1月,主持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任政治委員兼軍委書記。2月,紅4、5、6軍和贛西、贛南兩特委在江西吉安召開聯席會議,他作為紅6軍的代表與會。根據中央指示,將紅4軍前委擴大為4、5、6軍及贛西南、閩南、東江、湘贛邊界總前敵委員會,他和毛澤東、曾山、朱德、潘心源5人組成常委。此時,贛西、贛南、湘贛邊3個特委合並為贛西南特委,直接歸總前委領導。同年3月15日,贛西南第1次黨代表大會於江西富田召開,正式組成贛西南特委,任書記兼宣傳部部長。接著,贛西南成立工農紅軍第20軍,任軍委書記,後兼政治委員。他積極領導開展土地革命,發展紅軍和赤衛隊,擴大贛西南革命根據地,使其進入鼎盛時期。可是,在1930年8月贛西南特委第2次代表大會上,他被斥為“保守割據觀念”受到錯誤批判,被撤銷特委書記職務。他去上海向中共中央報告,被留在中央機關學習和工作。

1931年7月,受中共中央指派到達鄂豫皖根據地,任紅4軍(由原紅1軍、紅10軍合並組成) 政治部主任。與軍長徐向前等率部攻克英山縣城後,又占蘄水(即今浠水)、羅田、廣濟3縣城。11月,與紅25軍合編為紅軍第4方麵軍,任政治部主任。1932年8月,蔣介石向鄂豫皖根據地發動第4次“圍剿”,紅軍戰鬥失利,隨軍轉戰豫東南皖西北。途中在安徽、湖北交界處的東間嶺,與郭述申部會合。10月初,所率79團與郭部聯合成立紅27軍,任軍長。部隊在安徽地區轉戰40多天,當地很多群眾為國民黨軍燒殺所迫,一直跟隨部隊不散,給27軍的行動帶來極大不便。為擺脫這種被動局麵,他果斷決定,分兵將尾隨部隊的群眾護送到蘇區。

1932年11月,紅4方麵軍主力西征後,他率部從安徽回到鄂豫皖省委所在地黃安縣七裏坪。省委決定,撤銷紅27軍,將兩個團編入紅25軍。1933年上半年“肅反”運動開始,他被執行張國燾錯誤政策的鄂豫皖省委誣以“畏縮逃跑”、 “丟掉群眾”等罪名,錯定為“改組派”、“反革命”而遭冤殺。其時年僅31 歲。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為劉士奇平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