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七十二)

(2011-12-13 11:15:54) 下一個



七十二、第六十九軍軍長胡長青

胡長青,字南章。湖南臨湘人,生於1907年10月2日。胡長青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工兵科,但四期工科卻有一個隊學的是通訊,胡就是這個隊的學員。從通訊隊的74名畢業生今後的就業情況來看,筆者認為這一期的通訊教育是失敗的,因為隻有兩人在通訊部門有所發展,其餘全部改行到其他兵種服務了(陣亡另算),胡長青也屬於改行者之一,他在1926年10月畢業後被分配到第24師(原第4軍獨立團擴編),當過工兵排長和連長。後來24師在南昌起義,胡長青也是參加者之一,可起義部隊的迅速失敗,使他隻得跑到老家避難。好在胡宗南在胡長青落難時,拉了這個學弟一把,並且還把他給保送到陸軍大學第九期去深造。於是這胡長青在感激和激動的情況下,就此跟了胡宗南。

抗日爆發後,已經是第1旅副旅長的胡長青參加了淞滬會戰。為了報答胡宗南的知遇之恩,他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受傷後仍奮戰不退。胡宗南算是見識了胡長青這種不要命的打法,本著愛護這位人才的想法,胡宗南決定將他調離火線,去當補充旅第2團團長。胡長青對於這個任命頗有微詞,他在前線拚死作戰就是為了報恩,可結果卻被調離了作戰崗位,當時就發了一肚子牢騷。胡宗南一麵安撫,一麵表示遺缺準備由第2團團長楊傑來兼任。胡長青見老長官確屬善意,而自己的好友又能升為副旅長,便高興的上任去了。可是結果誰也沒有想到,就在7天後楊傑在戰場上陣亡了。胡長青對此痛心不已,因為當時楊傑是以副旅長的身份在西塘橋阻擊日軍戰死的,如果當時胡長青不下火線的話,那麽陣亡就不是楊傑了。此外還有另一個人也要大呼幸運,他就是第1團團長王應尊,因為胡宗南最初是打算由王來當這個副旅長的。

1942年4月,胡長青奉調第45師師長,從這個職務上開始,他那坎坷的後半身生涯正式來臨了。第45師是一支在1938年新建的部隊,初屬範漢傑的27軍係統,後來27軍為胡宗南逐步吞並,45師也就由胡所信任的胡長青來接管。當時45師正在太行山區開展遊擊作戰,環境是很惡劣的,尤其是糧餉補給問題經常發生短缺的情況。胡長青一方麵要維持整個部隊的穩定,另一方麵又要使這支部隊能有些戰績,這可真是累壞了這位老兄。

胡長青實在倒黴,他到任才兩個月就碰上了日軍對27軍防區——陵川的第四次掃蕩,結果兵員不整的45師在王家坪受到重創,不過這一次45師至少守住了陣地,受到了上級的嘉獎。但是在一年後,當日軍第五次對陵川實施掃蕩的時候,27軍軍長劉進率先“轉進”河南,剩下三個師長又互相不信任,這直接導致了45師的“戰績”隻能以潰敗來形容。胡長青羞憤之餘,決定以自戕來承擔責任。他支開身邊隨從人員,並且掏出手槍準備自戕。這時正好被一個冒失闖入師部的勤務兵看到,立即搶上前去把手槍奪了下來,接著部屬先後進入,經過一番勸解終於使胡長青打消了這個念頭。就這樣,胡長青的第一次自殺以“未遂”結束。此後他帶著45師殘部堅持打遊擊,一直到自己因為饑餓過度身體虛弱到不能站立的時候,才被送過黃河,療養去了。

痊愈後的胡長青被胡宗南給安插到第5軍當副軍長兼第45師師長,由於邱清泉曾經一度依附過胡宗南,對於這個委派也隻能悶聲不響的接受了下來。內戰爆發後,胡長青帶著45師率先投入到進攻解放軍的戰鬥中。他在山東定陶進攻解放軍時被一顆子彈打中右胸,身負重傷,被送到後方醫院急救去了。胡長青就這麽離開了第5軍,邱清泉到是樂開了懷。

1947年1月,胡長青在傷愈後被任命為整編第69師師長,前往廣州整頓部隊,後來整69師改稱99軍,胡長青也就成了99軍中將軍長了。到了1949年4月的江防戰役開始時,胡長青的99軍雖然是少數幾支支持在陣地抵抗的部隊之一,但很快就被解放軍擊潰,殘部拋下他這個軍長跑上海避難去了。坐鎮宣城軍部的光杆司令胡長青見大勢已去,再次萌生了自殺的念頭。“即便我胡長青不能阻擋住共軍的進攻,但以自殺明誌,總算是為黨國盡了忠吧”。胡長青舉起手槍對準自己的胸膛扣動了扳機。

當年國軍將領自殺成仁的還真不在少數,比如引爆手榴彈自殺的劉戡,用手槍對腹部射擊的邱清泉,對著口腔射擊的魯英麟,還有對太陽穴射擊的戴之奇等等,自殺方式各有千秋。胡長青這回選擇的是對心髒開槍,可是要擊中心髒談何容易。果然,胡長青射偏了。重傷後的他被副軍長劉建修趕緊送到上海的陸軍醫院急救。也算是胡長青命大,兩次胸部中彈,一次傷肺、一次傷心,結果都給救活了。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這話用在胡長青身上就不準了。1949年6月,正在廣州修養的胡長青接到了老上級胡宗南的邀請,前往四川三台接任第69軍軍長一職。69軍在經過安康的潰敗之後,早就沒了戰鬥力。胡長青是礙於老長官的麵子,在苦苦維持這個這個軍,總算是把殘部給艱難的帶到了西昌。胡宗南為了表彰他,還象征性的提拔他為第5兵團代理司令官。可部隊到了西昌之後,就沒地方再撤了啊,胡長青就隻能硬著頭皮和解放軍再打一仗,這一仗,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仗。

1950年3月,胡長青的69軍在越西潰敗。他的老長官見狀拋棄了胡長青,自管自的坐上飛機逃往了台灣。而胡長青指揮殘部東打西逃,部隊越打越少,惡劣的條件比起當年的太行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3月28日,當他抵達喜德時又遭到彝族武裝的襲擊,結果身負重傷。此時的胡長青已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在堅持到孟獲嶺時,絕望中的胡長青第三次選擇了自戕成仁的道路。他舉起手槍對準了太陽穴就扣動了扳機。時為1950年3月31日。胡長青終於為黨國盡了忠。

真可謂,成也宗南,敗也宗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