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與上帝:尾聲

(2005-07-13 01:18:39) 下一個
尾聲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的槍聲成為迎接新紀元的爆竹響。82天之後,也就是公元1912年的元旦,這天晚間,孫中山在虎踞龍盤的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二月十二日,清帝宣布退位。從南到北的中華大地上,象征共和的五色國旗取代了清王朝的黃色龍旗。   不隻是清王朝的覆滅,也是延續了2000餘年的封建帝製宣告壽終正寢。這對龍的國度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曆史性進步。然而,由於軍閥袁世凱、段祺瑞之流對革命果實的竊奪,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就此完成。相應地,龍與上帝的關係格局也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不過。隨著國際風雲和神州風雲的急劇變幻,龍與上帝關係史的活劇也不斷推出新的場麵和情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方的"非基運動"和上帝方麵的"本土化"運動。   非基運動不論從政治或文化方麵,都比清季的反洋教運動顯著地提高到了一個新層次。它作為當時蓬勃發展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中華民族反侵略、爭獨立意識的明顯強化。從文化意義上看,則是基於新文化運動的陶冶,思想文化界乃至全民族的文化選擇意識和能力明顯強化,熱誠地歡迎西方"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的光臨,而決不要上帝來取代他們。非基運動給外國教會勢力以空前沉重的打擊。20世紀以後教方在華福音事業的"金秋季節"隻是曇花一現,隨即又陷入寒冬的危困之中。   教方的本上化運動所標榜的宗旨是,使中國土地上的基督教會脫離外國修會、差會的"撫育",而由中國籍的神職人員主理,使其取消"洋教"的名號,掛上"中華"的牌子,即所謂"使教會與中國文化結婚,以洗刷西洋色彩"。   這一運動作為外國教會勢力的應變措施,從其動機上說,自然是要把中國人推到前台充當傀儡,而自己退後一步操縱控製,以求迷人眼目,緩和中國人民基於空前覺醒而產生的仇恨和反對洋教的情緒,並且增強上帝對中國人心靈的吸引力,使中國人日益高漲的民族意識為基督所用。無疑,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這畢竟是外國教會勢力危機和窘困中的產物,不可避免地包含著被迫讓步的成分。況且,主觀意圖並不等於客觀效果。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員擔任教職,參與教會管理,而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愛國的。在其抗爭之下,他們在教會中的實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土地上的教會完全為外國人所控製的狀況不複存在了,這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正常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並建構起基本模式。   事局自然沒有就此畫下句號,風雲仍在不斷地變幻,龍與上帝雙方也都不斷地進行新的應變。至此駐足回顧龍與上帝的關係史,似可寫下這樣的結語:   --從文化品格上看,龍與上帝是各具特質的。世界性文化交流的發展大勢決定了雙方接觸的必然性。但不同的"血型"又決定了其間不能完全混通、親和,相互斥拒是本能的。上帝要在龍的國度裏安家落戶,須要經過一個真正的本土化過程。   --上帝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充當世俗性文化的載體。對於龍的國度來說,這種功用要比其宗教性的本身具有積極意義。也正是在這方麵,贏得了相對和諧的一種氛圍,也顯示出其較強的力量。特別當其負載對龍方具有啟蒙意義的近代科學文化的時候,更是如此。   --政治因素在龍與上帝的關係史中始終具有重要的製約作用,而鴉片戰爭以後尤其造成一種非常狀態。"傳教"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殖民侵略的工具,這給龍方以極大的戕害,而對於文化意義上的上帝也是一種褻瀆。清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不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呈嚴重的扭曲態勢。要實現雙方間的正常文化交流,須賴創造平等的政治關係作保障。   --對於宗教王國裏的上帝,龍的傳人一方麵帶著傳統的陌生感,加以種種非常性因素,更加重了其抵抗心理。另一方麵,在不可回避的接觸過程中,對上帝了解和認識的程度又不斷加深,並且,皈依者的絕對數目也不斷增加。這表明,人類的宗教信仰不存在文化的、政治的、地域的、民族的以及其他任何一種不可逾越的絕對禁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lear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章。
zuikui同學頭腦清楚觀點鮮明。佩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