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九十六)

(2011-12-13 13:21:11) 下一個



九十六、第一○○軍軍長杜鼎

第100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第74軍的姐妹軍。不過100軍初成時還隻是一支雜牌軍,通過與日軍的交手以及74軍人事的新安排,這個軍的戰鬥力直線上升,並得到了美械的待遇。徐蚌會戰的解決,可以說是完全改變了,100軍的優秀曆史,因為重建後的100軍沒有機會等到表現的那一天,就在接連的敗退中瓦解了。

杜鼎,字卓九,湖北棗陽人,生於1907年11月18日。杜鼎畢業與黃埔軍校長沙分校第六期步兵科,由於他是湖北人,而鄂軍在北伐戰爭時都歸順了桂係,於是杜鼎在軍校畢業後就進入了桂係的第19軍當教官。桂係反蔣失敗後,杜鼎投歸中央,從連附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工作。後來他所在的獨立旅編進了第1師,杜鼎成了當時在第1師當團長的張靈甫的部下。抗戰爆發前夕,張靈甫因為多種原因投了王耀武的第51師,杜鼎跟隨而去,出任營長。後來51師編入74軍,杜鼎也就成為了這支虎賁軍的戰將了。

抗日戰爭中的杜鼎也算是員赫赫戰將了。74軍的曆次會戰,他一個都沒拉下,尤其是艱苦的常德保衛戰,當時他所服務的57師隻突出來300來人,杜鼎就是其中之一。1945年湘西會戰的時候,杜鼎報了常德的仇,他指揮一個團在青岩擊退了日軍一個聯隊的連番進攻,並以此功升任副師長。

按說這樣發展下去,杜鼎離當上師長就不遠了。可偏偏事與願違。74軍是一個團體,可團體內部又分若幹個小團體。王耀武管74軍的時候,大夥都以王馬首是瞻,可王耀武在抗戰勝利之後調2綏區去的時候,74軍的三個師就馬上分成了三派。其中51師和58師自成一體,57軍則是騎牆派。杜鼎看不慣74軍內部的這種氛圍,就找王長官申請調到2綏區去服務,暫時離開了74軍。這一離開74軍,當師長的可能也就沒了。

杜鼎到山東報了道,王耀武任命他為山東省警備第2旅少將旅長。到了1947年5月整74師被解放軍殲滅的時候,國防部為了重建整74師,以警2旅改編為整編第57旅,杜鼎擔任旅長。這個旅名義上歸整74師序列,但實際上一直由王耀武直接掌握。後來王耀武見整74師一直沒重回他的懷抱,就以自己的權利把整57旅編給了整編第32師,杜鼎升任整32師少將副師長。不久全國陸軍的整編師、旅都恢複軍、師番號,杜鼎在這個時候調到74軍當副軍長,可他還沒到職呢,74軍就在徐蚌戰場第二次報銷了,於是杜鼎又被調到新建的100軍當副軍長。

1949年5月,100軍軍長周誌道卸任,杜鼎升上了軍長。可這時候100軍所在的湖南並不太平。由於解放軍已經渡過了長江,湖南地方勢力已經開始醞釀起義了。同年8月4日,程潛和陳明仁等軍政要員宣布起義,杜鼎這位小軍長沒得選擇,隻能跟著署了名,可他自心裏就不願意。結果起義才過了兩天,黃傑以國防部的命令來拉攏起義部隊,杜鼎是率先響應的高級將領之一,他馬上把100軍主力給拖走了。

杜鼎對黨國無疑是忠心的,可誰叫黨國氣數以盡,失去大陸是遲早的事。杜鼎個人再怎麽努力也隻有帶著部隊南逃的份。1950年2月,杜鼎帶著殘缺不全的100軍在廣西平而關被解放軍殲滅,杜鼎隻身突圍而出,退往越南找黃傑歸隊。杜鼎在越南滯留半年後前往台灣報道,但從此之能空掛國防部中將高級參謀的名義走完其軍旅生涯。杜鼎在1967年退役後改行經商,並出任過多家公司的董事長,此外他還潛心研究學術,當做大學的客坐教授,於2003年10月病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