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六十五)

(2011-12-13 09:47:49) 下一個



六十五、第六十三軍軍長莫福如

莫福如,廣東茂民人,生於1906年。莫福如出身於行伍,16歲投入粵軍第1師當兵,是張發奎的衛兵。張發奎當了第4軍軍長後,莫福如就被送入幹部教導隊接受軍官養成教育。然而莫福如沒有跟隨張發奎一起依附桂係,他選擇跟著粵係本家,先後在李濟琛、陳濟棠等人麾下效力,一直幹到了警衛旅的營長,甚至還當上了陳的小舅子。這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啊。

陳濟棠下台後,作為陳派親信的莫福如卻沒有失勢,他極力向餘漢謀示好,並成功投入餘氏門下。究其原因,無非是餘漢謀為了拉攏陳派有才能的戰將而做出的一種姿態。你想,餘連陳的小舅子都接納了,那和陳濟棠不沾親的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由此可見,莫福如的頭腦是比較靈活的,他能在幾個“老大”失勢後立即尋找到正確的靠山,並在新靠山的麾下得到提升。這莫福如不簡單。

和劉棟材一樣,莫福如也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兩人也都在戰後當了團長。和劉棟材所不同的是,他的地位要比劉高,官也比劉大。於是在突圍的任務上,劉去做了敢死隊,身為副旅長的莫福如卻成了收容160師殘部的實際執行者。這兩人,一個是在生死邊緣換來的團長,一個卻是以收容有功而換來的團長,實在是種鮮明的對比。

此後莫福如在經曆過三次粵北會戰後被提拔到為160師少將師長。然而當160師劃歸65軍序列後,他卻被調離了指揮崗位,其原因就是餘漢謀對自己部隊中的“淨化”政策所致。為了徹底排除對他沒有價值的陳濟棠舊部,大量的陳係軍人被編了餘,莫福如便在這次編餘中被送到第10軍官總隊坐冷板凳去了。南京的哭陵算是讓莫福如免遭退役的待遇,但他也僅僅是當了個廣東省第4行政區的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連個師長都不如。這日子讓莫福如過的十分難受,但他卻沒有怨言,因為他堅信自己總會有複出的那一天。

果然,陳濟棠的複出給莫福如帶來了機會。被任命為海南特別行政長官的陳濟棠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兵權,於是他利用職權編了兩個保安旅,第2旅旅長就由自己的小舅子莫福如來擔任了。此後陳濟棠在將權利移交給薛嶽的時候,與薛做了筆交易,那就是兵權可以給薛,但是必須保證自己的親信仍要受到重用。在這樣的情況下,莫福如不僅沒失勢,反到憑借著自己一個旅的兵力補足了撤到海南的63軍殘部,並順勢當上了63軍軍長。

在派係鬥爭中存活下來的莫福如深刻認識到槍稈子就是自己升遷本錢的硬道理。對於守住海南他根本不抱希望,於是堂堂一個實力充實的軍,在解放軍剛開始登陸海南時,就已經沒了抵抗到底的意誌,而當解放軍逼近63軍的防區時,莫福如隻是稍作接觸,就朝著榆林撤退,妄圖帶著63軍完整的撤抵台灣。可他沒想到,63軍在主將沒有鬥誌的情況下,在撤退途中跨了一大半。

這63軍的實力竟然是撤退撤垮的,於是隻帶著2000來人的莫福如在抵達台灣後,隻能屈就由63軍縮編為63師的師長。但莫福如的兵權並沒能保持多久,在台灣政府去派係化的改組策略下,莫福如被迫退役。同內戰之初失去兵權所不同的是,這回他再也不能東山再起了。莫福如後來死於1969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