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七十八)

(2011-12-13 11:54:16) 下一個



七十八、第七十四軍軍長餘建勳






餘建勳,字銘新,雲南施甸人,生於1904年。餘建勳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學校第十八期步兵科,自他1938年隨部出滇抗戰以來,曆次滇軍所參與的會戰他一場都沒拉下,是少數幾位打滿全場的滇軍將領。要說能有過這等經曆的將軍,應該前途無量才是,這要放在中央軍係統應該沒什麽問題。可放在滇軍這個相對封建的係統來說,就比較複雜了。原因無二,那就是集團雖小,但派係仍舊是琳琅滿目,幾派互相傾紮,巴不得對方早早的下台。

餘建勳在滇軍集團中屬於盧漢一派。抗戰初期餘建勳跟著60軍軍長盧漢參戰,打過不少硬仗,他也從團長給提拔為旅長。然而當另一派的高蔭槐上台後,盧漢的不少權利都被高給拿了過去,導致盧空掛一個第1集團軍總司令的名義而無所作為,身為副總司令的高蔭槐卻洋洋得意,儼然一付總司令的派頭。雖然盧、高都在龍雲麾下效力,但其性質如同中央軍中的陳誠、胡宗南同為蔣介石效力一樣,始終避免不了相互排擠的弊端,其實這種情況換到哪都是這樣。於是在盧漢失勢之後,餘建勳離開60軍也就不是什麽出人意料的事了。

其實對於盧、高兩派的爭鬥,龍雲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本來兩派相爭互相製約也不是什麽壞事,可當一派權利高於另一派時,龍雲就不能幹坐著不幹事了。於是滇係的另一派孫渡上了台,他的58軍代替60軍開赴前線,60軍則被調回雲南守邊疆,高蔭槐沒了60軍自然也就成了一個空架子。當然龍雲也不會讓孫渡一家獨大,當58軍成為滇軍的抗戰主力時,龍雲為了安撫盧、高兩位,便把兩派的人都安插進了58軍,以限製孫派的發展。於是,餘建勳在這個時候被派到58軍,當了183師少將師長。

餘建勳雖然成了師長,但是卻架不住在58軍特有威信的魯道源。基本上183師是隻聽魯不聽餘,把個餘建勳弄的十分的窩火。可魯道源也不能把餘趕走,因為這是在雲南的龍老爺子親自任命的,趕餘走的話,自己肯定也吃不了兜著走。於是餘建勳就這樣掛著師長的名義,一直熬到了抗戰勝利的那一天。而到了抗戰勝利時,已經取得58軍絕對領導地位的魯道源幹脆拋棄孫渡乃至龍雲,直接帶著部隊投靠了中央,這樣一來,不僅孫渡沒了麵子,餘建勳也是知趣的離開了58軍,回雲南去了。

當餘建勳回到雲南時,雲南已經發生了軍事政變,龍雲下台了,中央扶持了盧漢接管了龍雲的全部權利。這事對於餘建勳來說本來應該是件好事,可盧漢才剛上台,對於人事的任命基本上還都得聽中央的,這樣一來,餘建勳的複出成了一件難事。一直拖到1946年還是沒能補上實缺,到後來幹脆成了退役將軍了。對此,盧漢隻能一麵安慰,一麵表示會尋機讓餘建勳複出,以穩定餘的情緒。

兩年後,在雲南的解放軍遊擊部隊把盧漢政權襲擾的十分頭疼。對此,盧漢任命了一批新專員來負責圍剿遊擊隊。餘建勳就在這個時候得到了複出的機會,被盧漢以省政府的名義任命為第7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旋又調為第6行政區的專員和保安司令。到了1949年6月又任命餘建勳為保安第2旅旅長。盧漢原以為實現了當初的諾言能使餘建勳對其感恩戴德努力工作,卻不知此時的餘建勳是一百個不願意複出,因為時局到了1948年的時候,已經對國民黨政權十分不利,與其出來當炮灰,還不如在家過清閑日子呢,可又拒絕不了老長官的麵子,隻得硬著頭皮出來辦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複出的餘建勳能指望他去解決遊擊隊嗎?其結果自然是遊擊隊不僅沒有被殲滅,反而越做越大。弄到後來餘建勳不僅要對付中共武裝,還得對付擁龍複出的舊勢力,比如中國人民自衛軍和共革盟,搞的他十分頭疼。

如此熬到1949年10月,餘建勳的保2旅又被盧漢擴編為軍,番號經國防部評定,授予第74軍的番號。也不知道是國防部的負責人腦袋發昏還是其他什麽的原因,堂堂名軍竟然讓給了雜牌。而此時的餘建勳已經得知了盧漢準備起義的決定,對此,他到是極力擁護,因為對他來說此舉不僅可以早點結束戰亂,也可以讓他過幾天太平日子了。於是在盧漢的補充下,74軍的編組出奇的順利,並在1949年12月9日這一天,由盧漢領銜,加入了解放軍的行列。此後餘建勳的74軍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暫編第12軍,餘任軍長,暫12軍並入第14軍後,餘又改任第14軍第二副軍長。1955年轉業後,餘建勳留居昆明,擔任省政府參事,於1986年6月21日病逝,享年8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