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七十五)

(2011-12-13 11:44:39) 下一個



七十五、第七十二軍軍長郭汝瑰





第72軍成立於抗戰,是川軍派係中繁衍出來的後起部隊。由於指揮72軍的王陵基遭到川係軍閥的排擠,而帶著部隊投靠了中央,這就使得72軍竟然意外的成為川軍各部中裝備待遇最好的部隊。可這裝備待遇上去了,在內戰與解放軍的交手中卻是連戰連敗,被全殲了兩回。於是中央幹脆就把72軍的番號收了回去,幹脆以這個番號自建新軍,卻又沒曾想指揮這個新軍的軍長——土木係的優秀參謀人員,竟然是與共產黨有著長期聯係的前共產黨員,當72軍的起義通電發出後,不僅國防部大跌眼睛,就連陳誠也被氣的七竅生煙。

郭汝瑰,四川銅梁人,生於1907年9月15日。郭汝瑰是四川軍閥郭汝棟的侄子,他在黃埔五期政治科畢業後回到第20軍任職,期間又參加了共產黨,算是位老資格的中共黨員了。四一二事變之後,中共在軍隊中的勢力被大量削弱,大量的共產黨員也遭到殺害,而郭汝瑰由於有著叔叔的庇護而幸存了下來,但畢竟自己的身份在軍隊中難以立足,於是在叔叔的資助下跑去日本深造,於1931年4月考進了士官學校第二十四期,但也因此與中共失去了聯係。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使大量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退學回國,郭汝瑰也是其中之一。既然在日本沒辦法繼續學習了,郭汝瑰幹脆在叔叔的幫助下取得了投考陸軍大學的名額,並且成功的成為了正則班第十期的學員,等到他陸大畢業後,因為畢業成績名列第一而被陳誠看中,於是就成了14師的參謀長,由此進入到土木係這個大家庭中。

抗日戰爭中的郭汝瑰大部分時間都是做著參謀和教育工作,後來又在陸軍大學兵學研究院鍍了金,出來後就被任命為暫編第5師的少將師長。由於在淞滬會戰中,郭汝瑰曾經當過14師42旅三個月的旅長,此番升了師長到沒引起別人的反對。但是他畢竟不適合指揮大部隊作戰,於是在一年後就被派到英國去當陸軍副武官去了。等到抗戰勝利前夕,郭汝瑰回國,先後當過軍務署的署長和國防研究院的院長,期間他利用職權替陳誠培養了大批骨幹。

內戰全麵爆發後,郭汝瑰官拜國防部第三廳中將廳長。這第三廳是負責作戰事宜的,也就是說全國各個戰區的作戰計劃都是由第三廳製訂並發出來的,郭汝瑰在國防部中的重要性就顯的十分明顯了。然而身居高位的郭汝瑰對國民黨的日益腐敗顯的灰心喪氣,於是在經過一番聯絡後,他和中共地下黨任廉儒取得了聯係。雖然郭汝瑰沒有恢複共產黨員的黨籍,但是在任的居中聯係下,堂堂作戰廳廳長竟然成了“匪諜”,這就不怪國民黨為什麽會在戰場上節節敗退了。

國軍在經過三次大會戰之後,精銳盡失,雖然在大後方不斷的成立新軍,但是都缺乏訓練,更別提戰鬥力了。在這種情況下,郭汝瑰打算外調部隊,離開國防部,並借機適時起義。經過活動,他被內定為第18軍的軍長,就連胡璉也發來了祝賀電報。但是郭汝瑰考慮到18軍是中央軍嫡係精銳,要帶著18軍起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他再次活動,給調到72軍當軍長了。郭汝瑰對此是心滿意足,但是不知情的同僚都對此十分惋惜,就連胡璉對此也表示了遺憾。

郭汝瑰到職後,大力招兵,積極訓練,甚至還活動了顧祝同給72軍裝備了一批美械。這時候的72軍儼然一付大西南最後的國防中堅的姿態,被國防部寄以厚望。1949年11月,解放軍攻入四川。這時候駐軍宜賓的郭汝瑰在穩定軍心並取得了大部分軍官的支持後,與任廉儒商定了起義計劃。於是,郭汝瑰指揮第72軍大部在1949年12月11日宣布起義。五天後,由副軍長卿雲燦指揮的剩餘部隊也在樂山宣布起義。直到這個時候,國防部才恍然大悟,但是除了痛罵郭汝瑰無恥通敵之外,什麽都做不了了。

郭汝瑰起義後被派到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將其畢生所學傳授給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們。十八年後,郭汝瑰退休並在重慶安了家。文革中,郭汝瑰雖然一度受到衝擊,但無大恙,後來被政府評定為副兵團級,享受相關待遇,並正式重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在送女兒前往機場時,遭遇車禍不治身亡,享年91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