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末任冊封琉球正使趙新墓盼修繕 榕曾有3人被冊封

(2013-05-13 04:43:08) 下一個
末任冊封琉球正使趙新墓盼修繕 榕曾有3人被冊封
 
http://fuzhou.fznews.com.cn   2013-4-9 17:01:01   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訊 “清代最後一任冊封琉球國正使趙新的墓破損很厲害,希望有關部門修繕一下。”清明期間,趙新後裔趙學堅找到先人的墓,向本報新聞熱線968800反映。

  趙新葬在洪山橋對岸建新鎮勞光村下店自然村的九龍山上。日前,記者跟隨趙學堅沿著一條羊腸小道上山。走到半山腰,路邊有一塊1983年市政府立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上麵是趙新及其墓的簡介:“趙新(1809年至1876年),字又銘,侯官縣人。鹹豐二年進士。同治四年充冊封琉球國正使,著有《續琉球國誌略》等書。”

  快到山頂時,有五塊隻剩半截的石碑緊密地插在路邊草叢裏,經辨認,一塊刻有“琉球……正使……”、另一塊有“左右春坊……趙”等字跡。從碑文可知,這些碑屬趙新墓。

  “前麵就是趙新墓。”順著趙學堅手指方向,離這些斷碑一二十米處,是一台大墓。由於人跡罕至,墓已破損不堪、雜草叢生。墓碑的碑文介紹了墓主人趙新的官銜以及建墓時間。墓有五壙,葬著趙新和他的兩任夫人、兒子兒媳。

  在九龍山腳下,記者找到67歲的下店村村民黃增平。趙新的墓是本地人建的,黃增平的爺爺奶奶當年就挑土石建墓。據他回憶,趙新墓以前很大,墓前有文武官員石像,立在山腳下今妙峰路上的洪山橋頭,後來被人偷了。山頂的墓地有2畝大,可以辦30桌酒席。1958年、1959年,人們開山炸墓,損壞了趙新墓。但那墓很堅固,沒炸開,隻是墓前的石馬、兩頭三合土做的獅子等被炸斷了。

  趙學堅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楚北江夏趙氏家譜”。他說,趙新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後裔,趙新之祖是從湖北江夏遷到福州的。他是趙新第十代孫,今年55歲,從南平下崗回榕後,熱心修家譜。“我找了五六年了,終於在今年清明前夕找到了先人墓,又帶哥哥來掃墓。以後每年我們都會來掃墓。”

  據文史專家李厚威介紹,日本的衝繩島在我國明清時期為琉球國,中國是琉球國的宗主國,琉球國新國王登基,由中國朝廷派使節去冊封,冊封使節有正副使。他們去琉球冊封,都會經過釣魚島。明清時期,福州有四人任冊封琉球國正副使,其中清代的林鴻年、齊琨、趙新都是冊封琉球國正使。福州過去還有很多琉球人的墓,台江還有琉球館,就是接待琉球人來榕生活。

  “趙新墓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希望有關方麵能來修繕一下,我們後人會協助的。趙新是梁章钜的女婿,家住黃巷小黃樓,希望趙新的曆史能在小黃樓有所體現。”這就是趙學堅的想法。他還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衝繩友人來榕訪問,來找趙新墓但沒找到,還問到趙新後裔情況。上世紀80年代,文物部門曾到我家取趙新族譜去做有關日本衝繩的陳列展覽,並將趙新墓列為保護單位,還表示願意給我家錢款修祖墳,但我爸沒接受下來。那時候,倉山城門鎮天水村趙光美(趙光義弟弟)後裔曾來掃過墓。”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綦芬/文 石美祥/攝)

  (版權作品,未經福州新聞網書麵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