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辛亥革命時期,為何河南河北山東三省沒有宣布獨立(ZT)

(2011-10-12 11:55:06) 下一個



從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到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關內十八行省有13個省脫離北京滿清政府,效忠南京民國臨時政府,隻有5個省繼續效忠北京。這5個省是山西、山東、甘肅、直隸、河南。

這5個省當中,有4個省曾發生過重大事變。10月29日太原新軍起義,殺死巡撫陸鍾琦,宣布山西獨立,12月12日起義軍抵抗不住清軍曹錕部的進攻,撤離太原,山西複辟。山東省曾於11月13日宣布獨立,原山東巡撫孫寶琦被迫就任都督,11月24日孫寶琦又取消獨立。山東複辟。甘肅局部地區發生起義。當時寧夏尚屬於甘肅,寧夏同盟會支會於11月17日發動寧夏會黨起義,23日成立支那寧夏革命軍政府。第二年3月10日甘肅秦州新軍起義,宣布甘肅獨立。但是甘肅省省城蘭州始終在滿清陝甘總督長庚控製之下。直隸省是京畿重地,反革命勢力強大。但是在10月29日直隸地區也發生了灤州兵諫,迫使清政府出台《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第二年1月8日,新軍又發動了灤州起義,宣布灤州獨立。但是直隸總督府所在地保定和天津都在反革命勢力控製下。

河南省與以上4省不同,幾乎穩如泰山。在當時河南省會開封,發生過一場不成功的起義,被消滅在搖籃之中。開封的革命黨人,曾擬定12月23日淩晨發動起義,但是反革命分子混入起義軍內部,獲知起義計劃。在起義前夕22日夜,起義指揮部遭到開封巡防營圍攻,張鍾端等11位主要領導人被逮捕,23日淩晨遭到殺害。此時河南地區的最高反革命長官是河南巡撫齊耀琳。

河南省之所謂如此頑固,有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河南巡撫齊耀琳與袁世凱的特殊關係。武昌起義之時,袁世凱還在河南彰德(今安陽)“開缺養病”,那時河南巡撫還是滿洲正黃旗人寶棻。寶棻自然要效忠滿清朝廷,還曾撥出河南新軍參加對武昌起義的鎮壓圍剿。武昌起義之後,大清朝廷重新啟用袁世凱,11月1日授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上台之後,認為河南不可沒有自己人,於是用他的嫡係齊耀琳替換了寶棻,就任河南巡撫。

齊耀琳的河南跟寶棻的河南不一樣,齊耀琳不是效忠滿清朝廷,而是效忠袁世凱袁大人,因此任何反清革命行動,在齊耀琳眼裏認為,不是跟滿清過不去,而是跟袁大人過不去。所以以齊耀琳為首的河南漢族官僚,為自己的反革命行為找到了道德支點,對反清革命活動的鎮壓,格外地殘酷。不僅開封,整個河南都處於恐怖之中。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逼迫滿清朝廷孤兒寡母退位,之後不久,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齊耀琳也搖身一變成為中華民國的官員,享受榮華富貴,沒有因為殺害革命黨人受到任何懲罰。假如當時河南巡撫還是滿人寶棻,河南起義有可能獲得成功。但是換上了忠於袁世凱的漢人齊耀琳,河南起義反而慘遭失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