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八十五)

(2011-12-13 12:35:31) 下一個



八十五、第八十二軍軍長馬繼援



第82軍,這是一支鼎盛時期擁兵五萬餘人的,由地方軍閥馬步芳親手組建並賴以統治地方的私人武裝,同時也為馬步芳奪取西北王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諸多馬家軍中,當屬82軍最具戰鬥力,在反共的問題上也是力主剿滅的典型代表之一。不管是在圍剿時期,還是在內戰時期,82軍都能發揮出了自身優勢,給對手以重創。就筆者以為,82軍和傅作義的35軍一樣,堪稱雜牌軍中的精銳。

馬繼援,字少香,甘肅河州(今臨夏)人,生於1921年1月18日。馬繼援是馬步芳的獨子。他早年讀過私塾,後又經過高小、高中教育,是馬氏家族中學曆最高的一位。馬步芳為培養其軍職經曆就急不可待的任命他為青海省南部警備司令部上校參謀長,名為參謀長,實際上隻是掛名,因為馬公子這時候正在中央軍校的軍官訓練班第五期深造,壓根就沒辦法到職。可荒唐的是,中央為了兼顧與地方軍閥之間的和睦關係,竟然承認了這一任命,並且正式授予了他陸軍步兵少尉的官位。這位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的高中生就這樣成為了一名上校軍官,實在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聞。

抗戰爆發時,馬繼援返回了82軍效力,這算是正式進入了軍隊服務。起初他負責軍訓工作,在具備了一年的“軍旅資曆”後,他被馬步芳任命為82軍騎兵第3旅少將旅長,這一年他才19歲,是國軍中年紀最輕的將軍。諸位讀者可能要說,這麽年輕的人能指揮部隊打仗嗎?其實呢,這個騎3旅和空番號沒啥區別,全旅上下也就50來號人,同樣是馬步芳為了培養兒子資曆的特別安排。畢竟要把自己的看家部隊第82軍交給兒子來帶,不僅要部下服氣,在履曆上也得好看啊。

1941年3月,馬繼援升任第82軍少將副軍長。當時軍長的職務雖然還是由馬步芳兼任,但實際上馬爸爸已經專注於第40集團軍整體的指揮事宜了,82軍事務,若非特大事件,全都由寶貝兒子來管。於是在1943年3月,馬繼援成了82軍代理軍長,又過了一年,馬繼援正式接掌82軍,子承父業,算是名正言順了。抗戰勝利前夕,馬繼援還被送到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深造,在此期間,馬繼援對於現代化戰爭的理念極感興趣,並打算在陸大畢業後改造第82軍,以使這個部隊達能經受現代化戰爭的水平。

遺憾的是,身懷抱負的馬繼援沒能完成這個心願。隨著內戰的爆發,馬繼援奉命指揮82軍(當時稱整編第82師)奉命投入到進攻西北解放軍的戰鬥中。由於馬繼援從來沒有指揮過部隊作戰,軍中那些一輩子撕殺的老將們都不相信這位初出茅廬且未經實戰的“小太子”能有什麽好水平。但馬繼援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確實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

82軍經過二十多天的作戰,將隴東地區的解放軍壓迫到子午嶺山區,穩定了隴東局勢。對於這一成績,使西北行轅的高級將領們對馬繼援都刮目相看,真是虎父無犬子,馬步芳對此也是樂的合不隴嘴了。馬繼援首戰告捷,不僅引起了友軍的重視,也是解放軍方麵打算以一個縱隊的兵力翻閱子午嶺,準備對駐防合水的整編騎兵第8旅所屬一個重兵器營和一個保安團實施進攻,還馬繼援以顏色,但是又被82軍的三路援軍所擊退。馬繼援之名,再次聲名大噪。

馬繼援的勝利,對於隴東地區的戰局起著很大作用,但是對於西北的整體戰局而言,卻顯的微不足道。在經過三年的僵持戰後,解放軍由被動轉為主動,對西北地區發動的反攻。對此,馬繼援隻得率82軍退回老朝蘭州,另外尋求戰機。不過馬繼援這輩子都沒有翻盤的機會了,在西北解放軍壓倒性優勢的攻擊下,胡宗南的主力敗退到西南去了,西北地區除了新疆駐軍之外,隻剩下些殘兵敗將,隻能看幾路馬家軍們如何行動了。

對於是戰是和,馬繼援是極力主戰的。這一方麵固然和他不能接受共產注意有關,另一方麵也和他同解放軍結有血仇。在馬家父子的一致主戰下,馬步芳這一係的部隊,全都走上了滅亡之路。1949年8月,代理西北軍政長官的馬步芳把西北部隊的軍權盡數交給兒子馬繼援來指揮,他希望能依靠兒子的才能扭轉戰局。但這時候的馬繼援已明顯力不從心,在經過蘭州一役後,馬家軍精銳損失殆盡。馬繼援見已無法挽回局勢,隻得遵父命乘坐飛機撤往廣州,後又移居埃及。而這時候的82軍,已經全部覆滅,化作了曆史的一抹塵埃。

從1951年開始,馬繼援以軍人的身份前往台灣報道,隨後被國防部送入三軍聯合大學第三期學習,繼入國防研究院第五期深造,後以總統府參軍處中將參軍的身份退出現役。此後馬繼援又決定移居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打算安度晚年。他至今仍然在世,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還出麵捐過善款,以支援災區人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