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九十三)

(2011-12-13 13:08:55) 下一個



九十三、第九十六軍軍長於兆龍

第96軍源自楊虎誠的陝軍,抗戰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和日軍打遊擊,十分的艱苦。抗戰勝利之後,96軍被裁,番號轉給了中央軍。這96軍在抗戰的時候已經很慘烈了,自打被中央軍給要過去了,更慘,被解放軍殲滅一次,重創一次,比人家陝軍還不如。

於兆龍,字瑞圖,山東濱縣人,生於1898年。於兆龍是標準的行伍軍人,由於能幹被長官提拔到參戰軍軍官教導團裏受訓,這才走上了軍官的道路。後來他跟了張宗昌,於北伐時期跟隨徐源泉反正,官拜上校團長之職。於兆龍這個人還是很好學的,他知道要在軍隊立足必須要有深厚的軍事學識,於是他報名考了中央軍校的高等教育班,隨後又考進了陸軍大學特別班,有了兩個學曆,至少在台麵上說的過去了,對他今後在雜牌軍中的發展也奠定了基礎。

這不,抗戰打到一半的時候,雜牌軍的將軍們大多回老家種田去了,於兆龍到成了第44師中將師長,跟著26軍軍長丁治磐繼續在前線扛著。丁治磐也是舊軍官出身,和於兆龍一樣,起初都不是正規軍校出來的人,但兩人都很好學,自打歸屬了中央之後,都有了不錯的學曆。兩人相見是心心相惜,互相合作,到是開創出26軍內部空前的團結局麵,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抗戰勝利的時候。

抗戰勝利了,國民政府開始了裁軍,雜牌軍自然就成了首要目標。總算26軍在抗戰時有點苦勞,在1945年的廣西大反攻中也立了點戰功。於是部隊被保留了下來,但是丁治磐和已經是副軍長的於兆龍都成了裁員對象。這個結局兩人都是不願意看到的,於是疏通各種渠道,終於沒有淪落到去南京哭陵的地步。於是丁去了綏靖區當副司令官,於兆龍則跑到山東當礦區警備總隊長去了。這個職務雖然不是正規軍,但是油水不少,到也自在。

時間一晃到了1948年,國民黨的敗局逐漸呈現,大量部隊的被殲不僅使長坐辦公室的將軍們出來帶兵,像於兆龍這樣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雜牌軍將領也被請出了山。他被國防部任命為整編第45師中將師長,這個整45師在1948年9月又改稱第96軍,於兆龍就這樣當上這支和自己無任何淵源的96軍中將軍長,值得說明的是,這個96軍可是中央軍哦。

96軍參加了徐蚌會戰,但是被解放軍打成了殘廢,但至少躲過了被殲的命運,於是他收容殘部去守長江。但還沒喘口氣呢,解放軍又要渡江了,於兆龍隻得帶著96軍繼續南撤,這一撤就經過浙江、江西,跑到了福建,途中副軍長蕭續武還帶了一部分部隊在永春宣布起義。副軍長做的出這事,可他於兆龍卻做不出,當年還跟著徐源泉時,他在湖北沒少和紅軍打,這血債可是一筆一筆的,幹脆還是帶著殘部繼續撤吧。經過清點,96軍還剩下5000來人,兩個師的架子至少還能撐的起來。緊接著,老蔣在福州開軍事會議,決定裁軍精編,96軍兵少,和同樣兵少的106軍並編為一個軍,番號仍叫96軍,於兆龍留任軍長。

96軍活下來了,這應該是件喜事,可人家106軍軍長王修身可不願意啊,他拖延著不辦。等到解放軍攻打福州時,這個106軍仍然“頑強的存活著”,於兆龍也拿王修身沒辦法。結果兩個軍在福州城下雙雙報銷。於兆龍比較幸運,既沒陣亡也沒被俘,曆經艱難抵達台灣後還被任命為台灣中部防守區副司令官。一個雜牌軍將領到台後還能榮任此職,於兆龍這輩子也算沒白活了。因為和他同批參加國民革命軍的同僚們,這時候隻剩下他還在軍中服務了。1963年12月,於兆龍在台北病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