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一百零四)

(2011-12-13 13:58:48) 下一個



一百零四、第一一八軍軍長方暾

第118軍的成立,一度被國防部和負責鄂西防守的宋希濂所倚重。遺憾的是,118軍也不能幸免於人事鬥爭的磨難,最終被拆的支離破碎,戰力大打折扣。

方暾,原名方祖俊,字曙熹,湖北羅田人,生於1905年12月1日。方暾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抗戰勝利後又在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三期鍍了層金。北伐戰爭的時候,方暾在陳誠的21師服務,立過些戰功,可惜因為陳誠被21師的黃埔生趕走了,這就給支持陳誠的方暾今後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軍閥混戰以及抗日戰爭中,方暾基本上都是在湖北省的保安部門任職,他既無實際兵權,也不能上戰場與日軍撕殺,就這樣默默無名的度過了八年時光。總算方暾在抗戰後期當過師管區司令,這也或多或少的為前線輸送兵員出過一份力吧。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方暾一度得麵對退役的境地,好在南京的難友們弄了一次哭陵事件,這才使他幸運的進了陸軍大學,從而免於退役的困苦境地。但在陸大畢業之後,他也隻是當了名陸軍總司令部的少將高級參謀而已。不管如何,至少是在軍隊裏混下去了,這點總比那些退役無餉導致窮困潦倒的將軍們要好出不少。

徐蚌會戰的失利,給了方暾複出的機會。國防部要增編新軍,方暾的三期老同學兼好友陳希平被任命為118軍軍長,陳就找方暾聯係,說願不願出任副軍長。這對方暾來說,還算是條不錯的出路,當即同意赴任,當了陳希平的助手。

118軍並不太平,因為這個軍的三個師長都是宋希濂的老部下,他們都不買陳希平的帳。宋希濂也是希望自己掌握這個軍,並在118軍正式成立後不久,就把其中一個217師編給了124軍,給了陳希平一個下馬威。陳希平人生地不熟,隻能吞下這個苦果,沒想這麽一來,54師師長和298師師長更看不起陳。堂堂一軍長,而且形同一個光杆司令的陳希平幹脆辭職不幹,跑香港安家去了。

軍長走人了,那麽由誰來繼任軍長呢?宋希濂為了安撫國防部方麵,提出由副軍長方暾來繼任。一方麵方暾是顧祝同的老部下,另一方麵方暾也短暫的在宋氏麾下任過參謀,由方任軍長,不僅能使國防部批準,也能使方對宋感激之餘還能聽命於他,一舉兩得。方暾為了能保證自己的地位,也是極力向宋希濂靠攏,以期爭取到對編製內兩個師的絕對指揮權。而宋希濂見方暾聽話,幹脆大筆一揮,又把鄂西保安師和一個臨時拚湊的新編第10師撥給方暾指揮,讓他擔負起龍山的守備重責來。

1949年10月,解放軍進攻龍山,方暾這時候還一心為黨國效忠,他指揮部隊打退了解放軍先頭部隊的幾次進攻。宋希濂見戰果不錯,一度使他認為龍山能為拱衛西南的重要屏障。沒想前腳剛放心,後腳方暾那邊就支持不住了,因為解放軍的大部隊開過來了,118軍四個師的防線瞬間即被突破,方暾隻得帶著殘部跟著宋希濂一路退到四川。當他帶著部隊抵達郫縣清點之後,才知道堂堂一個軍,隻剩下8000來人了。

方暾覺得撐不下去了,按照現在的情況,西南丟失也是遲早的事,自己又不能脫離這個是非之地,東南的友軍還能撤到台灣,自己在西南,要想過去談何容易?不久,他知道了自己的直屬上司——第14兵團司令官鍾彬戰敗被俘的消息,這使他對前途更為失望,無奈之下隻的先依附於第20兵團司令官陳克非。12月23日,陳克非召集的手下的軍長們開會,說他已經決定起義,這個消息對方暾來說沒有什麽感覺,自己的前途根本沒有選擇途徑,與其等死,到不如同意起義,還能有一個出路。就這樣,方暾帶著118軍殘部於12月24日跟隨第20兵團起義了。

方暾起義後,部隊仍維持了半年光景,此後整個20兵團縮編為解放軍第167師,由於方暾在起義之後表現不錯,被任命為這個師的師長。後來167師裁撤,方暾就轉業到武漢,先後當過省文史館研究員、省政府秘書長、省政協常委、省民革常委等職,於1984年1月1日在武漢病逝,享年80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