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六十六)

(2011-12-13 10:31:42) 下一個



六十六、第六十四軍軍長容有略



在粵係的六個軍中,兩個在抗戰期間即被裁編,兩個在內戰時期依附於中央軍,剩下了63軍和64軍,就成為維持粵係血脈的基礎。雖然64軍沒有依附中央軍,但是這個軍的戰鬥力卻是粵係六軍中最強的。內戰時期,64軍(時稱整編第64師)在山東戰場屢立戰功,並一度被提名擴編為整編軍,但因為畢竟是雜牌,遭到中央軍將領的非議而沒能施行。而當64軍在徐蚌戰場覆滅後,這個軍的番號就中央軍給奪走了。

容有略,字天碩,廣東香山(今中山)人,生於1906年9月19日。容有略早年的誌向是當名畫家,可因為經濟問題隻能選擇投軍。作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這容有略在軍隊中實在混的不好,可能他誌不在從軍,隻是把這個職業當做維持生計的一種手段所致,混到後來竟然從中央軍部隊中外調到鹽務緝私隊當大隊長,再後來混成了一個縣城的公安局長了。容有略的心態是不錯的,他在公安局長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幹了兩年,此後選擇投靠陳濟棠,當了一名補充團團長。

1932年是容有略軍旅生涯的轉折點。當時的19路軍因為在上海打擊日軍損失慘重,於是在沿海地區招募新兵。在陳濟棠集團中得不到重用的容有略覺得時機已到,便帶著補充團投奔19路軍。後來19路軍自立福建政府,容有略當上了第5軍參謀處長,並策動部隊投奔中央。福建事變平息後,容有略正式歸隊,重新回到了中央軍的懷抱中。繞了這麽大一貫圈子,和他同期的同學們這時候不是軍長也都是師、旅長了,命運實在是太會捉弄容有略了。

抗戰爆發後,容有略被薛嶽招募至麾下,並成為其親信。當時薛嶽指揮的第9戰區有一個第10軍不是很聽話,薛便決定將容派到第10軍當參謀長,隨後又提拔為第190師師長,試圖以摻沙子的方式改造第10軍。不過這第10軍還沒被改造好呢,就迎來了著名的衡陽保衛戰。容有略當時也不會想到,衡陽的英勇事跡,竟然造就了他個人軍事生涯的顛峰,並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相比那些當上集團軍總司令或者軍長的老同學們,容有略的心理總算是有了為之驕傲的本錢。因為官當的再大也沒用,拿到青天白日勳章才是證明一名軍人價值的最好方式。

內戰爆發後,容有略被薛嶽安置到整編第4師當副師長,長期在江蘇、浙江地區與解放軍作戰。當原來的64軍在徐蚌戰場覆滅後,容有略便在薛嶽的保薦下當上了重建的64軍軍長。之前的64軍有三個師,其中兩個在戰場覆滅,還剩一個在海南整補。這容有略就馬上跑海南去拉攏這個師,並且以這個師為基礎,加上廣東省的幾個保安團,把64軍給重新搭建了起來。部隊是成立了,可裝備還沒有著落,容有略便以自己是黃埔一期學生的身份,在蔣校長視察時越級要求補充裝備。有了蔣介石的同意,那麽64軍的裝備問題也就很順利的得到解決了。此後容有略被薛嶽提拔為海南防衛軍第3路司令官,遺缺交給了對重建64軍出力頗多的131師師長張其中來接任。

可是費勁心力重新組建起來的64軍並沒能像容有略所想的那樣起到應該起的作用。64軍的雖然已經由中央所掌握,但是軍中的舊粵係勢力仍舊存在。當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時,本應擔負起守備使命的64軍就馬上就發生了張其中抗命的事件。軍令無法統一,軍、師長們又各行其事,於是最被薛嶽看中的守島主力隻打了兩天就潰散了。容有略隻得灰心的撤往台灣,在陸續擔任過一些救國軍的虛職後,於1961年7月辦理退役手續。1982年8月1日,容有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因患肺癌去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