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那一年,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見到了江澤民主席

(2011-07-11 06:12:11) 下一個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病逝」「垂危」甚囂塵上之際,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見到了江澤民主席。此情此景,至今仍曆曆在目。那是我記憶倉庫中一顆流光溢彩的珍藏!

那是1998年,我正在仙台東北大學留學。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為紀念魯迅先生專程從東京北上仙台訪問。11月28日晚,江澤民主席乘新幹線高速列車抵達日本東北重鎮--仙台。那天晚上仙台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秋風蕭瑟,夜涼如水。但江澤民主席興致勃勃,甫一下車,就用流利的日語向歡迎的人群致意: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使日本友人倍感親切。

仙台景色優美,民風淳樸,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魯迅先生當年留學日本,曾在仙台長期居住,並同藤野先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之情,這段佳話在中日兩國廣為流傳。

江澤民主席首先參觀了東北大學史料館中有關魯迅先生的展覽。當江主席拿起魯迅先生的學習成績單看了看後,輕輕地說道:成績不太好呀!

他還來到魯迅先生曾經學習過的階梯教室,並在魯迅先生常坐的座位上坐過,感慨良多。

然後,江澤民主席瞻仰了魯迅先生紀念碑。紀念碑位於東北大學的片平校區內,掩映在一片蒼鬆翠柏之中。深秋時節,青葉經霜紅似火,廣瀨川碧水如鏡。

紀念碑上方,鑲嵌著魯迅青銅像。碑麵鐫刻著郭沫若題寫的"魯迅之碑"4個大字,還有仙台東北大學教授內田道夫先生撰寫的碑文。碑文說,中國文豪魯迅1904年秋至1906年春在仙台醫科專門學校就讀。因為痛心與故國之危機而深深醒悟:"拯救民族之魂乃當務之急。"於是走上了棄醫從文的道路。江澤民主席夫婦靜默肅立,向紀念碑三鞠躬,並將兩束鮮花輕輕地擺放到碑座上,向這位偉人致以崇高敬意。

魯迅先生的孫女周寧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早早趕到這裏,魯迅在仙台學習時的老師藤野嚴九郎先生的孫子藤野幸彌也來到這裏。江澤民主席同他們一一握手,向他們表達了親切的問候。

江澤民主席還來到離紀念碑不遠的空地,與夫人王冶坪一起揮鍬培土,栽下了一棵紅梅樹。江澤民主席對周圍的記者說,這棵樹是中日本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我們要精心培育,讓中日本友誼之樹開出豔麗的花朵。

離開魯迅紀念碑,江澤民主席參觀了仙台東北大學。參觀完畢,他將自己手書的一首題為<<訪仙台>>的七絕詩條幅贈送東北大學:

丹楓似火照秋山,
碧水長流廣瀨川。
且看乘空行萬裏,
東瀛禹域誼相傳。


為了一睹江澤民主席的神采,在當天晚上舉行的有中日各界人士參加的歡慶宴會上,我申請到了一翻譯的角色。當江澤民主席邁著矯健的步伐,神采奕奕地來到宴會禮堂時,頓時掌聲雷動,我也興奮異常。我是頭一次親眼見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親眼所見的江澤民主席與電視中見到的基本一樣。江澤民主席大約1米73左右的個頭,稀疏的頭發,整齊地向後梳著,看起來精神矍鑠。江澤民主席寬闊的額頭,戴著一副近視鏡,給人一種智慧高遠的感覺。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江澤民主席臉色蒼白,並不象電視中那樣滿麵紅光。

江澤民主席的講話激情,豪邁,衝滿自信,在熱烈的掌聲中還能隱約辨出他的揚州口音。

當江澤民主席離開時,我抓住機會與他握手,並激動的說:江主席好!江澤民主席也說了聲:你好!但很快就被護衛走了。

雖然江澤民主席有時引吭高歌,有時與外國政要擁抱,在香港訓斥女記者,與宋祖英小姐的緋聞為世人所詬病。但我認為正因這些說明:他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一個本色的人。江澤民主席是我最喜歡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如果江澤民主席還在人世,祝他身體康健,壽比南山;如果江澤民主席已駕鶴西去,願他一路走好。




魯訊曾就讀的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教學樓外景





關於周樹人(即魯訊)入學一事清朝公使:楊樞寄給仙台
醫學專門學校校長的照會信





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校長的回信公函‏






魯訊親筆填寫的入學報名書‏





魯訊學習過的教室‏





魯訊和同學們‏




魯迅先生當年在日本的成績單






魯迅 仙台故居



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及第二高等學校的正門‏




藤野嚴九郎教授‏





藤野教授曾批改過的魯訊的解剖學筆記‏





當時的仙台市容‏





魯訊的肖像‏





江澤民於東北大學校長阿部博之‏




江澤民主席參觀魯訊曾上過課的教室(1998年11月2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艾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我是江主席會手癢,想抽一個做臨時翻譯的。哈哈,不會了,寫的8錯。基本把主席的輪廓給素描了一筆。他是個特殊的政治人物,看起來不像科班出身,算一朵奇葩了。

有佛教人士說他的麵相是有慈悲心的,對台海和內地各分裂勢力采取懷柔政策。

謝謝對仙台和魯大人的介紹,夏日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