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六十一)

(2011-12-12 10:33:33) 下一個




六十一、第五十八軍軍長魯元

第58軍屬滇係,在抗戰期間曾被譽為滇軍抗戰的“兩杆槍”,另一杆指的是60軍。58軍的成立,主要得歸功於龍雲太會用“私房錢”擴編部隊。當時雲南的大部分精銳都編組為60軍投入抗日戰場了,那麽作為龍雲的老家——雲南不能沒有部隊啊。於是龍雲就以自己省政府的財力大量的擴編不被中央政府所承認的“補充大隊”,而在造成既成事實之後,58軍也就應醞而生了。但在滇係內部的派係爭鬥下,58軍為尋找出路,改而投靠了白崇禧,成了桂係的附庸。

魯元,字子真,雲南劍川人,白族,生於1907年11月12日。魯元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工兵科,要追究其個人曆史,可說是和滇係或者58軍的老大魯道源毫無關係,但要硬扯關係呢,至少魯元是雲南人,而且還和老軍長是同姓。可能就是這兩個原因吧,魯元在抗戰的時候被派到了58軍當少將參謀長,並從此進入了58軍這個小圈子。

魯元的軍旅之初都是幹著教育、參謀、訓練之類的工作,從來沒有過隊職經曆,後來被調到第9戰區參謀處負責教令、戰史的編寫工作。當時58軍正好歸9戰區指揮,而軍長魯道源因為在滇係內部的權利鬥爭中失去了靠山,開始想憑借著自己掌握一個軍的實力向中央靠攏。薛嶽對於魯道源的選擇自然是十分的歡迎,他在考察了部屬的背景之後,看中了魯元去58軍當參謀長,擔負著監視魯道源的任務。

這魯元到了58軍之後,十分的知趣。因為他知道,在中央軍服務的他,要不是因為這次機會的話,可能這輩子就默默無名的編寫教材和戰史去了。既然老天給了他這個機會,他就得好好把握。作為欽差大臣的他,不僅不行使自己的欽差權利,反而對魯道源示好。在覲見薛嶽的時候隻挑好話說,並強調58軍對中央的忠誠,時不時的還給58軍弄點好裝備,這就使魯道源和58軍接受了魯元,並讓他在軍中有了極高的地位。而58軍就在薛嶽支持、兩魯合作的局麵下,達到了顛峰時期。

抗戰勝利後,魯元跟著58軍前往南昌受降。作為受降專員的他,跟隨魯道源出入於各種受降場地和交際宴會,在新聞報道中,他的名字和照片也總是列在魯軍長之後。真是風光無限,瞬間就把58軍的幾名副軍長給比下去了。那些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魯元是不是魯道源的親弟弟啊?其實壓根就不是,就連親戚都夠不上。

內戰爆發後,58軍奉命開赴河南同解放軍作戰。由於薛嶽失勢,58軍失去了靠山,在兵源補給上都出現了問題。於是魯道源和魯元一合計,決定投靠新的靠山——桂係。白崇禧對於58軍的投靠表示熱烈歡迎,不僅解決了58軍的補給問題,還以自己的職權把贛南劃做58軍的兵源基地,並任命魯元為師管區司令。這就使得兩魯對白感恩戴德,拚著命的當起了對解放軍作戰的急先鋒。

內戰後期的魯元對於自己的前途有著根本性的改變。原本他是因為不受重用而努力求得發展,而現在他已經功成名就,且師管區的油水也得了不少,加上國民黨軍隊在和解放軍的作戰中接連敗北,到不如早點脫離是非之地以求自保。然而魯道源在這時候卻要求魯元返回部隊協助他,白崇禧也希望魯元能承擔起他與魯道源之間的溝通橋梁。魯元就這樣勉強的回到了58軍。

對於魯元的歸隊,魯道源是十分的歡迎,因為魯元來的不是一個人,隨之而來的是大批的裝備補給,而且還帶來升官令和一個軍的編製。魯道源成了11兵團司令官,部隊也得到了擴編,你說能不讓他高興嘛。魯道源高興之餘將58軍交給了魯元來帶,自己則全心的去編練125軍。不過魯道源也留了一個小心眼,那就是魯元的正式職務是第58軍少將副軍長、代理軍長。魯元對魯道源的抓權欲望是十分了解的,畢竟和他相處了8年多。於是他隻抓部隊的訓練、內務,對於軍事一律在請示魯道源後再下命令。就這樣,魯元當了幾個月的代理軍長,都沒能轉正。

話說白崇禧精心準備的反攻,在衡寶戰役中被完全摧毀。桂係主力損失殆盡,配合作戰的58軍也是傷亡慘重。魯元好不容易收容起殘部退到了廣西陽朔,自己卻因傷寒病而引發便血,被送到了桂林醫院去治療。臨行前,魯道源對魯元說,早去早回,58軍的軍長位子我還給你留著。對於魯道源的這句話,魯元並沒有感動,因為他已經認定了黨國崩潰的結局,自己也已經打定了主意,借治療的機會徹底脫離戰場,避開此是非之地。

事情的發展,果如魯元所料。白崇禧沒能守住廣西,58軍隨之覆滅,奉命代理58軍軍長的11兵團副司令官胡若愚也在和解放軍的作戰中受重傷而死。要不是魯元離開的早,估計死的就是他自己了。桂林解放前夕,魯元離開了醫院,他先是在江西萍鄉躲藏了一段時間,隨後回到昆明的家裏,向昆明軍管會報道。此後他因反革命嫌疑被三次逮捕,關至1975年12月才獲得釋放。晚年的魯元在昆明定居,曾被任命為雲南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省人民政府參室,於2000年1月13日病逝,享年9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