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五十八)

(2011-12-12 10:26:04) 下一個



五十八、第五十六軍軍長馬拔萃





第56軍是桂係在內戰後期編組的最後一支新軍。雖說是支新軍,但是它的骨幹都是從第7軍和廣西民團抽調的。在這裏得說說廣西民團,在李、白的編練體製下,廣西老百姓在民團的訓練下,都是那種放下槍是民,拿起槍就是兵的類型。這就使的桂係軍隊補充進來的廣西兵,實際上都早已受過嚴格訓練,可以立即投入戰場。所以別輕看56軍的戰鬥力,至少在廣西的最後關頭,白崇禧是很重視這個軍的。

馬拔萃,字聚占,廣西容縣人,生於1906年。馬拔萃畢業於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第一期,他是白崇禧特別賞識的少壯派軍官之一,而且在桂係軍隊中有“小小諸葛”之名。在白崇禧的安排下,馬拔萃還被保送投考陸大正則班第十二期,成了抗戰爆發前的桂係軍隊中唯一一名少壯派高學曆軍官。抗戰爆發後,馬拔萃曆任第172師參謀長和第7軍參謀長,在對日作戰和對新四軍作戰中,出謀劃策,協助主官,是名出色的參謀人員。

為了鍛煉馬拔萃的指揮能力,這位沒有任何隊職經曆的軍官被白崇禧直接任命為第171師師長,投入到內戰之中。馬拔萃的升遷,一直被桂係老資格軍官視為眼中釘,不為其他,他升的實在太快了,根本不符合中央以及桂係內部的用人原則。不過在參謀業務中發揮出色的馬拔萃,到部隊後仍舊如漁得水。因為內戰時期的大部分桂係部隊,都成了少壯派的天下,老軍官們雖然也都身居高位,但大多是沒有實權的虛職。管那些老古董怎麽想呢,反正馬拔萃做自己的事,不用瞧他們的眼色。

馬拔萃在171師的兩年裏,對部隊進行大力整頓。他首先用重刑杜絕了部隊裏的賭博之風,其次對部隊營以下軍官的提拔全部采用考核製度,並公開成績接受監督,做到任人唯賢,不用私人。在他的努力下,171師的風氣為之一變,軍中的小團體被完全打散,軍官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桂係的曆次考核下,171師始終名列第一。

白崇禧見馬拔萃曆練的也差不多了,於是就提拔他為新組建的整編第97師中將師長。後來整97師改稱第56軍,馬拔萃也就隨之成為了56軍中將軍長。在經曆過衡寶戰役之後,桂係的精銳主力大部消耗。這時候保持完整戰鬥力的56軍的地位就突顯了出來。但由於56軍所屬330師被單獨布置在南寧,馬拔萃實際隻能指揮兩個師作為反攻的機動力量。然而白崇禧很快又改變了主意,他命令部隊放棄桂北,全部轉移到大容山打遊擊。這時候,馬拔萃的56軍是唯一一支真正堅持執行命令的部隊,別的部隊都是能跑就跑,不能跑的不是起義投誠,就是被解放軍殲滅了。

經過艱難的行軍,馬拔萃帶著56軍成功從柳州突圍到大容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遊擊戰爭。但孤軍畢竟難以維持,還沒到半個月,56軍就跨了。馬拔萃見無法維持,隻得帶著殘部步友軍的後塵,向越南突圍。可在沿途受到解放軍的層層截擊,部隊很快就被打散。

馬拔萃見大勢已去,準備拔槍自戕,但被衛士奪下沒能成功。此後在親信衛士的保護下,艱難的抵達了香港。馬拔萃到香港後自覺無臉前往台灣麵見白崇禧,又受不了在香港的那些舊軍官的冷嘲熱諷,幹脆堵氣跑馬來西亞經商。在混出了點名堂之後,又返回香港置業安家,於1986年病逝,享年81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