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九十五)

(2011-12-13 13:18:09) 下一個



九十五、第九十八軍軍長劉勁持

第98軍無疑可列為抗戰中最為艱苦的部隊了。這支由陝軍演變而來的部隊被國府布置在中條山區堅持長期抗戰,而且還是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堅持,實在難能可貴。這個軍為抗戰而獻身的官兵也不在少數,僅將領方麵就有武士敏等五名為國捐軀。98軍遭到日軍重創後,部隊歸胡宗南收編,於是成了胡家軍中的一支,該軍雖然在軍官構成方麵都換成了黃埔係軍官,但是其綜合戰力卻始終無法得到提高,最終淪為被裁之軍。內戰初期的98軍,被李默庵的突擊總隊要了過去,但初上戰場就被解放軍殲滅,由英美教官訓練和武裝起來的部隊得此結局,也實在讓人大跌眼睛。於是這個番號又重新被胡宗南要了回去,並奉命擔負地方守備任務。到了內戰末期,胡宗南本想依靠這支新軍來支撐起安康地區的局麵,可仍然讓他失望了,98軍不僅不禁打,到最後還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劉勁持,浙江青田人,生於1904年。劉勁持是黃埔軍校六期交通兵科的高才生,後來還在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一期深造,成為起草淞滬會戰作戰方案的參與者之一。劉勁持在從軍之後,應該不屬於任何派係,但因緣際會,使他在自己的任職經曆中與陳誠和胡宗南兩派都有著一層關係,也得此之助,劉勁持在抗戰期間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從事於教育和參謀工作,但仍屢得晉升,風光的很。

抗戰勝利後,劉勁持被安置在國防部第5廳當處長,經過他的再三請求,他終於得到了下野戰部隊的機會。不過不是上前線指揮部隊,而是奉命在後方負責建軍。他的職務是整編第26師中將師長,由原來的整編第93旅為基礎擴編。就在他千辛萬苦的把部隊組建起來後,國防部卻又不讓他當整26師師長了。理由是劉勁持建軍素有成績,現在前線有三個殘軍要重建,分別是整32師、整57師和整70師,三個師長讓他任選其一。劉勁持萬般無奈的離開的整26師,並且選了當整57師師長。為什麽選這個部隊呢?很簡單,整32師和整70師都是雜牌軍或者是中央軍旁係部隊,隻有整57師是絕對的中央嫡係部隊,不選這個師那就是傻子了。

1947年10月,劉勁持正式在重慶到職,開始精心負責起整57師的重建事宜。國防部對於這個師的重建是頗花費了一些心血的,對於劉勁持的要求一律照準,甚至還很珍惜的不讓這個師去前線。於是劉勁持在重慶一住就是一年,隨後又奉命開赴安康駐防,歸胡宗南指揮,這一住又是一年。兩年過後,解放軍打了過來,根據胡宗南的命令,已經改稱第98軍的劉勁持部得負責起安康的守備全責,而且必須打到最後一兵一卒。

劉勁持雖然和胡宗南有一些關係,但嚴格來說並不屬於胡係將領,相反他和裴昌會到是關係不錯。他明白自己在胡係中的地位,胡宗南這麽安排等於是讓98軍當炮灰了。他並不願意就這樣走完一生,但他畢竟無門無派,想要脫離此是非之地談何容易,想來想去也隻有套裴長官幫忙了。當時裴昌會是7兵團司令官,98軍的直屬上級,在裴氏的一再請求下,胡宗南答應讓98軍在前線撤下來。劉勁持得之後,有如抓著救命稻草般的一退千裏,直接跑到大巴山去了。

98軍雖然暫時脫離了危險,但是劉勁持明白,一直退並不是辦法。就在徘徊無望之計,胡長官來了命令,要劉勁持和17軍、76軍最最後殊死一搏。就在三位軍長就出路爭論不休時,裴長官來電報了,要三個軍參加起義。對於這個要求,劉勁持是極力表示讚成的,周文韜也默認了,隻有薛敏泉不答應,既然意見不能一致,那不如大家各走各的。於是劉勁持帶著98軍殘部於1949年12月26日參加了第7兵團的起義。劉勁持起義後被安排到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當軍事教員,轉業後先後定居在山西和浙江,並出任兩省參事,後來又陸續當選過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民革副主威、民革中央委員等職,1988年4月12日在杭州病逝,享年85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