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烈將--共產黨早期紅軍軍長們(七十三)

(2012-09-05 08:06:47) 下一個
紅軍第二十一軍軍長李任予:

李任予(1903-1932),乳名亞橋,輩名濟道,曾用名李力一、李之道,李德山、黎亞克。是新豐縣豐城鎮城東車田圍人。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政治指導員。

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軍委主席,紅四軍第4縱隊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二縱隊黨代表,紅四軍政治部主任。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上,李任予作為120名代表之一參加了大會,被選為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委員,排名在毛澤東、朱德、陳毅之後的第四位,參加了粉碎閩、粵、贛3省國民黨軍“會剿”的作戰。

1930年7月任閩西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21軍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兼軍長、軍委書記。

8月,領導了紅21軍進攻東江的各次戰鬥。12月,離開閩西到中共中央駐地上海,後轉華北地區。1931年11月,李任予化名李德山出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長、代理書記。

1932年5月,化名李之道、黎亞克,任河北省保定特委書記,在保定第二師範學校發起抗日學潮,組織著名高蠡暴動,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1932年11月27日,被國民黨殺害,時年29歲。2000年5月12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追認為革命烈士。2002年4月。新豐縣委、縣政府將原南門塘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改名為任予廣場,並在廣場修建一座高3.7米的塑像,該塑像 2002年5月由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