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香港買了張學友演唱會的門票,興致勃勃準備去看,沒想到在演唱會前的一天,收到主辦單位的通知,說演唱會臨時取消,原因是張學友病了,要改期。當時我們一行幾人,都是從國外回去,那天是回國前的最後一天,改期肯定是趕不上的了,隻好退票。後來看報紙,說張學友那天患的是感冒,彩排時覺得自己狀態實在不行,最後決定取消。可以想象主辦機構一定虧海了,租來的場地、儀器、人員等等,費用一樣要付,同時還要另租一場,還要退錢給部分觀眾…… 據說當天學友試過無數方法去醫治他的嗓門和身體,也排練過好幾次,但始終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萬般沉痛下,宣布取消……
不過說實話,那次看不成,除了有點遺憾,心裏卻一點沒有埋怨張學友,相反地,對他更加欣賞。當時的情況,他完全可以“瞎蒙”過去:他可以假唱,又或者取消大動作的舞蹈部分,又或者請一大堆嘉賓上去輪著唱…… 這樣總能幫他支撐完一場演唱會。總之任何一種方式,都會比這種方式劃算。不過他就是這麽一個認真和追求完美的人,他覺得他呈現在觀眾麵前的,一定要是最真實、最好的東西。如果他的狀態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他就寧願不做!
作為觀眾的我,我期待看到的是一場讓人熱血沸騰、身心愉快的演唱會, 而不是一出馬馬虎虎、左拚右湊的節目。如演出不到位,我也寧願不看!
我想這就是一個藝人的專業態度吧!他知道他需要用怎樣的狀態去投入工作,需要用怎樣的表現去娛樂觀眾。
最近聽到一位朋友說起前不久看過的一場演唱會,是香港一個新生代“小天後”的演唱會:
“一開始,就見她在上麵穿著黑衣黑裙,坐在一架黑色的鋼琴前麵,滿臉悲戚,大家已滿腹疑惑……
“小天後”娓娓道來,原來她的外婆,剛去世不久。她與外婆感情一向很好,所以深感悲哀……
觀眾為之動容。“小天後”開始講起她與外婆相處的點滴,講起外婆的生病,生病後的痛苦,去世前的無奈…… 整整5分鍾,觀眾已開始不耐煩,不過她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講……
整個場子隻聽見她低緩沉重的聲音,沉悶極了。舞台漆黑一片,隻有Spotlight 射在她身上,陰慘慘、白森森。“搞什麽呀?……”“怎麽像是追悼會?……”已陸陸續續聽到歌迷在埋怨……
不過這還未算怕,講到將近10分鍾,她突然說:這兩晚演唱,她都留了座位給她外婆,她相信她外婆就坐在那,看著她……全場一片嘩然!我頓時感到背脊梁上冷颼颼的……
終於講完了,大家都鬆一口氣,她開始唱歌。唱了兩首,都是極哀怨、極悲傷的歌,最牛的是那首本來是勵誌歌的 You Raise Me Up, 居然也可以讓她唱得哀怨無比,還邊唱邊掉淚…… 再想想她說的“外婆也在觀看”的言論,我當時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本來就不是她的粉絲,隻是因為朋友有票,把我拉去了。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奪門而出…… ”朋友最後說。還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沒有親臨現場,但我已經能感受到朋友的失望 - 本來揣著票票歡歡喜喜走進會場,沒想到……
不是說藝人就不應該有個人的情緒,就不可以與觀眾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隻是,凡事應該有一個“度”。
很顯然地,這位“小天後”還沒有從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而她好像也沒打算從這份悲痛中走出來,她將她的悲情,淋漓盡致地宣泄在她的演唱會上了。
也不知這是她個人的決定,還是她幕後團隊的策劃,不過,這真是我聽過挺失敗的一場演唱會! 觀眾除了被她陰森森、悲戚戚的情緒感染,完全得不到任何視覺、聽覺上的享受。這樣一種“強迫悲情”,如果是演唱會的賣點,那策劃者的腦袋一定進水了!觀眾花錢走進演唱會,想要的是歡樂和笑聲,而不是驚嚇和沉悶。而觀眾也沒有義務,去承擔一個歌星個人的悲傷情緒。
當一個藝人站在舞台上或屏幕前,他/她代表的就不僅僅是他/她自己,而是一個角色。如無法勝任這個角色,暫時別演就是了。狀態不到位,卻強硬地來,還要虛晃“親情”的花招,隻會讓觀眾遭罪,也更顯出她的不專業。
娛樂娛樂,樂才是硬道理!舞台上的聲、色、藝,就是要帶給觀眾歡樂和享受。在一些藝人學唱歌、學演戲之前,或者該先學學什麽叫“娛樂精神”?
一個藝人能紅起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能紅下去,或許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實力和態度。