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七十七)

(2011-12-13 11:52:21) 下一個



七十七、第七十四軍軍長勞冠英



提起74軍,那可是大名鼎鼎。作為五大主力之一,74軍在抗日戰爭中戰功赫赫,並且培養出了一大批將才,就連能去74軍去當兵,都被時下的一些年輕人引以為豪。遺憾是這樣一支抗日名軍卻被淹沒在內戰的旋渦中。孟良崮戰役之後,74軍雖然有過一輪回光,但在經曆過淮海戰役之後,74軍的威名不複存在,甚至連武器裝備都得不到補充,最終部隊被裁,番號也淪落為雲南雜牌軍使用,其命運與同在孟良崮殉職的張靈甫一樣,雖有過輝煌,但仍不免埋沒於曆史的洪流。

勞冠英,字方成,廣西合浦人,生於1908年。勞冠英在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後就長期服務於警衛軍係統,後來在88師的編成內參加了兩次上海保衛戰。在第二次上海抗戰時,勞冠英成了以前警衛軍時期的老長官——俞濟時擴張權利的工具。當獨立第20旅奉命擴編為第61師時,勞冠英被俞疏通關係派去當團長。俞濟時希望勞能在61師中替他掌握一部分實權,可惜受到鍾鬆的處處限製,這個目的始終沒有達到。經過這一回的“曆練”,使勞冠英認識到自己隻適合帶兵打仗,要論勾心鬥角這種事,自己實在不行。俞濟時見計劃無法得逞,幹脆借著勞冠英在滬戰作戰有功有為名,把他調到74軍當了旅長,這才使勞與74軍有了關係。

勞冠英在74軍中屬於“新生”,基本上得靠著“俞派”的關照才能立足。然而到王耀武接管74軍後,俞派失了勢,勞冠英也自然難以在軍中立足。於是,他又被曾經主管過浙江省保安團發展事宜的俞濟時調到根據地——浙江,去當省人民抗敵自衛軍第4縱隊的司令。其後該縱隊改編為暫編第35師,勞冠英就順勢的當上了師長。

和抗戰初期同日軍拚命的經曆相比,此時位於三戰區打遊擊的勞冠英就顯的較為輕鬆,但這也對部隊今後的存活提出了難題。果然,就在抗戰勝利前夕,幾無戰功的暫35師奉命裁編,較為輕鬆的勞冠英這回變的徹底輕鬆了,因為他被調到軍委會去當了一個有名無實的高級參謀。總算是俞濟時幫忙,在經過警察學校的培訓之後,勞冠英在內戰爆發時被派到長春鐵路警察局當局長。他一麵擔負護路任務,一麵負責軍運,雖然沒和解放軍交過手,但是前線的敗報,到是讓他寒了心。

應該說,勞冠英在當警察局長的兩年多,是他軍旅生涯中最為諧意的一段時期,不僅不用麵對死亡的危險,還能靠著職權弄點回扣,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東北的丟失而告了終。無官一身輕的勞冠英回到南京去閑住,卻沒想老長官俞濟時打來電話要他去覲見總統。一頭霧水的勞冠英去了之後才得知,在俞濟時的全力保舉下,他已經被內定為新任的第74軍軍長,負責指揮和編練之責。好麽,別人想破腦袋都弄不到的74軍軍長之位,他勞冠英到是淅瀝糊塗的就當上了。

對此,勞冠英自然是樂的合不上嘴,立即奔赴浙江去招兵買馬了。卻不知,此時74軍的待遇和其他重建各部的待遇沒有絲毫區別。不僅招兵困難,就連武器裝備都沒著落。不久,原來的三師製甲種軍奉命縮編為兩師製乙種軍。兩個師的74軍,勉強招到了一半的兵,可是裝備還是沒有,勞冠英就隻能乘著蔣校長視察部隊的時候向校長請求補充裝備。勞冠英本指望校長能幫忙,可沒曾想校長卻對74軍的現狀歸結為勞冠英自己的無能,不僅裝備沒批,還訓斥了勞。於是,對74軍重建已經失望的蔣介石在福建整軍會議的時候,指示國防部裁撤74軍,所屬部隊並編為一個51師,編入73軍序列。堂堂74軍,就在1949年9月5日這天,結束了作為國軍五大主力、中央軍嫡係精銳的身份,勞冠英自然也丟了差。部隊沒了,可國防部也沒對無職的勞冠英做出新安排,任他在平潭島“遊蕩”。勞冠英見這麽下去不是辦法,此時的平潭島也已處於解放軍的火力之下。於是他想辦法托關係,終於取道前往廈門,再轉到台灣。

本以為能就此脫離是非之地的勞冠英沒曾想到,他前腳剛到台北,後腳就接到了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簽發的“逮捕令”。原來他曾經的部下不知受了誰的授意,控告他麵對解放軍的進攻“不戰先退”,這可著實把勞冠英給冤枉了一把。他到是想和解放軍打上一回,可部隊都沒了,叫他拿什麽打?懷著一肚子苦水的勞冠英隻得乖乖的去長官公署報道。好在事情終於水落實出,勞冠英無罪開釋。但經過這頓折騰之後,勞冠英再也無意於軍旅,他立即辦理了退役後續,回到家中與妻兒團了聚。勞冠英算是得到了解脫,他於1977年在台北病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