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SV警示:家裏有孩子的注意啦》(於曉)

(2015-02-11 00:04:09) 下一個






《RSV警示:家裏有孩子的注意啦》(於曉)
 
周末晚上產科的病人分娩出乎意料地順當,沒有一例胎兒宮內窘迫,沒有一例急診手術,沒有一例產後大出血,沒有早產,沒有急救。大家都在輕鬆愉快地工作著。
 
可夜半時分全院響起“心肺複蘇術”的藍色警報讓大家膽顫心驚,這個警報提醒我們有病患在生命垂危的時刻,而且通過病房號碼清楚地意識到搶救的病患就是在與我們一步之遙的兒科!
 
隨後大家變得麵容凝重,心神不寧,在默默無言的等待中,我們驚駭地聽到那位年僅六周的嬰兒經過積極搶救無效死亡的噩耗。
 
頓時我覺得背心發涼,甚至呼吸都不順暢。事後得知這位嬰兒因為是呼吸困難家人呼叫救護車前去救援,可是當時嬰兒已經是呼吸衰竭,雖然醫護人員沒有放棄最後一絲希望采取多種搶救措施,可惜依然回天乏術。
 
由這位患兒的症狀我不有地想起不久前我的朋友年僅4周的孩子就是因為呼吸困難、痰液粘稠、麵色發紫而去急診治療,當時情況非常危急。最後診斷為RSV。
 
最近一個月來,我們醫院兒科病房收治了大量的因為RSV導致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什麽是RSV?它的全名是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呼吸道和胞病毒)。這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主要感染肺部及呼吸通道。一般在感染後4-6天出現症狀,傳染期為3-8天,痊愈則需要兩周左右。其主要症狀類似於肺炎,不過前者病因是病毒,後者是細菌。
 
嬰幼兒和老人如果感染RSV,症狀比較危重,小嬰兒可以表現為煩躁不安、活動減少、呼吸困難、呼吸道大量分泌物、流鼻涕、咳嗽、打噴嚏、發熱。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再說也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但是那些早產兒、嬰幼兒、有呼吸道慢性疾病比如說哮喘的孩童需要及時就醫,以便決定是否需要入院治療。當然入院也隻是對症處理:包括呼吸困難需要給氧、痰液過多粘稠則器械幫助吸痰、如果發燒需要降溫、脫水狀態時需要輸液等等。
 
迄今為止針對RVS沒有預防性的疫苗,其疫苗還在努力研發中。
 
因為RSV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經過受感染的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進入空中傳播,導致他人感染。所以大家如果學會如何預防這種疾病的傳播,也是間接地預防此類疾病的感染:
 
咳嗽時一定咳在衣袖手肘處(不能用手捂嘴)
 
洗手洗手再洗手
 
避免和有感冒症狀的人直接接觸
 
如果自己有感冒流感特別是發燒症狀時請自覺呆在家中自我隔離
 
不要直接用手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唇
 
不要直接親吻嬰幼兒新生兒嘴唇
 
針對早產兒、哮喘、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可以使用Palivizumab預防感染RSV後的嚴重程度,但是一旦症狀出現就沒有效果,而且這種藥不能用於治療或預防感染RSV。
 
快過年了,大家麵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派對,一個又一個的聚會,希望大家開心快樂之餘,一定注意預防,特別是有新生兒、嬰幼兒的家庭。
 
提前預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