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嶽飛的原配妻子讓英雄很受傷(ZT)

(2011-10-12 12:13:57) 下一個
現存史料中均記載了嶽飛的正妻叫李淑貞(李娃),是個漁家女,風波亭事件之後,她獨立撐起了嶽家的一片天,在流放嶺南的淒風苦雨中極力照看嶽氏一門的生命脈息,一直活到了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病逝,享年75歲。孝宗為嶽飛平反時,李淑貞被追封為鄂國夫人。

今天的湯陰嶽飛故宅的正殿裏,供奉的也是這個令人敬佩的漁家女子。實際上,嶽飛的原配結發妻子並非李淑貞,而是老家湯陰縣程崗村的劉氏女,也即嶽雲、嶽安、嶽雷三人的母親。那麽,這位劉氏女為何沒有得到朝廷的追封,甚至連嶽飛家族的《金佗宗譜》也未予收錄?原因就在於這個女子的所作所為讓嶽飛很受傷。據《鄂王行實編年》記載,嶽飛是在十六歲時娶的劉氏,七年間為嶽飛生下三個孩子。建炎元年(1127年) ,樞密院官劉浩在相州(今安陽)募敢死義士,二十四歲的嶽飛應募投軍,劉氏則在家侍母養子。

不久,金兵南下,克相州,占湯陰,還在那裏構築營寨。劉氏與家人在逃難途中獨自離開,拋棄了婆婆姚夫人及幾個孩子,據說後來偷偷嫁給了韓世忠手下一個普通的軍官。(“劉氏兩次改嫁,嶽雲、嶽雷由祖母姚夫人撫養。”)劉氏改嫁他人,嶽飛或許能夠原諒她,但她“獨自逃命”的行為,恐怕就讓嶽飛傷心了。《盡忠報國——嶽飛新傳》寫道:“嶽飛的故鄉淪陷後,有個同鄉前來尋找嶽飛,告訴他母親姚氏和前妻劉氏的消息,並且轉達了姚氏的反複重囑:‘為我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媼為念也。’嶽飛憤恨劉氏的背信棄義,姚氏和嶽雲、嶽雷的淒慘境遇更使他臥不安、食不甘。他派人潛入湯陰縣,前後18次,才將母親和兩個兒子接到自己的軍營……”雖是小說家言,但符合曆史與人倫真實。嶽飛也曾派人尋找過劉氏,可是沒有找到。

建炎三年(1129年),嶽飛在宜興另取漁家女李娃為妻,以照顧母親和幾個孩子。但劉氏給嶽飛造成的心理傷害在此後的許多年裏一直沒有得到平複。比如,他一直不曾納妾蓄姬,這在當時的官場是極為罕見的,甚至連關係不錯的吳王介送給他的士族之女,他也婉拒退回。表麵看來,似乎是嶽飛不近女色,吳王介“見女歸,益敬服,以為不可及”的評價是成立的,但從深層次心理來分析,是不是存在劉氏之“背信棄義”影響了嶽飛對女人的看法呢?九年後,劉氏的下落還是被人發現並告訴了嶽飛,而嶽飛的態度很冷淡,足以說明他真的曾經很受傷。紹興八年(1138年) 六月初,淮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托人傳語當時擔任湖北、京西宣撫使的嶽飛,說已找到嶽飛“結發之妻”劉氏,請嶽飛派人來取,但嶽飛遲遲不予答理。韓世忠個人跟嶽飛關係還是很不錯的,隻是在這個事情上他有些想不通:你嶽飛不是到處派人找老婆嗎?怎麽如今找到了,你又不要老婆了呢?哥們關係再好,在老婆的問題上卻不能幫你隱瞞。

於是,韓世忠上奏朝廷,說嶽飛“棄妻”。這個罪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弄不好會遭到輿論攻擊,形成“棄妻之謗”。嶽飛趕緊寫奏章為自己辯解:“覆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兩經更嫁,臣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錢五百貫,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高宗趙構在這件事情上倒也通達,沒有責難嶽飛,還對群臣說:此婦不孝義,不配做人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