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八十六)

(2011-12-13 12:45:13) 下一個



八十六、第八十五軍軍長吳求劍



第85軍是湯恩伯手中的兩支主力之一,可以說湯氏的一家一當,就是靠著這個番號走上發達之路的,該軍曆任軍長皆都是湯氏骨幹,其戰鬥力自不用說,僅次於13軍之後。不過這個軍自從湯恩伯係統瓦解後,就成了無主的孤兒,在中原到處遊蕩,一直到淮海戰場的覆沒。重建起來的85軍,和湯恩伯是沒有任何關係了,甚至和陳誠和胡宗南都沒有關係,這也難怪於這個軍重建沒多久就被裁撤了。

吳求劍,字虯劍,湖北黃梅人,生於1902年9月。吳求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起先跟著陳誠混,結果陳誠在21師被副師長趕走,吳失去了靠山,就回到軍校教學弟去了。北伐勝利後,吳求劍找關係進了警衛軍係統,並且跟著部隊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吳求劍畢竟是警衛軍的外來戶,起先隻能當當參謀,但是在一二八的時候,身為參謀的他竟然帶起士兵和日軍打衝鋒,結果戰後立功,被張治中給提拔上了團長。

抗戰全麵爆發時,吳求劍跟著孫元良的部隊,也就是警衛軍分編出來的88師重新回到上海戰場和日軍交鋒。據說四行倉庫本來是要他帶部隊守的,可孫元良要找他下達命令時,吳求劍正好掛了彩,這才選了謝晉元去當倉庫指揮官。這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就是有這麽一說吧。總之,吳求劍從上海撤到南京,正巧碰上升任72軍軍長的孫元良要擴編補充旅,孫氏左看右看,自己的部下就剩下一個吳求劍還生龍活虎點,幹脆就讓吳來當旅長吧。於是吳求劍從上校團長升任少將旅長,擠身於將官之列。

南京保衛戰中,吳求劍是拿出勁來和日本人拚命了,他親自登上城牆指揮部隊反擊,可惜火力不行啊,被日軍轟炸了幾次,編製不全的補充旅就不行了。吳求劍是怎麽從南京突圍,目前筆者沒能找到相關史料記載,總之,吳求劍突圍後就丟了官,被送到南嶽遊幹班去訓練了,畢業後帶了一陣遊擊隊在陝南遊蕩,一直到率部編入湯恩伯的85軍193師,這才當了師參謀長,並由此成湯係幹部。在抗戰中後期,吳求劍和日軍交手的機會不多,哪怕是在豫中會戰的時候,已經當上暫16師師長的吳求劍也隻有帶著部隊撤退的份,這到是把吳求劍給憋死了,長官不作為,害的自己沒機會上陣殺敵,唯一能做的就是“撤”,不爽的很!

吳求劍從鄭州撤防後,正碰上新任第29軍軍長孫元良。想當初吳求劍跟著孫軍長在上海和南京打過鬼子啊,聽說29軍要趕到貴州去打日本,保護陪都。這可是個光榮出彩的任務,吳求劍馬上請求跟29軍出征,經過孫氏保舉,湯恩伯同意了吳的要求,調他為29軍副軍長。就在吳求劍興高采烈的趕到獨山時,日軍放了幾槍就撤了,雖然吳求劍感到失望,但是29軍獨立“擊退”日軍,成功拱衛陪都的事跡足夠他消受一輩子了。於是軍長孫元良得了青天白日勳章,吳求劍也是勳賞不斷,還不時的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整一大名人。

命運對於吳求劍來說,似乎有點不公平。湯恩伯失勢了,立功的29軍也在抗戰勝利後被裁了,他本人失去了靠山,隻得被送進了第17軍官總隊當個空頭將軍。在內戰的大部分時間裏,吳求劍的戎馬生涯和國防部高級參謀這個職務結緣了,這一結就結到1949年。話說85軍在淮海戰役覆沒,重建是必須的,考慮到85軍老人的感情,國防部打算找個原來湯恩伯係統的人來當新軍長,這找來找去,看中了吳求劍。這時候的85軍中,23師已經成立了,110師也有了一半,吳求劍隻需要去到職就能形使軍長權利了。可85軍的人不聽他啊,尤其是110師,繼淮海戰役戰場起義後,又起義了一回,這師長還都姓廖,吳求劍鬱悶,雖然110師不聽他的話,但自己畢竟是這個師的直接上級啊,110師的起義總有責任要擔。

吳求劍本想自己主動去廣州請罪,以承擔起當軍長的責任,這樣部下也能服他,哪裏知道自己一離開軍部,副軍長譚乃大就動員85軍的23師和216師跟著他跑,等到吳求劍反應過來,部隊都跑沒影了。國防部在福州召開整軍會議,就問吳求劍你的部隊呢?什麽?都跑沒影了?得,那就猜了吧,85軍的部隊全部縮編為一個216師編給74軍,旋即又並入51師,於是85軍的曆史就此劃上了句號。吳求劍本人調任福建綏靖公署軍官團副團長,這團長就是在衡陽出了名的方先覺。國民政府遷台後,吳求劍掛著國防部部員的名義一直到退休,此後移居美國,於1995年1月在洛杉機病逝,享年9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