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2012-08-18 11:48:22) 下一個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史載紅二十軍有三支。一支為閩西紅二十軍,第二支為贛西南紅二十軍,第三支為冀南紅二十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 簡介

紅二十軍是由贛西南地方革命武裝組建而成的一支正規紅軍部隊。1930年2月,紅四軍軍委書記毛澤東主持召開了著名的“二七”陂頭會議,確定了“攻取吉安”的目標,提出了“擴大紅軍武裝”的任務和要求。會後,為適應“攻吉”和“擴紅”的形勢需要,以曾山為主席的贛西南蘇維埃政府,立即設立了贛西、贛南赤衛軍總指揮部,由曾炳青、蕭大鵬分任總指揮,下轄永新、蓮花、安福、吉安、吉水、泰和、遂川、萬安、贛縣、於都、興國等縣地方武裝。這是紅二十軍的基礎和原型。6月,根據中共中央在全國蘇代會上關於“將地方武裝編為正規紅軍”的指令,贛西南特委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將贛西南赤衛軍和贛西南紅軍第四、十一、二十、三十等縱隊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 建立

1930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在吉安縣陂頭村正式宣布成立。軍長曾炳春(後劉鐵超),政治委員兼軍委書記劉士奇(後曾炳春),參謀長劉澤民,政治部主任謝漢昌。全軍有2500人槍。其中,有共產黨員300餘人。初編時設第一七二、一七三兩個團。10月增編一七四團。第一七二團由吉安、興國、贛縣、寧都、於都的地方武裝組成,團長蕭大鵬,政委劉藜;第一七三團由永豐、吉水、安福、峽江的地方武裝組成,團長劉承祿,政委陸鬆宜;第一七四團由永新、蓮花、寧岡等地的地方武裝組成,團長李學俊,政委劉敵。此外,還有軍部直屬教導隊、衛生隊和機槍連。全軍有3000餘人。1931 年3月在河西又增編了第一七五團,團長朱子雲,政委劉秋子。紅二十軍於1930年10月劃歸紅一軍團建製,同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一起,統由紅一軍團總部(總指揮朱德、政治委員毛澤東)指揮。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 發展

紅二十軍成立伊始,就奉命擔任了“八打吉安”的主攻任務。參戰部隊還有紅軍學校、青年幹部學校的學員, 以及10萬“精勇工農”。1930年8月21日,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委員長、軍事委員會總指揮曾山,在吉安橫江渡頒發《贛西南蘇維埃政府緊急通告》,指令各級政府”即刻動員”,配合紅二十軍”拿下吉安”;要求“紅軍廿軍應配合泰和精銳英勇群眾,積極前進去找馬旅殘部的目標”,“猛力的向吉安追擊”。

吉安為贛江中遊重鎮,是贛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攻下吉安,對於紅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8月25日,紅二十軍根據贛西南軍事委員會總指揮部的命令,在吉安城西南郊打響了第八次攻打吉安的前哨戰。2500多將士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威武神勇,殺聲震天,向敵人猛烈攻擊。經三天兩戰,在高沙殲敵一個營,潰敵一個團,俘敵400餘人,繳槍400餘支。9月5日,總指揮部發出“攻取吉安”的總攻令,紅二十軍和各路隊伍從四麵八方向敵軍陣地猛衝,兩校學員迅速占領了天華山,紅二十軍和北路赤衛隊因遇強敵,在真君山鏖戰,打得十分艱苦。將士們的土坦克(用棉絮裹裝的獨輪車)掩護攻擊,衝到城外鐵絲網下,與敵人展開肉博戰,激戰數小時,紅二十軍犧牲二、三百人,尤幹部損失甚多。贛西南特委根據戰鬥情勢,決定撤出紅二十軍,開往峽江休整待命;留下獨立團、衝鋒隊、破壞隊等群眾武裝,繼續包圍吉安。後因武器裝備太差、缺乏攻堅力量等原因,未能攻取吉安。但“八打吉安”之後,吉安已成為一座孤城。吉安四周呈梅花形的紅色壓域已擴展到30餘縣,紅二十軍等地方武裝已占領了14座縣城,基本上完成了贛江中下遊的武裝割據任務。紅二十軍因此名噪贛西南蘇區。

1930年10月初,毛澤東又發起了“九打吉安”的重大軍事行動,並一舉成功。是年9月,毛澤東和總前委在率領紅一方麵軍”二打長沙”受挫後,撤圍長沙,回師江西,於9月29日在袁州簽發了紅一軍團向吉安前進的命令。10月2日,紅一軍團進抵吉安以北埠田等地集結,並與紅二十軍取得聯絡。10月3日午後2時,毛澤東、朱德於山前總部簽發了《紅一軍團總攻吉安的命令》。

駐守吉安城的國民黨軍鄧英第十三師一部約三個團兵力, 分散駐防城外的真君山、天華山、螺子山、神岡嶺等陣地。自9月5日紅二十軍和吉安萬餘工農”八打吉安”以來,城內守敵仍驚魄未定,惶恐不安。

紅一軍團總部的“攻吉”部署是:以紅二十軍(軍長劉鐵超)為正麵,向真君山、天華山之敵進攻,左與紅四軍右與紅三軍取聯絡;以紅四軍(軍長林彪)為左翼,向螺子山、真君山之敵攻擊,以大校場至潘塘之道路為界線,線以左歸四軍,線以右為紅十二軍;以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紅十二軍(軍長羅炳輝)為右翼,向神岡嶺、天華山之敵攻擊,以大平橋、江邊之道路為路線,線以左歸紅三軍,與十二軍、二十軍取聯絡,線以右歸紅十二軍,與三軍取聯絡。各軍攻擊敵陣得手後,須立即合力攻城,並切斷城內與陣地之間敵人的聯係。從以上紅軍總部的作戰部署中,可看出紅二十軍在紅一軍團中的地位和作用。

贛西南特委和蘇維埃政府動員了贛西各縣“十萬工農下吉安”,配合紅軍主力攻打吉安。

10月4日拂曉,紅一軍團總部領導人毛澤東、朱德、朱雲卿等親臨真君山前沿陣地指揮,一聲令下,紅軍各路部隊和10萬工農群眾向吉安城發起總攻。紅四軍提前首先在螺子山發起攻擊,接著紅二十軍、紅三軍分別在真君山、天華山、神岡嶺一線打響戰鬥,贛江東岸的群眾武裝也同時策應行動。這時,吉安城外四周紅旗林立, 軍號激越,硝煙彌漫,劇烈的步槍聲、機關槍聲、迫擊炮聲匯成一曲戰鬥交響樂。

紅二十軍在戰鬥中驍勇善戰,一舉攻占了真君山。隨即,敵人組織反撲,敵我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派來助戰的敵機在真君山總部扔了幾顆炸彈,就掉頭飛走了。紅四軍攻占城北的雷公橋,有一個連打進了北城門。由於紅十二軍尚未趕到,紅三軍也未完全集中,對城西南的攻擊不力,使敵軍得以從城南調兵增援城北,打進北門的紅軍得不到後援而被敵軍壓出城外。直到下午2時紅十二軍趕到,才牽製了城北敵軍的攻勢,加強了城西南陣地的防禦。當晚,紅軍總部在城西郊江邊村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夜襲”。晚9 時許,紅軍發動夜戰,向敵軍陣地猛衝,群眾武裝協同作戰。泰和獨立營根據吳高群師長的命令,由營部女英雄曼玉負責,發起“火牛陣”,將一千餘元購來的30 頭壯實的黃牛、水牛驅趕到天華山南側電網前,在牛尾巴上綁上棉花,灑上煤油,點上火後,牛群受驚直衝敵人的電網。一下子就把電網衝塌了,前進的道路被打開了。紅軍突破敵陣地,直插縣城中心中山路大街。這時,守敵鄧英率部在白鷺洲登船,順贛江向南昌方向逃竄。紅軍發現後立即追擊,截獲敵4隻小船,俘敵220 餘人。此時,因紅三軍團遠在清江,敵軍在新幹登岸逃脫。10月4日午夜,吉安全城為紅軍占領,“九打吉安”勝利了!

紅軍攻占吉安後,使贛西南廣大紅色區域連成一片,從南豐到永新,從尋烏到峽江,縱橫700餘裏,人口400餘萬,橫斷江西半壁。

10月7日,以曾山為主席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在吉安宣告成立。

紅二十軍從7月組建到11月底近半年時間裏,在主擔“八打吉安”和協同“九打吉安”的戰爭硝煙中, 同仇敵愾,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馬之功,成為中央主力紅軍中的一支勁旅。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 三支紅二十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史載紅二十軍有三支。

一支為閩西紅二十軍。1930年5月,由閩西地方農民武裝組成紅二十軍。胡少海任軍長,鄧子恢兼任政治委員,下轄第一、二、三縱隊,共1000餘人。至8月,部隊擴大到5個縱隊。11月,紅二十軍與紅二十一軍合編,組成紅軍新十二軍。

第二支為贛西南紅二十軍。1930年6 月,贛西南地方武裝和農民赤衛隊合編為紅軍第二十軍,軍長曾炳春,政治委員陳東日,下轄第一、二、三、四縱隊。同年秋,劃歸紅一軍團建製。劉士奇接任政治委員,下轄4個團。1930年12月中旬,紅二十軍奉命縮編為兩個團。 1931年夏,紅二十軍部隊到中央蘇區後,編入紅七軍。

第三支為冀南紅二十軍。1930年夏,冀南農民暴動武裝組成紅軍第二十軍。不久,在敵人圍攻下失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