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六十)

(2011-12-12 10:30:47) 下一個



六十、第五十七軍軍長馮龍







馮龍,字六龍,湖北黃陂人,生於1909年。馮龍是憲兵出身,後來是在憲兵部隊大整編、馮被編了餘的情況下,才投考的陸軍步兵學校第一期。步校畢業後,馮龍又繼續考進了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二期,把軍事理論知識學的挺有一套的。因為成績優秀,他又被留校送入了兵學研究院深造。

按說,陸軍大學對於理論出眾的學員一般都是留校任教。這馮龍要是答應下來的話,估計他這一輩子就在陸軍大學過完他的軍旅生涯了。可馮龍誌不在此,他一直渴望著能去戰場上殺敵報國、建功立業,要他當教書先生,那是一百個不願意。正巧,胡宗南新成立的預備第7師缺一個參謀長。馮龍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去預7師上任了。

可馮龍去了胡宗南的部隊後一直沒機會成為部隊主官,他的職務調來調去,不是給部隊當參謀長就是調七分校任教,這可不是他所願意過的日子。於是他逢三差五的給胡宗南寫信,要求帶部隊,幾封信都是寫的言辭懇切,寫到後來甚至還寫起了帶血的書信,總算是打動了胡,被派到預備第1師當師長去了。

當部隊主官的願望是達成了,可預1師被布置在陝西,一直沒機會調到前線去和日本鬼子打仗,這可把馮龍給憋壞了。好不容易熬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他奉命帶著部隊去河北受降。馮龍二話不說,連夜帶著部隊渡過黃河,成了胡宗南係統中第一支開赴華北的部隊。在途中,馮龍是著實過了一把打殲滅戰的癮。這沿途隻要是碰上拒絕向預1師投降的日軍或偽軍,馮龍一律命令部隊發起進攻,三下五除二的把人家給解決了。這拒絕投降的日偽軍其實也挺冤的,因為他們接到的命令往往是向指定的國軍部隊投降,他們不能隨隨便便的向預1師投降啊。可沒曾想馮龍不管這一套,直接開幹,硬是給弄出來一個殲滅日軍3千、收編偽軍2萬的戰果。

內戰時期的預1師奉命改稱為第22師。在華北的幾年中,馮龍帶著22師馳騁華北,鮮有敗績。在那裏,他充分的以自己的才華指揮部隊與解放軍打起了對手仗,他也以自己的實際戰果證明了自己並不是一個理論型人才。比如內戰爆發之初的宣化奔襲戰,馮龍指揮著22師由平綏路一路西進,以急行軍的速度迅速逼進目標,出其不意的占領了這坐中共設立於察哈爾的首府。在此後的戰爭中,22師又充當起救火隊的角色。比如1947年7月的雄縣解圍戰,又如1948年1月的淶水接應戰,都成功的使友軍免受覆滅之危。此外還有北口、易縣、宣城、蔚縣等攻防戰的勝利,使22師和他馮龍的名聲傳遍華北,他本人也因功被授予四等雲麾勳章和五等寶鼎勳章,並被提升為第16軍副軍長。

要說這升上副軍長之後,馮龍的好運就到頭了。他首先就麵臨著在北平是戰是和的抉擇,考慮三再,由於和解放軍有仇,還是跟著李文、石覺等人去了南京。但安穩日子沒過幾天,馮龍就被胡宗南給調回陝西,出任被解放軍擊潰的第57軍軍長。其實這57軍並不是在和解放軍真刀真槍對決時被打敗的,而是一路撤退給退垮的。馮龍到漢中就職後,極力整頓部隊,但無奈於57軍的士氣已經到了低穀,根本就是回天乏術。盡管如此,馮龍還是努力的維持著漢中的局麵。

1949年11月,解放軍逼進漢中,眼看57軍獨力難守,馮龍就命令部隊炸毀城內的工業設施後退往了四川。可沒曾想還沒喘幾口氣呢,就碰上鄰居16兵團的起義。這時候的57軍正在16兵團旁邊待著呢,這16兵團一變,馮龍趕緊帶著部隊跑到成都找李文報道去了。

57軍的到來,到使李文對於成都的突圍增加了一些信心。畢竟馮龍在華北善戰的名聲不是吹的,他決定以第1軍和第57軍作為突圍的主力。可李文並不了解57軍的實際情況,而馮龍也在沒時間匯報57軍的實際戰力時就奉命出發了。於是,被寄以厚望的突圍主力在突到邛崍之後,再也突不動了,馮龍指揮著57軍在作出最後一搏之後,被迫跟著李文向解放軍投誠了。

1950年11月,馮龍和同在西南軍政大學高研班學習的李文等人一起去了香港,隨後轉到台灣。對於馮龍的歸來,台灣當局一直是抱著不信任的態度對待他的。總算是胡宗南出麵保證,馮被調去大陳當了江浙反共救國軍的代理參謀長。救國軍改組後,馮龍從大陳回到台灣,先後出任過國防部戰略計劃研究室高級參謀、聯合作戰研究委員會委員、國防研究院總務處處長等職,於1987年9月23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病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